观致汽车近况(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来自:知晓新闻网  |  2025年02月09日

浏览量:

不久前,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一则名为“观致汽车宝能总部失联”消费警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文件指出,据近期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接到多起济南市观致车主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投诉。经协会调查,济南市4家宝能观致汽车直营店已经停业,厂房服务电话也已经注销。随后,经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向观致品牌所属的宝能集团总部发送问询函,因人去楼空致使信函被退回。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基于此,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列入消费黑名单,并向全省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谨慎购买宝能观致品牌汽车。毫无疑问,当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出警示时,意味着观致品牌与山东省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已经跌至冰点。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被宝能糟蹋的品牌!

说实话,笔者在汽车行业内待了这么多年,能够被官方点名列为消费黑名单的汽车品牌并不多见。在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列入黑名单后不久,宝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于5月11日回应称,因宝能集团总部搬迁导致问询函未送达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该负责人重点强调了山东省济阳店仍在正常营业中,可以向车主提供相关售后维修保养服务。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尽管宝能集团否认了“失联”的说法,但是从近两年以来观致汽车低迷的销量、经销商退网等情况来看,观致汽车陷入低谷却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笔者曾经对观致品牌还是持比较看好的态度。

2007年,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便是观致汽车的前身。换句话说,拥有奇瑞汽车作为靠山的观致汽车,起点并不算低,甚至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敢于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之一。随后,观致汽车旗下观致3于2013年横空出世,一举在欧洲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打破了此前“自主品牌车型不安全”的刻板印象。相对可惜的是,观致品牌后续还是一蹶不振,2014年—2016年分别亏损22亿元、25亿元、19亿元。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虽然观致汽车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但是其品牌美誉以及与供应商、经销商等之间的关系还算稳定。时间来到了2017年,宝能集团掌门人姚振华刚刚经历了“宝万大战”,其自信心到达了巅峰,开始将产业扩散到其他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领域受到了姚振华的高度关注。当时,宝能集团斥资6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51%的股份,正式成为了观致汽车的控股股东,后来又加价15.6亿元购入12%的股份,共持有63%的股份。

宝能集团入主观致汽车之后,姚振华便给观致汽车描绘了一张宏伟的蓝图——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向观致汽车投资100亿元用于新车研发;计划到2022年推出26款新车。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在“蓝图”的指导下,观致汽车立马“起死回生”,2018年销量达到6.3万辆,同比增长320%。然而,光鲜的背后却是资本操控,所增的销量是通过宝能集团通过旗下的联动“云采购”带来的,而非真正的C端用户购买。除了“资本操控”以外,因为宝能集团是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造车序列,导致其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并不够深,例如在汽车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高举旗帜,大肆扩张经销商渠道等等。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在宝能集团的盲目操作下,观致汽车陷入了谷底,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经销商关系等都跌至冰点。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观致汽车被宝能集团彻底糟蹋了。正如行业内人士所说的一句话,“原本观致汽车只是瘸了,如今在宝能集团的‘帮助’下,坐上了轮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对于宝能集团“造车”一事,笔者在结合各方的观点之后,认为宝能集团从一开始便没有将精力放在造车上。早在2017年,宝能集团就因频繁以造车名义疯狂“拿地”的行为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警觉。需要注意的是,宝能集团近年来的汽车销量并没有增长,但汽车工厂的建设却一直在继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宝能集团旗下造车基地及项目占地接近9000余亩,总产能目标高达365万辆,这不免让人怀疑其造车的真实动机。

被列入“黑名单”,观致汽车终究还是被糟蹋了!

当然,不管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总有一天会看到真相浮出水面。只是到那个时候,曾经辉煌一时的观致汽车是否会被市场所淘汰,我们很难预测。

总结

近年来汽车“跑道”上涌现出了大批新玩家,但是到底有多少是真正专注于造车的,我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依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风口”过后,只剩下满地鸡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