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种植花生芽交流群(家庭群里辟谣,你不能这么说)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家庭群里辟谣,你不能这么说

吃完香蕉千万别吃它,当心滋养癌细胞”类似的谣言,是不是常出现在你的微信家庭群呢?

很多年轻网友表示,长辈们的分享,让家庭群已经成为谣言重灾区。一些看不下去的年轻人积极辟谣,结果却铩羽而归:有的被移出群聊,有的则是发现其他家庭成员另建小群,继续分享这些不实信息。

家庭群里辟谣,你不能这么说

为何谣言在家庭群里传播这么迅速?面对不同意见,为何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信谣而不是去了解真相呢?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中老年人群心理特质容易信谣传谣

2016年微信官方后台的统计显示,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80%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用户。中老年人群既是谣言传播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受害者。曾有媒体报道,湖北一位86岁的老太太患有高血压,因听信洋葱泡红酒可以治病的谣言而停止用药,导致脑中风发作。

为保护家里老人不受谣言危害,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中老年人信谣传谣的心理。

首先,受教育因素影响,中老年人群谣言鉴别能力弱、更迷信权威。比如这样的谣言——“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似砒霜”,配上几个生动详细的图文故事,再加上“某某权威专家说”,更有甚者,还配上很像那么回事的视频。谣言的以假乱真程度,很考验中老年人群的分辨能力。老一辈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让他们从极具迷惑性的信息里科学论证、鉴别真伪,难度比较大。

其次,中老年人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也让他们对谣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老年群体对类似“花生芽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等事关生死的信息更敏感。很多谣言制造者正是利用中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用各种手段诱导他们信谣传谣,比如危言耸听式“出现XX症状要警惕,说明你离猝死不远了!”,贴心关怀式“天天吃这个,保证不得癌”……家庭群就这样被谣言攻陷了。

最后,中老年人群的利他心理,让他们乐于分享转发谣言。比如“味精高温致癌,为了家人必须转!转一次就是救人一命!”,便是利用了中老年人关心家人的利他心理。家庭群里的谣言贴,是长辈表达关心和建立情感联结的一种方式。

家庭群里辟谣,你不能这么说

 怎样辟谣更有效?

委婉的方式更易被接受

了解了中老年人群信谣传谣的心理,我们才能知道怎样辟谣更有效。很多年轻人辟谣的方式较简单粗暴,譬如“都辟谣了,别再发这些”。这样辟谣不仅最无效,还最容易被踢出群。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伤家人自尊。本来长辈会用微信转发文章还蛮有优越感的,一句“都辟谣了”,便否定了他们。且在那么多人的家庭群里,让长辈很没面子。

第二,引发家人的认知冲突。家人原本信以为真,你一辟谣,让他们内心不安起来:如果是谣言,那转发岂不是会害了别人?是信自己的经验还是信年轻人的一句话?

所以说,辟谣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比如,要照顾长辈的自尊和权威,辟谣私聊;注意语气态度,先共情,感谢家人的关心,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去质疑,比如“真的吗?好恐怖!我好像在哪看到的不是这样子哦”,然后给出你详尽真实的辟谣依据。当你照顾家人面子,建立起情感联结,这时再去辟谣,他们的接受程度更好些。

综上所述,家庭群里谣言泛滥,离不开中老年群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跟诱导分享从而逐利的谣言制造者有很大关系。我们无法完全杜绝谣言,但可以用更温情更有效的方式辟谣,帮助家人免受谣言祸害。

家庭群里辟谣,你不能这么说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