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甘肃天水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及综合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甘肃天水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 2007-2009年连续3年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流行规律,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果园管理等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试验筛选出了2%武夷菌素水剂等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特点的新农药。关键词 苹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无霜期140—200天,平均年降水量480~610mm,年平均光照时数2114.3小时,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优势孕育了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是我国苹果最适宜栽植区之一。苹果是天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苹果园6.7万hm2,挂果面积5.5万hm2,年产量100多万t。但作为苹果主产区,各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其中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mariamallRobe,s)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尤其对我市著名品牌“花牛”苹果等元帅系苹果危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全市五县二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规律1.1发生情况据调查,天水市苹果斑点落叶病年发生面积2.6万~3.5万hm2,占苹果种植面积的38.8%~52.2%,该病在各县区苹果栽植区历年均普遍发生。从连续3年在麦积区花牛、元龙、伯阳、马跑泉,秦州区皂郊、太京、中梁、藉口,秦安县西川、兴国、魏店、叶堡,清水县永清、上邦、红堡、金集4县区16乡镇选点调查结果看,该病主要有以下发生特点。(1)发病面积大,危害重我市是“花牛”苹果的故乡,最早的“花牛”苹果是原天水县二十铺公社花牛大队生产的红元帅,因此,“花牛”苹果一直是我市主要生产的果品。发展到现在,尽管品种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仍然是新红星、首红、天汪1号等元帅系苹果,面积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品种都不同程度地感苹果斑点落叶病,加之我市是国内最早栽培苹果的地区之一,老果园较多,所以全市苹果斑点落叶病总发病面积较大。一般减产5%~15%,部分发生严重、防治不及时的果园减产在25%以上,且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明显下降,经济损失在50%以上。(2)显病时间较迟,但扩散速度快我市历年春季降雨稀少,春旱严重,2-4月累计降雨量一般不到50mm,且刮风天气较多,因此,苹果斑点落叶病显病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较全国其他苹果种植区晚10~15天。进入6月以后,降雨趋于正常,气温迅速回升,病害开始迅速扩散蔓延,7月上中旬为春梢危害高峰期。秋季我市降雨集中,连阴雨天气多,果园湿度大,苹果斑点落叶病流行危害也非常严重。(3)品种、树龄、管理水平与发病程度有密切关系据调查,“花牛”苹果(元帅系)平均病株率比富士系高11.6%,病叶率高23.2%~31.5%;不同树龄的“花牛”苹果,以10年生左右的盛果期树发病最轻,病叶率平均为16.1%,5年生以下的幼树病叶率平均为27.6%,15年生以上的老树发病最重,病叶率平均为57.5%;管理水平高(水肥充足、修剪合理、管理精细)的果园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15.8%,管理水平中等(水肥中等、修剪合理、管理一般)的果园平均病叶率为29.7%;管理水平低(水肥不足、修剪较差或不修剪、管理粗糙甚至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病严重,平均病叶率46.4%~71.5%。(4)抗药性强据试验观察,苹果斑点落叶病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广谱性杀菌剂都有抗药性,尤其是波尔多液,虽然对以苹果褐斑病为代表的早期落叶病有明显的防效,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几乎没有效果。1.2发病症状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嫩叶,还为害叶柄、1年生枝条和果实。叶片受害先在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3mm,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上升,病斑可扩大到5-6mm,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造成不规则形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黑褐色霉状物。秋梢嫩叶发病最重,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呈云朵状,叶尖干枯,病斑常被其他真菌二次寄生,中央呈灰白色,并长出小黑点,有的病斑脱落,叶片穿孔,幼叶发病严重时,往往扭曲变形,全叶焦枯脱落。叶柄受害,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病斑,直径3—5mm,褐色,稍凹陷,叶柄易折断,造成落叶。果实受害,果面上以果点为中心产生直径2~5mm的褐色斑点,表面略凹陷,病斑周围有红晕,一般仅局限在果实表皮,附近果肉变褐木栓化,贮藏期易被二次寄生或其他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枝条受害,产生直径2—6mm的病斑,褐色至灰褐色,稍凹陷,边缘常有裂缝,轻度感病时,仅是皮孔稍隆起。1.3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枝条病斑等部位越冬,翌春苹果展叶期开始大量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叶片在展叶后20天极易受侵染,落花后15~20天病叶开始增多。我市5月中下旬田间开始传播病菌孢子,出现新病斑,6月上中旬重病园病叶率20%左右,每叶平均有病斑1—2个,发病进入急增期,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期,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进入发病盛期,重病园病叶率在50%以上,每叶平均有病斑5个以上,并开始出现落叶,同期病菌孢子反复进行再侵染,8月仍处于发病盛期,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期,10月中下旬发病基本停止。病害的发生与叶龄、降雨、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病原菌容易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被侵染。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雨日多、空气相对湿度大,则田间发病早,病叶率增长快。密植、树冠郁闭、杂草多、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轻。2 综合防治技术2.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我市的苹果产业还在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今后在大力推广富士系等市场前景好且抗病品种的同时,为了做大做强“花牛”苹果品牌,应在元帅系中尽量选择首红、天汪1号等相对抗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品种。(2)加强果园管理要根据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改善田间通风条件,降低空气相对湿度;6-7月结合夏剪,剪除病枝、病果以及过密枝、内膛徒长枝,减少菌源,增强通风;落花后30~40天进行果实套袋,阻止病菌孢子侵染果实;9-10月果实采收以后,及时进行秋剪,剪除染病小枝,锯掉多余大枝,降低果树郁闭度;果树落叶后,人工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及时进行冬剪,合理调整树体结构,确保翌年树冠通风透光,并将剪下来的枝条深埋,或远离树体存放,以减少越冬菌源。2.2化学防治要选好农药,并掌握好防治时期。3月果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除越冬的病原菌;果树生长期应从落花后10~15天开始,根据病情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果树专用型)600~800倍液等。生产上特别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减轻抗药性。其中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武夷菌素水剂,我们从2007年引进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了连续3年的药剂防治试验,具体为:试验区使用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常规防治区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空白对照区从试验开始到苹果采摘不喷施任何杀菌剂。供试苹果品种为新红星,树龄13年生。全年共喷药6次,5月中旬(落花后7~10天)、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果实采收前20天各喷药1次。结果表明,最后1次喷.药后调查,春梢期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试验区和常规防治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5.81%、81.33%,秋梢期试验区和常规防治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3.26%、79.91%,试验区防效明显高于常规防治区,且差异显著。同时,用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喷雾,对苹果生长安全,且未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对其产生抗药性,该药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等特点,可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