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茶叶种植

种植茶叶有没有补贴(武汉新洲区:30余名残疾人种植茶叶创业增收)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原标题:区残联连续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引题)

30余名残疾人种植茶叶创业增收(主题)

长江日报记者 马慧洁 通讯员 杨士启

9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旧街凤凰山茶场,言语残疾人、茶场负责人徐从德指着窗外满坡的茶树对长江日报记者说:“现在茶场规模达到1100多亩,吸纳了30多名残疾人就业。”与此同时,在距茶场10公里的新洲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几十名在托残疾人正在社工的带领下玩游戏、做运动。

近年来,新洲区残联立足实际、扬长补短,通过扶持创业典型带动就业,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努力增强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扶持创业典型

带动一群残疾人就业增收

离市区80多公里的旧街凤凰山茶场,满坡的茶树郁郁葱葱。茶场的主人徐从德今年57岁,因面部毛细血管瘤导致言语障碍。

20多年前,徐从德和妻子筹资承包了凤凰山200多亩茶场,生产、种植、加工茶叶,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2013年,在区残联扶持资金的帮助下,徐从德成立了香惠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吸收了10余名残疾人入股。2014年,省、市、区残联启动“阳光助残创业行动”,连续3年给予徐从德10万元的资金补贴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区残联每年持续不断的扶持下,徐从德的茶场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截至目前,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实现产值600多万元。徐从德创业成功后,不忘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合作社已帮助30多名残疾人在茶场就业,为周边百余困难家庭免费提供茶树苗10万多株,带动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居家就业,实现收入增长。

“几年前我以6亩土地入股,获利10万元,现在每年不仅能分到红利,合作社还免费向我提供茶苗,教我种植技术,每年的鲜茶回收我还能有一部分收入。”和记者谈起现在的境况,肢体残疾人孙福山很振奋,他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女儿正在读初中,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更憧憬美好的未来。

5年来,新洲区残联共扶持了44名像徐从德这样的残疾人自主创业,为42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殖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资金帮扶,推荐350余名残疾人上岗就业。

完善托养体系

为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

新洲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建在风景秀丽的旧街祠堂湾杨家山上,环境幽静,空气清新。9月13日上午,托养中心的学员正跟着护理员、社工一起运动,分组练习跳绳。

区残联副理事长黄方学介绍,该托养中心由区残联筹建,2020年12月投入使用,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托养中心功能齐全,根据残疾人需求划分出生活区和康复训练区,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社工,为在托残疾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目前,托养中心内共有托养对象41人,主要是智力残疾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再也不用担心他们母子俩在家没人照顾了。”仓埠街道杨咀村村民徐志辉的妻子和儿子均为智力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2年前,母子俩进入托养中心,现在已学会了洗脸刷牙、整理床铺等日常生活技能。看到妻儿整洁干净的面貌,徐志辉连声感谢区残联的帮助,让他终于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了。

今年3月,新洲区第一家“阳光家园”正式运行,为托养对象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并开展认知能力、社会适应和劳动技能训练等。

每天早上8时,“阳光家园”的“校车”出发,家住陶刘村的沈涛会准时出现在村口,翘首以盼“校车”的到来。27岁的沈涛是一位智力残疾人,需要有人照料,但爸爸妈妈日常要打工挣钱养家。“‘阳光家园’负责早晚接送,中午还有午餐,这种日间照料服务帮他们家解决了大难题。”负责人曾剑告诉记者,“‘阳光家园’配备了3位专职护理员和5位社工,日间照料14名像沈涛这样20~30岁的智力残疾人。”

通过多年的发展,该区已初步建立了以区级寄宿型托养服务机构为示范、街镇日间照料型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居家照料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4年来已有631名残疾人享受到了来自残疾人托养中心、儿童康复定点机构、“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服务机构的优质服务。

来源:长江日报

标签: 茶叶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