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茶叶种植

茵陈的种植技术(农民李延全:把茵陈做成茶)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次数: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茵陈,被寿光老百姓俗称为“猫捉耗”,是春天田野里,特别是寿光北部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

春天时,寿北老百姓经常用其煮水喝。而现在,寿光市羊口镇官台村的农民李延全却把茵陈炒成了茶,并注册了产品商标。

“我想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方式,对一系列的‘田野瑰宝’进行产品升级,带领农民增收。”李延全说。

李延全生在羊口长在羊口,务农之余从事土建工程。他记得,二十年前,每年春天奶奶都挎着篮子到田野里挖野菜,然后回家煮水喝或者通过其它方式食用。而现在,每到春天,也有很多城里人专程赶到寿北挖野菜。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茵陈做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其实,茵陈是一种全身可入药的植物,功效“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李延全和几个朋友一商量,决定用茵陈炒茶。去年春天,李延全以每斤1.8元的价格收购了2万斤茵陈芽,花了十几万元购买了一套炒茶设备。通过洗、拣、炒、烘等程序,李延全做出了第一批1600斤产品。实验证实,16斤茵陈芽可以炒出1斤茶。

李延全将自己的产品送给朋友,朋友饮用后,都称赞味道非常好。李延全说,自己的茶没有任何添加剂,而且原料都是来自广袤的田野,是农民们自己一手一手挖来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田野的芬芳”。

产品出来了,周围的人反馈比较好。李延全和朋友们信心大增,并立即注册完成了寿光德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草源园”商标。同时,李延全还将产品系列扩展到蒲公英、罗布麻花茶等20多个品种。而这个过程,李延全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

去年9月,李延全又承包了150亩土地种植蒲公英。李延全打算逐步探索以终端产品为引领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春天收购野生茵陈时,当地农民积极参与,这也让李延全看到了一条富民之路。“茵陈不能规模种植,但蒲公英、罗布麻能。蒲公英、罗布麻规模种植,其亩产效益是棉花种植的2倍左右。”李延全说。

虽然已有人关注,但李延全将自己的系列茶叶产品放到农村淘宝等渠道上进行销售,效果却并不理想。他意识到,好的产品不一定有好的市场。一位客户建议他对产品和包装进行改良,李延全在茵陈茶中添加了红枣,味道更香了。“开始学习经营,并谋求合作之路,努力成为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农民。”李延全说。

目前,李延全和朋友们已经为项目投入了100多万元。

标签: 茶叶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