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山西苹果质量现状分析【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山西苹果质量现状分析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是我国苹果四大主产区之一,特别是山西中南部地区,气候冷凉适中,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500 miTt左右,年均气温9.5℃以上,无霜期180 d以上,日照长,≥10℃的有效积温2224~4563℃。山西是最适合栽培苹果的地区之一,200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苹果优势生产区之一。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优化布局,苹果产业的发展已趋于成熟。截止2008年底,全省苹果面积34万hm2,产量167.2万t,均居全国第3位。2009年初,全围水果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水果产业发展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集约化发展,实行数量、质馘并重,开拓国内外市场,全丽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竟争力。”这就意味着我国水果生产已进入稳面积、提质量的新阶段,果品质量才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1、山西省苹果区域布局现状随着近几年水果产业的结构调整,山西省苹果品种、柑局趋于合理,面积逐步稳定,苹果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建设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东西两山干果产业区及优质小杂粮产业区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山西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了早、中、晚品种三大优势栽培区域,即以着色系富士苹果为主要栽培品种的运城、临汾和晋城共30多个县(市),总面积16万hm2产量239万t;以元帅系苹果为主的吉县、榆次区等15个县(市、区),总面积4万hm2总产量51万t;以皇家嘎拉、华冠、美国8号等早中熟品种为主的运城、临汾、晋城和晋中等地,总面积5万hm2,总产量67万t的三大区域。三大分布区域总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75%,产最占苹果总产量的76%。2、山西省苹果质量现状苹果按照果个大小和品质分为4个等级,即一级果、二级果、三级果以及等外果(加工果)。以着色系红富十为例,一级果的标准为,最大横断面直径75 WilTI以上,果形端正,果而光洁,色泽鲜艳,硬度在6.8 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农药残留在0.02~0.05 mg/k8,成熟度在八成以上。二、三级果主要理化指标与一级果基本相同,但果个稍小-外观、色泽上稍有瑕疵。等外果属于残次果,主要用于加工果汁。据统计,山西省每年生产一级果约为15%、二级果40%、三级果30%、等外果15%,而发达国家一级果率达80%以上。由于山西省生产苹果优质果率较低,销售渠道单一,许多地区果农坐地等客商收购,没有形成品牌化销售。高端市场占有率低,生产的苹果大部分进入中低端市场,价格不高,果农收入也不理想,这也说明山西省苹果质精和销售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山西省优质苹果低产原因分析3.1 果园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山西省水果优势产区大多分布在立地条件差的山地、丘陵地区,大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果园必备的灌溉及防雹设施没有建证起来,遇到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难以抵抗,不但直接影响果品质量,有时甚至造成全年绝收。据调查,全省近80%的果园无灌溉条件,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灌溉方式上绝大多数农户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喷灌、高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只有极少数农户应用,而防雹设施几乎没有。发生在2008年10月份的雹灾对山西省苹果主产县万荣、临猗、平陆、吉县、隰县等地造成重大损失,同年11月份发生的大面积干旱让果农束手无策,这些都充分说明果园基础设施对果品保质保量的重要性。3.2 果园投入少果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果园生产投入。山西省普遍存在水果生产、管理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投入较少的现象。例如,生产中所需的肥水,管理中需要的劳力、管理设备,技术应用中果实套袋、果园生草、铺反光膜、节水灌溉、频振杀虫灯等投入很少,有些果农仅在肥水上投入少最资金,而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无投资。据对运城、临汾两个市81户果农的调查,农户基础设施平均投资为32.5元,有的农户几乎无投资;对长治、晋城两市47户果农的调查,农户对果园基础设施基本无投资。日本普通农户果园667 m2投入5000元,产量2000 kg,优质果率达95%以上,收入达2.7万元;对山西省苹果主产区万荣、临猗、襄汾等地9个区县调研发现,9县区盛果期667 m2均投入1669元,产量2449.3 kg,优质果率不足60%,收入2500元左右。投入少导致果品质量不高,果品价格低,果农收入低,从而造成恶性循环。3.3管理粗放,科技应用率低山西省水果生产普遍存在技术应用率、到位率低的情况。许多果园管理粗放,甚至放任不管。原平市同川镇是忻州酥梨主产区之一。有3300 hm2酥梨,而当地20%的劳动力已外出打工,致使许多果园荒废。日本优质果率高是因为果园的技术应用都很到位:剪枝到位‘定果到位;定产合理(667m2保持在2000妇左右);病虫害防治及时;苹果套袋量大,全部用双层纸袋;摘叶比较到位;全部铺反光膜;转果到位,对园子里的每一个果子都要进行转果。并用橡皮筋或线绳固定果子;所有果园都实行生草;使用的农药全部为低毒低残留农药,并能科学使用农药。山西省平陆县槐下村6.7 hm2有机苹果示范场采用高光效整形修剪,生态化肥水管理,使用矿物源、生物源、植物源农药,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等技术,使得平均667 m2产量达1300 kg以上,优果率85%,每1 kg售价4~6元。而山西省大部分果园管理都达不到上述水平,许多果农观念落后,一味追求产量,不进行疏花疏果,以致高质量果品产量低;许多果农不摘叶,不转果,果实套袋不用双层纸袋,甚至有些果农用水胺硫磷这种高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因此果品质量难以提高。3.4 果业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力不足。技术到位率低水果生产是一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不但要求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要有相关的果树管理知识。果农素质低是山西省优质苹果产量的主要瓶颈,丹麦85%的农民是大学毕业生1实行精准农业较好的荷兰2005年各类农业院校在校学生6万余人,相当于当年劳动力的29%;美国有90%以上农场主都受过高等教育;在法国有继承权的小农场主在接受9年基础教育后,要上5年农业学校,再经过3年实习,考察合格后才能获得农业经营权。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却都能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据有关业务门统计,山西省目前苹果种植者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约占种植者80%,其中初中占30%,文盲半文盲占50%,而高中以上不足20%,在从事苹果种植的群体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目前,从事农村苹果生产的队伍以“3860”为主,即以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为主,果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进城打工,劳动力严重不足,而“3860”队伍文化素质低,很难将科技应用到果业生产中,因而导致了苹果生产中技术到位率低。4、提高苹果质量的建议4.1 改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是生产高质量果品的基础。因此,首先要抓好果园水利设施建设。山西省水果主产区基础设施具有完全灌溉能力果园约占果园总面积的2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抓好果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一要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搞好末级渠系建设;二要设立喷灌、滴灌、高灌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三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旱井建设,缓解干旱对水果产量、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抓好生态果园建设。果、草、畜、沼四位一体解决了果园土壤改良问题,在增加果园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了果品质量。第三,实施果园沃土工程,改善果园土壤结构,培肥土壤肥力。鼓励果农进行果园种草、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4.2 建立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果品生产标准化是当今世界果品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是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现果品生产的标准化要制定符合目标市场的技术标准、果品质量标准等标准体系,要在山西省苹果优势栽培区推广标准化水果生产技术,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园,以点带面实现果品质量的飞跃发展。4.3 推进果业科技创新,强化果业的科技支撑要加强基层果业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卓有成效的技术培训工作。此外,各级财政必须增加果业技术推广经费,使之能够较好地承担对果农技术培训的任务。加强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增大果业科技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技术培训,把良种苗木、高接换种、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平衡施肥、果园覆盖、节水灌溉、综合防治、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和铺反光膜等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组装配套,集成于示范果园中,通过示范果园的辐射作用,推动果树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4.4 大力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组织,使果业生产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果业专业合作组织能有效解决果业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生产与劳动力缺乏、劳动者素质低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及时得到政府发布的农业产销、科技和政策等信息,提高政府对农业经济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采取:一是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三是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统一技术标准;五是提高农民素质;六是降低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