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佛手瓜种植技术视频教程(麻山深处有“金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贵州日报

这两天,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联村的村民们忙着摘瓜,抓收入。

11月10日,晴空万里。打联村佛手瓜种植基地里,20余名村民身挂背篓,手脚麻利地采摘下一个个翠绿的佛手瓜。

作为村里的“摘瓜小能手”,谢珍曾创下日摘2400斤的记录。

“我们是计件算工资,采摘1斤佛手瓜得0.1元,从6月到现在,我平均每天能摘七八百斤,一个月下来,至少2000块钱是有的。”谢珍说。

对于打联村的村民来说,这样有活干、有钱赚的生活在两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地处麻山腹地的打联村共有436户2592人,耕地只有2795亩,其中九成是旱地,破碎的土地只能勉强种些耐旱作物,产量低、效益差,村民大多外出务工谋生。

“农业基础条件差,没办法,这些地几十年来都是种玉米、辣椒、烤烟这些作物,由于种植年份久,农作物易患病、产量低,所以必须换种。”打联村村主任杨光忠告诉记者,为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实现脱贫,该村围绕市场需求,结合实际,着力调优产业结构。

2019年10月,在经过镇里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后,打联村了解到佛手瓜经济价值高,并且耐旱,挂果期长,适合村里的土壤和气候,便通过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土地流转、带动务工的利益联结方式,流转了1180亩土地种上了佛手瓜。

同时,打联村村委会还专门成立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全村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让这个藏在深山的小山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规模化产业。

通过参与佛手瓜种植项目,该村每户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金,还可享受6000多元的项目利润分红,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还有2000多元收入。截至今年9月,打联村已经发放务工工资40余万元。

“今年,由于家里老人生病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就没出去务工了,幸好村里有这个佛手瓜基地可以干点活,挣点钱,以后都可以安心在家里面了!”村民蔡小惠一边摘瓜,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去年以来,紫云自治县按照“三提升两壮大”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佛手瓜为抓手,壮大蔬菜经济。以猴场镇、宗地镇、猫营镇为佛手瓜种植核心区域,辐射带动板当镇、坝羊镇、格凸河镇等9个乡镇(街道)建立佛手瓜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并由县级平台公司统筹,省蔬菜集团、贵阳市农投公司等收购外销,打消村合作社销售顾虑。

“今年是我们规模化发展佛手瓜产业的第一年,佛手瓜种一年管6年,仅第一年的投入成本较大,越往后投入成本越低,产量越高,效益也越好,我们非常有信心把这个产业搞好。”紫云自治县蔬菜专班工作人员娄平信心十足地说。

目前,紫云自治县佛手瓜共种植1.6万亩,涉及全县70个村,带动贫困户1.01万户,麻山腹地的佛手瓜正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瓜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