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大棚甜瓜病虫害防治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棚甜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姚子升 全玉强 邢玉宝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73406)

方城镇及周边地区现有大棚甜瓜栽培面积3万余亩,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源虫源逐年积累,致使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现将危害严重的主要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猝倒病

1.1 症状识别

主要发生在甜瓜苗期。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淡黄褐色水渍状缢缩并伴病斑,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成线状,至幼苗猝倒,一拔即断。

1.2 发病规律

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和德里腐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2~3片真叶前遇低温、高湿易发生。

1.3 防治措施

1.3.1 加强苗期管理,适当控水和提高地温。

1.3.2 使用育苗介质育苗。

1.3.3药剂防治:选用适乐时悬浮剂包衣种子。对苗床土进行药剂处理,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匀,并按每立方米苗床土加入100克金雷拌土,过筛混匀撒于苗床。发病前用易保预防,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发病初期用72%杜邦克露或72.2%普力克等对秧苗进行淋灌或喷淋。

2 霜霉病

2.1 症状识别

霜霉病在甜瓜全生育期均可以感染,主要危害叶片。因病斑受叶脉限制,叶缘叶背面出现典型角斑叶片。结瓜后当营养生长变弱和浇水后湿度增加时极易发生。如果不注意及时用药,往往会在几天之内造成植株的枯死。在厚皮甜瓜上,霜霉病引起的症状与黄瓜霜霉病略有区别,病叶发生初,显现多角形水浸斑的过程一般不明显,而是形成一些近圆形淡褐色的斑点,直径5~8毫米。后期在叶片的背面很少出现黑色的霉层,粗看有时很像黑斑病(叶枯病)引起的病斑。

2.2 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囊萌发适宜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高于83%,叶面有水珠时极易发病。

2.3 防治措施

2.3.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覆膜栽培,膜下使用滴灌,节水保温,以利降低棚室湿度。生长前期适当控水,注意调控棚内湿度。高垄栽培、控制湿度是关键。

2.3.2 药剂防治:发病前用杜邦阿砣组合、大生M-45、杜邦易宝等药剂保护,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700倍液等,每隔7~10天叶面喷洒一次。

3 蔓枯病

3.1 症状识别

该病在许多瓜类蔬菜上都有发生,以厚皮甜瓜最为严重。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受害,危害叶片时,产生大型的褐色圆斑(直径5~30毫米),上有许多小黑点。病斑干枯后往往开裂或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整个叶片干枯。给甜瓜造成损失最大的是茎被感染,开始形成溃疡,产生黄白色胶状的液体,干枯后为红褐色,病部发白,表面散生小黑点。当病斑发展至环绕整个茎时,可引起病部以上的植株死亡。有时病害还可危害果实,产生水渍状病斑,初为淡绿色,后扩大变成深褐色,而后褐色部分为星状开裂,内部组织坏死呈现木栓状干腐。

3.2 发病规律

甜瓜蔓枯病是由甜瓜球腔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可以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越夏。在保护地中,病害主要是通过整枝打杈造成的伤口侵入,特别是遇到阴天,伤口溢出体液长时间不干,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过度密植、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也易发病。果实发病多从花器侵入,收获期发病尤为严重。

3.3 防治措施

3.3.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2~3年轮作,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设施栽培建议地膜覆盖或滴灌。选择晴天进行农事操作,不在阴天整蔓、采收。

3.3.2 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用0.1%~0.2%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150倍液,或50%复方多菌灵500倍液浸泡0.5~1小时,再用清水洗净后催芽育苗。土壤处理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1千克或地优良方菌剂每亩4千克均匀撒施后耙地。定植后,发病前喷施杜邦阿砣组合2~3遍可有效的防治蔓枯病的发生;在发病的初期可以采用喷洒杀菌剂来预防,目前比较常用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杜邦福星6000倍液或10%世高2000倍液喷雾。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用2毫升杜邦福星对水1千克,然后用此溶液加适量甲基托布津制成糊状涂抹病斑或整枝打杈后涂抹伤口防治效果显著(没有病斑或伤口的地方禁止涂抹)。

4 白粉病

4.1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浸染叶柄和茎蔓,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被生白色近圆形的粉斑,环境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

4.2 发病规律

甜瓜白粉病是由瓜类单囊壳菌和葫芦科白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高温高湿发病重,尤其以高温干旱后遇高温高湿发病迅速,并可流行。

4.3 防治措施

4.3.1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整枝,保持通风良好,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防止传播蔓延;

4.3.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阿米西达预防,发病时用40%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防治,或用硫磺进行熏蒸灭菌。

5 枯萎病

5.1 症状识别

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在开花初期和结瓜初期发病,感病植株叶片半边黄化,所以也称半边疯。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从基部向上逐渐萎蔫,中午尤为明显,早晚尚可恢复,反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死亡。

5.2 发病规律

枯萎病菌通过维管束形成系统性侵染。发病适宜温度为24~25℃,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取决于土壤中的菌量。重茬、连作、土壤干燥、黏重土壤发病严重。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采用基质或营养钵育苗,嫁接防病。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保护地棚室连作栽培的地块,应该考虑用石灰稻草法或石灰氮土壤消毒灭菌、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

5.3.2 药剂防治:种子包衣消毒,定植时用生物菌药处理,可选用萎菌净1000倍液每株250毫升穴施灌根后定植,初花期再灌一次。

6 灰霉病

6.1 症状识别

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和叶片。病菌先从叶片边缘侵染,呈“V”字形病斑。

6.2 发病规律

病菌从开败的花侵入,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适宜发病温度为22~25℃,湿度90%以上,即低温、高湿、弱光有利于发病。大水漫灌又遇连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最主要因素。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设施棚室采取高畦覆地膜栽培,采用滴灌措施,加强通风透光,清晨尽可能早放风,尽快降湿、提温以利于甜瓜生长和防病。

6.3.2 药剂防治:预防用药一定要在甜瓜开花时开始,可以用适乐时对甜瓜雌花进行蘸花或喷花防治。也可选用速克灵或阿米西达或达科宁可湿性粉剂或农利灵干悬浮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7 细菌性角斑病

7.1 症状识别

细菌性角斑病由丁香假单孢菌引起,和黄瓜角斑病同为一种病原。危害甜瓜时引起的症状与黄瓜角斑病十分相似,起初叶背面出现一些水浸状的小点,以后病斑扩大,由于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病斑的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后病部逐渐变为淡褐色至污白色,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往往会出现白色的菌脓溢出。病菌还可以危害茎、叶柄及果实,初为水浸状斑,后扩大并形成一层硬的白色表皮。果实病部沿维管束向内发展,果肉变色,最后果实腐烂。此外(www.novmv.com),病果还常再次感染一些弱寄生菌,也可导致果实腐烂。

7.2 发病规律

主要以带菌种子传播。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能存活2年,在干燥的病残体内也能存活2年,借助棚顶滴水和浇水传播。棚室内高湿、高温,昼夜温差大时易发生;全生育期均可发生。

7.3 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可在发病前用高效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中生菌素或可杀得3000等药剂全株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并注意通风排温。

8 溃疡病

8.1 症状识别

病菌侵染幼苗、茎秆及幼果,结果盛期也可感染。病菌通过植株向输导组织进行传导和扩展,幼瓜茎蔓染病,有裂蔓现象,潮湿条件下有菌脓溢出。

8.2 发病规律

病菌通过植株的输导组织进行传导和扩展,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保护地早春寒冷季节发病较重。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清除病株和病残体并烧毁,病穴撒入石灰消毒。采用高垄栽培,避免带露水或潮湿条件下的整枝打叉等操作,阴天不进行整秧掐蔓操作。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70℃干热灭菌48~72小时,或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种子浸种2小时。

8.3.2 药剂防治:初期可选用加瑞农或可杀得喷施或灌根,或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喷施。每亩撒施硫酸铜3~4千克后浇水处理土壤加以预防。

9 甜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9.1 生理病害的病状、发病条件

9.1.1 沤根:由于地温偏低(15℃以下),湿度大,土壤内缺氧,根系呼吸受阻,导致新根不发,幼根之皮变黄呈锈褐色甚至腐烂,瓜秧萎蔫干枯。

9.1.2 无头苗:育苗时地温过高而气温偏低,幼苗生长点分化受抑制,不能正常发育,子叶张开后不生真叶,形成秃头。

9.1.3 花斑叶:冬季或早春栽培,棚室内夜温低,前半夜温度低于15℃,造成养分输导受阻,使白天制造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在叶片中,形成凹凸不平、深浅不一的花斑,叶片变硬,叶缘向下卷曲,叶脉间突起处褪绿,俗称“蛤蟆皮叶”。

9.1.4 生理性充水:也称叶片渗水,瓜秧生长前期,根系吸水旺盛,偶遇室温过低,相对湿度增高,使叶片细胞内水分渗出,形成一层密密的水珠。日出后随室温升高而慢慢消失。可重复出现,数日后,叶片正面出现褪色黄斑,叶背呈油亮状干斑,严重时叶片干枯,此现象多发生在功能叶片。

9.1.5 化瓜:温度管理不当,阴天多,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或产瓜过多,瓜果养分供应不足,或因根系较弱,使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失调等,都会造成生理化瓜。

9.2 预防生理性病害的措施

9.2.1 加强棚室管理,特别是温湿度的调控,为甜瓜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棚室内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为宜。

9.2.2 科学施肥,多用有机肥,忌偏施氮肥,特别注意补施钙、硼等微量元素。

9.2.3 冬季和早春栽培,要采取保温措施,气温过低时,应在大棚内加挂幕保温。

9.2.4 控制棚内湿度,前期少浇水,及时进行松土,提高地温;叶片喷施爱多收和其它富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

10 主要虫害防治

10.1 根结线虫病

线虫病是近几年西瓜甜瓜上刚发生的病虫害,但传播途径多、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难于防治。

10.1.1 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发病初期主根和侧根生有米粒大小的小疙瘩,严重时根部肿大,影响水分、养分吸收。该病是由线虫危害所致,线虫以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土壤、病株、流水传播,直接侵入,一年发生2~3代,条件适宜时20~30天完成一代。

10.1.2 防治方法:选用基质育苗;病苗扔掉,不可定植;定植前土壤处理,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每亩2千克,均匀撒于定植沟内而后栽苗;或用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1500倍液浇灌定植沟或穴后栽苗;夏季高温闷棚30天以上;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体。

10.2 白粉虱

10.2.1 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一年可发生多代,以成若虫吸食植株汁液,使叶片变黄枯萎。并分泌蜜液污染叶片和果面,易引起煤污病。其繁殖适温为18~21℃,温室条件下无休眠和滞育现象,并可孤雌生殖,易暴发成灾。

10.2.2 防治方法:设置防虫网,阻止白粉虱飞入为害。采取穴灌施药,用阿克泰在移栽前2~3天进行喷淋幼苗,每平方米苗床喷施药液2克左右,持续有效期可达20~30天。

10.3 瓜蚜

10.3.1 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以成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嫩茎,嫩梢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生长停滞。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繁殖最适温度为16~22℃。

10.3.2 防治方法:纱网阻断、银灰膜驱避、黄板诱杀。药剂防治可选用阿克泰或功夫水剂、吡虫啉等喷施。

10.4 美洲斑潜蝇

10.4.1 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该虫杂食,危害重,难防治。以成虫吸食叶片汁液、幼虫在叶片内上下表皮间蛀食叶肉。棚室内周年均可为害。

10.4.2 防治方法:可设置防虫网,从根本上阻止潜叶蝇的进入,也可用黄板诱杀成虫。常用药剂有功夫水剂或灭蝇胺乳油等。

10.5 红蜘蛛

10.5.1 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以若虫和成虫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失绿变黄变白,影响光和产物的形成,严重时叶片干枯,不能授粉,甚至整株死亡。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刺吸口器,一年发生10~20代,以成虫聚集在枯枝及土缝中越冬,平均温度25℃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繁殖最快,高温干旱少雨发生危害严重。草蛉、小花蝽、食螨瘿蚊、小黑瓢虫、姬猎蝽等是红蜘蛛的天敌。

10.5.2 防治方法:秋季作物收获后进行冬耕;夏季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茎蔓落叶,消灭上茬虫源。秋季西瓜定植前,全田洇水,增加空气湿度;发生初期,用20%哒螨灵1500倍或5%阿维菌素3000倍喷雾。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