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芮城县苹果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芮城县苹果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芮城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多次在国家、省地评比中夺魁,但是仍然是有“样品”而无“产品”。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广大农民务果热情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县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1、存在的问题1.1效益出现滑坡,果园面积锐减果园经济效益降低原因:一是国家实行粮补政策和粮价上扬。目前每年每667m2粮补达200余元,同时玉米、小麦价格大幅提升,又便于机械化操作,年投工少。苹果园年投工多,生产成本高,大部分果园效益与种粮相当。二是劳动力紧张,工价增高。随着果实套袋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深入,果业生产用工量逐渐增大,随着各地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造成从事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量匮乏。尤其在苹果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实采收等果树生产关键季节,劳动力常常供不应求,同时劳动力工价逐年攀升,常常造成果园管理季节延误。三是农资大幅涨价。生产资料10年时间化肥平均涨价140%,农药涨价34.2%左右,而果实价格仅增长5.4%左右,致使果园经济效益相对降低,投入产出比由2000年前后平均为1:5.25左右下降到2009年1:2.87。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果园的收益。再加上受树龄老化、栽培模式落后、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规范等多种因素制约,苹果产业自2000年前后出现较大滑坡,全县10多年来平均每年砍树近700 hm2,形成了苹果树干砍伐、收购、运输、粉碎、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面积从近2.7万hm2。锐减至现在的2万hm2左右,产业未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照这样砍伐速度再过10年后就完全失去规模优势,同时毁园后,在原地重栽植苹果树有“再植病”发生,现在苹果树都种在好地,挖树后想重建果园将无地可栽。1.2果农年龄老化,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加之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安家务工或经商,导致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低。据调查,70%的流出劳动力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男性又占到70%左右。目前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且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数据显示,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40岁以上的占49.8%,以中老年人为主;16岁到30岁之间的仅占19.5%。这“一高一低”造成投工较高的果业生产缺乏精力充沛、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果业生产一线劳动力多为40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中年男劳动力,且妇女居多,致使果业生产缺少活力和创新意识。1.3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品种比例太大全县苹果品种搭配是富士一统天下,远不能达到早、中、晚熟品种比例1:2:7的市场需求。前期售价高的嘎拉、华冠市场明显空缺,后期富士市场压力大。苹果属于季节性生产,而周年有需求,目前的生产现状,难以形成周年均衡供应的市场,果品供应淡季、旺季仍很明显,产供销矛盾突出,价格波动大。另外,没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制约了果汁厂产后加工和附加值的提高。1.4现有果园品系杂乱,优果率低当年为了扩大栽植规模,对苗木品种把关不严,只要是富士品种就栽,一个富士果园有几个品系,色泽有片红的、条红的,还有几乎不上色的;果形有高桩的、扁平的、斜肩的;果肉有黄的、白的,总之,一个果园产的果实五花八门,很难统一,优果率难以提高。1.5栽培标准化技术应用比例不高由于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和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导致栽培管理技术推广与应用严重脱节,致使许多新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果品整体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栽培面积最大的红富士苹果树腐烂病、根腐病大面积发生,部分果园缺株断垄,树势衰弱。1.6果品产后处理滞后,附加值低目前苹果产业未形成果品产、供、加、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严重滞后,几乎没有清洗、分级、烘干、打蜡、包装、贮藏、加工、外销等环节,缺乏名优品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差,附加值低,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小,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2、对策苹果种植业作为芮城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果农要在激烈的苹果市场竞争中取胜,需要从生产和销售上采取有效措施。2.1提高苹果标准化水平实现苹果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从苗木生产到最终产品处理的标准化体系,并从示范园、示范区逐步向全程标准化推进,为此,县、乡政府在优质苗木繁育与推广、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对苹果生产进行大力扶持,提供技术服务及政策引导,解决果农分散经营、缺乏管理技术、经营经验不足等问题,引导果农以市场为目标的商品生产,开展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强果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果品质量检测和信息追溯,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2.2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促进苹果产业化发展芮城县果农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这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家庭经营格局,其规模经营实力单薄,难以与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对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培育生产、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是芮城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是鼓励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成立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农资供应、病虫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逐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规模和技术传播带动效果,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借助龙头企业或中间组织,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以订单的方式把小农户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大量收购果农的苹果,进行清洗、分级、包装、鲜销,或贮藏保鲜增值,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组织深加工,生产苹果汁等,保证苹果深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既可免除果农在销售上的后顾之忧,又可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2.3建设果品批发市场农民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无法及时、准确获得市场信息。在没有价格信息指导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上,农民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或“随大流”,盲目生产,被动销售。建议县里建设一个果品专业批发市场,以推动苹果的种植和销售,同时政府要培植营销流通领域的经营实体和中介力量,把生产和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为果品生产和销售提供信息,增强果农在市场竞争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克服坐地销售的落后被动局面。2.4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战略芮城苹果的品牌宣传,一要从政策上加以支持。苹果种植业作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要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列为支柱性项目,鼓励农民和企业利用芮城苹果已有的品牌优势、原产地优势,大胆走出去宣传。要统一宣传口号,以保持芮城苹果的整体品牌优势,在同一品牌下发展各自的特色苹果。二是充分利用市场营销手段,加强品牌宣传。例如利用博览会、农产品推介会扩大芮城苹果的影响力。同时开展广告宣传,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芮城苹果销售点,建立健全果品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络。三是实行分级包装。采用优质包装材料,既可以充分保护苹果,提高苹果的附加值,又可进一步发挥芮城苹果的品牌效应。四是与国际接轨,与国外苹果经销商、加工厂商合作,扩大芮城苹果的出口,提高国际知名度。2.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一些果农技术观念陈旧。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慢,对新技术掌握不彻底,对学习新技术热情不高,难以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致使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科技含量低,优果率不高。果园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像抓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一样,有计划地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把培训班办到乡、村及田间地头,把广大农民培养成农业专家和致富能手。使家家都有一位懂技术的人,不断提高果农技术素质。2.6加快早中熟品种引进步伐,优化品种结构全县苹果早熟品种几乎没有,中熟品种较少,晚熟品种达85%以上,品种结构比例极为不合理,晚熟品种比例过大。集中成熟,集中采收,集中上市,造成劳动力紧张,销售压力过大,不利于果业健康发展。应以果树良种产业化为重点内容,淘汰品种老化果园,通过高接换头,使嘎拉、华冠及烟富1~6优系红富士等得以迅速发展推广。通过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中早熟品种,建立一批新品种示范园,鼓励引导广大果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品种。建议在立地条件好、经济基础雄厚、果农素质高的地区,应积极发展生产优质高档果,如富士优系,以供应超市和出口创汇;对立地条件差、果农文化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应鼓励栽植一些容易管理的品种,生产一些中低档榨汁品种,以满足果汁厂的需求。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