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啤梨的种植(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30|点击次数:

来源:海宁日报-爱海宁

13年往返杭海两地,41岁浙大博士戴美松成了“吃梨专家”。2000多棵梨树产的梨子他一年要吃上3到4轮!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梨园和实验室,从事着漫长的育种过程。海宁产量最多的两个品种都出自他所在的研究所。

海宁大面积种植的翠冠梨

是这里的“优秀毕业生”!

今年41岁的戴美松是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事梨育种工作的副研究员,也是浙江大学果树学专业的博士生。2007年,随着农科院海宁杨渡基地的启用,他正式驻扎在了海宁。瘦瘦高高的个子,黝黑的脸庞,说起话来幽默风趣,笑起来更是亲切感十足。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如果不是在基地里,很难把戴美松和一个资深的农业专家联系起来。而事实上,他的劳动方式也和普通果农没有太大区别,每天都要去梨园,修枝、浇水等普通农活都亲力亲为,照顾着梨树的一年四季。

但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是,戴美松往返于杭州的家和海宁的基地,忙的时候还直接睡在了基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梨园和实验室,从事着漫长的育种过程。

眼下正是蜜梨成熟时节,我市共种植了12400亩梨,其中有两个品种占了总数的九成以上,便是“翠冠”和“翠玉”。

翠冠,梨如其名,果面是翠绿色的,带着褐色的小“雀斑”,果皮细薄、肉脆汁多。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翠玉又称“苹果梨”,保持了翠绿的果面,但更加无暇,完全成熟后绿中透黄,有着爽脆多汁而甜蜜的口感,相比翠冠更细腻、水嫩。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这两种梨都是早熟品种,7月上旬便可上市,比以前的海宁本土梨早了一个多月,不仅可以早点供爱梨人品尝,成熟期还可以避开台风季的影响。每年,我市要出产约3000万斤的翠冠、翠玉梨。而这两者,都出自戴美松工作的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吃梨专家的“秘密武器”

夏天的果园,三十多度的气温,体感温度可能超过四十度。戴美松的装备依然是长袖长裤,一顶遮阳帽也是必备的。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戴美松告诉大潮君,梨最多只能“吃”一个早晨,“一是因为梨吃太多,味觉就失灵了,二是晒到中午的时候,梨太烫了,尝不出来了。”

吃梨,戴美松也有不少诀窍。比如只用20秒,就可以把一颗梨的果皮削成一条线。在戴美松和他的团队长期的育种研究工作中,这20秒的削梨时间,只不过是他们争分夺秒的研究工作的一个最小的缩影。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和水果刀一起,装在戴美松腰包里的,还有疏果剪和修枝剪。他说,看到长得太密的果子,要用疏果剪顺手疏掉。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当然,还有喷漆罐。喷上红色油漆,意味着这梨树已判“死刑”,就等着被老师“砍头”吧。“并不是所有的梨树结果都是好吃的,外形不过关的直接淘汰,品尝下来,有的会有怪味,有的酸涩,有的淡而无味,最终的命运也是被淘汰。”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除此以外,戴美松还有一个外形酷似手机的“秘密武器”。原先,育种科研工作者们要带着厚厚的大本子在果园里一边筛选,一边记录打分,之后还要整理数据,进行分析。而蜜梨成熟的季节,又刚好是南方的雨季,用纸笔记录的方式,实在很不方便。

几年前,戴美松和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同事一起,开发了一款蜜梨育种的专业掌上终端,里面的程序是大家自己编写的。现在开展田间育种工作,带上掌上终端就能轻松完成所有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当然,不管我们运用多先进的数据化手段,一种水果好不好吃,最终还是要靠人的感官来评判的。”戴美松说。

据了解,省农科院的育种专用梨园里有2000多棵梨树,每棵树都不一样,结的果子味道也各不相同。戴美松和他的团队,作为育种科研工作者,每年把这2000棵梨尝3到4轮,熟悉每一株杂交后代在不同时间的口味,通过不断淘汰表现不好的梨,才能把新的种质资源补充进来。在这个园子里,每年更新的梨树总量就不下2000棵。

20年光阴换来一种优质梨

“我们现在培育新品种的方向,一是好吃,二是好种。”戴美松爽快地说,如何让培育出来的品种能大面积推广,一直是自己和团队成员们的努力方向。

浙大博士在海宁农村13年守一片果园,当红的这水果藏着秘密

走在如今的果园里,除了“翠冠”这样爽脆多汁的砂梨品种,还有一种西洋梨,由“pear”音译而来,名为啤梨。西洋梨常常在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后才到最佳食用时间,当果实中的淀粉类物质转化为糖类,梨子变得粉糯香甜,也深受不少饕客喜爱。

如今,通过引种西洋梨资源和翠冠后代杂交,果园里已经出现了一些表现不错的杂交后代。它们粉糯香甜,恰如啤梨,未来有望成为新品种,向市场推广,让更多喜欢它的人品尝。

梨子培育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短则十几年,长则二十年以上。

戴美松给大潮君打了个比方。育梨就像养一个孩子,从刚开始的种子开始,等它慢慢长大,度过3到5年后的“童期”,到了能“开花结果”的年纪后,再度过2到3年的评价期,接着,还要到多个地点试种试栽,观察性状是否稳定,而这又需要3到5年。

“像农科院的‘优秀毕业生’翠冠,便是从1979年到1999年,花费了一代梨育种研究员们20年的光阴。”

戴美松说,梨子培育工作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即使这个过程如此漫长,但只要能培育出一个优质的新品种,造福老百姓,就是自己最开心、也最骄傲的事。“跟着前辈的步伐,培养出一个品种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汤梦丹

通讯员:邵敏、王夏君

编辑:杨馨蕾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