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洛川县提升苹果产业的启示【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洛川县提升苹果产业的启示

洛川是一个苹果大县,是最佳苹果优生区,2008年全县苹果总面积3.3万hm2.人均0.2hm2,居全国之首,苹果总产量60万t,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4228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2009年,洛川苹果再获丰收,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65万t,总产值达15亿多元。洛川苹果经过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管理、系列化开发、品牌化经营,其产业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关注点,成为陕西苹果乃至中国苹果的代表符号。洛川是地处偏远的黄土高原小县,在苹果产业上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通过对洛川县的苹果产业进行考察,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1 政府推动,打造品牌注重行政推动。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陕西苹果争中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出一流效益”的目标。洛川启动实施“千人进百村人万户”行动,把全县16个乡镇分为4个片,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联片,县级领导包乡镇,100个部门单位包建100个村,1000名县乡干部联系10000户综合示范户。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地点、定奖惩、包效益”的方法,采取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果产业有序实施。政府统一组织改形修剪队为果农改形修剪,不漏掉一户,不错过一园,工作整体推进。工作中,他们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突出间伐这一重点,永久与临时株区别对待,间伐与计划间伐相结合,抬干与落头、疏枝配合进行,对症下药,实行“一园一策”,为每户果农因地因园制定改形方案,取得显著的成效。洛川共有示范园205个,每个乡镇均有9个以上示范园。其中,省级示范园56个,总面积达到550hm2。每个省级示范园落实1名县级领导、2名乡镇领导、1个县直部门和3名以上技术干部具体负责。在制定并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相关部门和干部的工作业绩直接与果业发展挂钩,以果业发展论实绩,强力推进果业发展。促销上以“展示名优果品,弘扬苹果文化,促进合作交流,推动果业发展”为主题的洛川国际苹果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果商、农业官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来洛川进行技术交流、贸易洽谈、文化推介。今年9月25—27日举行第五届洛川国际苹果节,坚持“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把苹果销售做红做火,把苹果年会做精做细,把客商友情做深做久”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为他们搭建起信息交流、技术交流、贸易交流、情感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展示和促销的重要作用。苹果能卖上好价钱,是因为洛川苹果的名气大了,洛川苹果的名气大是因为每年的苹果节都有世界各地的果商到洛川订苹果。果商多是苹果卖好价的关键,苹果节是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大实事!大好事!2 政府埋单,农民受益洛川苹果经历了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两次大发展,目前已经全面进入盛果期。前几年果园密闭问题同样特别突出,解决果园密闭的根本手段是实施间伐,降低群体密度。习惯了粗放管理的农民因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对“间伐技术”开始一无所知,让果农一下子伐掉结了几年果子的树,那真是舍不得,一棵棵正当壮年的果树被锯掉,很多农民想不开,思想上有抵触情绪,甚至阻挡间伐工作队进驻自家的果园。这项措施的推广很难被果农接受。为此,2007年,政府尽管财政很困难,但专门挤出200万资金补助给配合搞间伐的农户。实行隔株间伐的果园,每667m2补贴5000元。示范户间伐后优果率由40%提升到75%,过去果农一味追求产量,只习惯用加法。不愿用减法(间伐),1个苹果实际卖不到0.2元。而间伐后的果园产量虽然少了,但质量却大幅提高,1个苹果就能卖到0.9元,效益反而更高。由此果农明白了,种苹果也能用乘法。3 以畜促果,果畜互动洛川苹果是个大品牌,有机肥是个大问题。洛川县委以“党建统领、果畜结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把“以畜促果”作为最大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程。建设以“品牌果、万头猪、收入增,创一流、争先锋、档次升”为目标的万头生猪、生态果园示范乡、村。“果畜结合、发展循环农业”是其确保洛川苹果的内在品质、金字招牌的“杀手锏”。2007—2008年面对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在洛川县,养猪业却逆势而上,蓬勃发展。很多果农新建成的养猪场,一片连一片,规模浩大。还有很多正在修建中。全县生猪存栏由几万头发展100万头。果农养猪兴果业蔚然成风,原因是洛川人养猪不为卖肉,只为造粪,以解决果园有机肥肥源不足问题。“养猪赚不赚钱不要紧,只要能给果树施上肥,养猪关键为了上果园,上好果园赚大钱”。果园种草养畜,畜肥入池产沼,沼渣培肥,沼液喷肥,沼气照明做饭,实现了果、畜良性互动,“果、畜、沼、窖、草”配套协调发展。4 果农“留洋”,寻找差距发展苹果园艺,果农是生产主体,开阔果农视野,提高果农的务作水平和科技含量,才能把科学务作变成果农的自觉行为。洛川采取县上拿大头,果农拿小头的半自费方式,先后组织多名“能人”赴日本,在学习世界先进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中寻找差距。经过实地考察,果农发现,日本果园667m2地十几株树;日本出售的苹果,大小、着色都一模一样,就像工厂生产出来的一样。“留洋”果农原本模糊的标准化概念,一下子清晰了。出国就是不一样,视野开阔了,观念转变了,找着苹果的门道了!自发地在自家果园搞间伐,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果农不愿间伐的问题。果园间伐终于大面积推开。之后,又组织了第2批、第3批,全县超过200人“留洋”。以往封闭的园艺现状终于被打破,“留洋”果农更是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果园种草、铺反光膜等先进的园艺措施也随之规模化地推开。全县已建成13hm2日本栽培模式的现代化苹果生产示范园。5 培训果农,更新观念规范化、标准化的果园管理技术,对生产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一些管果能人多年从事果业经营,扎根村组,通过他们传播先进的管理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点多面广、信誉度高、时间充裕、典型带动辐射面广的优势。洛川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在全县科技示范户中培育、选聘新型农民果业技术员的培训工作,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地域分布和现实需求,采取专题讲座、集中办班、迸村入户、现场操作、电视和广播讲座、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农民技术员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化的管理技术传授给广大果农,使广大果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逐步变成懂理论、会操作、能经营的现代果农。这是提高广大果农素质,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果园管理技术的有效途径。按照“专家扶大户、大户带小户、辐射千万户”的技术培训思路,着力构建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一是县级培训。着重对专业人员按计划进行提高性培训。采取聘请省市专家强化培训、观看光碟、外出参观等方式,使县乡专业技术干部达到助农以上专业水平。二是乡镇级培训。以示范园为主阵地,着重对农民技术员进行升级性培训。对农民技术员和果农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直通车”培训,全力将农民技术员培植、锻造成“观念新、理论通、技能强、口才好、辐射广”的“务果科技推广嫡系骨干”。三是村级培训。“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学技、全家脱贫”,以田间地头为主阵地,着重对广大果农进行普及性培训。为了切实发挥好农民技术员的职能作用,全县采取了精神鼓励和物质报酬相结合的长效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新型农民果业服务体系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果业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费用20万元,每名技术员年均列支培训经费1000元,其中,基本补贴500元,其余部分依照量化考核办法统一逐项考核,按得分比例兑现绩效补贴,确保了每名农民技术员都能充分发挥科技推广主力军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新型果业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