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南瓜子种植(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23|点击次数: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文/郑亚文

编辑/范婷婷


那个炒南瓜子的老闫,好久没出现在汽车站。周边街坊邻居都在讨论,经常来往榆林探亲的人,也在打听,“想吃老闫的南瓜子,他怎么没来卖瓜子?”

后来,那辆熟悉的三轮车,又载着几百斤南瓜子,停在了汽车站旁。只不过,守着摊位的人,变成了老闫的儿子。

闫磊没想过自己会来炒瓜子。他是陕北老家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国企干了八、九年。就在他一步步远离贫穷的黄土高原时,父亲去世了,留下南瓜子摊。

闫磊决定,回到陕北,接过父亲的炒勺。

那年,闫磊三十岁。如今,他年近半百,每年卖一亿元的毛边南瓜子。在天猫,毛边南瓜子品类里,第二名到第五名销售额的总和,堪堪与他齐平。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闫磊


留住父亲的手艺


我们平时见到的普通南瓜子,并不是产自南瓜里,“而是来自西葫芦。”闫磊说,一个5—8斤的南瓜,只能产50g籽。西葫芦肚子里的籽多,是南瓜的好几倍。

但是,西葫芦的籽扁平,肉少,吃过这种瓜子的买家雪芬表示,“放到嘴里一咬,就烂了。”但南瓜的籽颗粒大且饱满,口感香脆,能整粒磕开,被称为“毛边南瓜子”。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毛边南瓜子


价格上,毛边南瓜子也比普通南瓜子,贵上好几倍。如今,在天猫上,一斤西葫芦的“南瓜子”在10元左右,而毛边南瓜子,至少30元一斤。

闫磊是陕西榆林绥德县人,这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八九十年代,遇上干旱,粮食减产,南瓜就成了当地人的主食。所以每户人家,都会在窑洞附近,种少量南瓜。南瓜成熟后,瓜肉被食用。瓜籽炒熟,就是珍稀的零食。

每个陕北人脑海里都有一副画面:初秋白露时节,阳光钻进窑洞。大人在厨房炒南瓜子,香味弥漫整个屋子,“闻着味道,就会流口水。”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闫磊家在窑洞炒南瓜子


1990年,闫磊上大学,家里为了筹集他和姐姐的学费、生活费,原本是窑洞工人的父亲,到县城的汽车站旁边支起一个小摊,卖南瓜子。

炒南瓜子,父亲是花了心思的。“家里人吃南瓜子,直接下锅,经常一不小心会炒糊。”但拿出去卖的东西,可不能糊。

父亲就地取材,把黄土扔进锅里烧开,加热成细土,加热到一定程度,细沙就像泉水一样柔软。用这些细沙,裹着南瓜籽翻炒,炒熟后用筛子筛掉细沙,再拿风扇使劲吹,让沙脱离瓜子。

没过几年,老闫家的南瓜子在榆林名声越来越大,汽车站附近的人,都记住父亲的脸,甚至有榆林其他地方的人,专程坐车过来买。

到1999年,父亲每天要炒600斤南瓜子。“天不亮就骑车去汽车站,下午卖光,再马不停蹄地赶回来继续炒。”

那年冬天,长期超负荷工作下,父亲因劳累过度去世。而母亲放不下父亲近十年的心血,扔掉家里的土地,开始炒南瓜子。

闫磊担心母亲身体,于是放弃国企的工作,回到榆林,接过母亲的工作。


花200万种南瓜


2002年,闫磊用父亲的外号,申请了商标“老闫家南瓜子”。他建立品牌,发展经销商,没过几年,“老闫家南瓜子”就通过经销商,卖到全国,北京的沃尔玛,海南的线下商超,都能看到他的商标。

但闫磊最头疼的,还是“缺原料”。

“八、九年前开始,陕北种南瓜的人就开始减少。”闫磊召集了几百个农民,免费送他们种子。到了秋收时节,农民一个一个手工取籽、晾晒,再卖给闫磊,然后再集中到工厂筛选、杀菌。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农民在手工取籽


由于种子不稳定,南瓜子会被机器筛选出五个层级,层级越高,南瓜子越饱满,颗粒越大。进工厂炒瓜子阶段,则最考验工人的实力。

闫磊的工厂里,全都是拥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老工人,“大多四、五十岁。”炒锅机器的年龄也都超过十岁,闫磊不敢随便换机器。

市场上普通的葵花瓜子,是流水线炒出来的,“这边不停地下瓜子,传送带那边不停地包装。”

但毛边南瓜子是一锅锅炒出来的。这些年,闫磊买过很多款机器,总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所以直到现在,工厂里使用的,仍是十几年前,他改装过的三台老旧机器。每天,这三台古董能炒出10吨毛边南瓜子。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炒熟的毛边南瓜子


但是,农民种出来的南瓜籽,质量参差不齐。闫磊为了收到最好的南瓜籽,每年都会耗费很多原材料。

而随着销量的上涨,原材料稀少,闫磊经常遇到“生南瓜子耗光的情况”。秋天是吃南瓜子的旺季,那几年,到了秋天,有时候订单来了,厂里却没货可以炒。

更严重的是,他发现南瓜种子是会退化的。“去年的南瓜籽质量好了,但今年的很可能会很差,扁平、没肉。”

种种状况,让闫磊下决心研发出质量稳定、产籽多的南瓜种子。早在2010年,他就开始和研发机构合作。可是,陆续试了五、六年,培育出来的南瓜种子,仍然达不到标准。“那几年,亏了不少钱,都是在替研发机构试错。”

四年前,闫磊认识了一个农业专家,两人决定合作,一起培育南瓜品种。

闫磊几乎找遍了全中国的南瓜种子。“听说哪个地方有不同品种的南瓜,就跑过去,把种子带回来,和其他品种适配。”

为了找到最适合南瓜生长的土地,闫磊还跑到全国各地种南瓜。除了陕西,海南、贵州、四川、云南、新疆等多个省份,都有他的南瓜园。

配出来的南瓜种子,即使达标,也不能立即大规模种植。“要经过9代培育种植,剔除原来品种的基因。”剔除基因,就是为了让培育出来的种子更加稳定,可以成为一种固定的品种繁衍下去。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2017年,闫磊终于适配出了他想要的南瓜种子,开始“剔除基因”的实验。

夏天和秋天,种子在陕西经过第一代后,穿越大半个中国,种在冬天和春天相对温暖的海南,试种第二代。等春夏之际,再移回陕北,种第三代。如此反复,四年过去,这批种子,已历经八代。

这些年,闫磊一共投入了200万元,用来研发新品种,不出意外,明年就能上市了。


年销一亿


2013年,一次经销商会议上,一个小伙子引起了闫磊的注意。小伙子告诉他,自己在淘宝开店,卖“老闫家南瓜子”品牌,年销120万。

老闫吃了一惊,这个销量,即使在线下,也很不容易。后来,又有消息传来,有经销商在淘宝年销大几百万。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闫磊上淘宝搜了一下,发现零零散散上百家店铺,都在卖自家的产品。“并且,价格相当乱。”比如,出厂价为40元800g的毛边南瓜籽,居然有店铺卖41元,“邮费都不够。”

2016年,闫磊请了运营经理,开了天猫旗舰店,打通了“最先一公里”,实现了原产地直供消费者的模式,并借助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试图在拓展市场的同时,规范自家产品的线上价格体系。

两年后,店铺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加上分销渠道,线上全年总销售2000多万元。

但他发现,“销售额这么大,净利润为负。”

原来,为了旗舰店的销量,当时的运营经理,和别家炒货店铺,打起了价格战。“价格低得离谱,原料钱都不够。”闫磊下定决定要组建一支靠谱的团队。

经人介绍,闫磊飞到西安,找到了当时刚从北京回来的叶景文。

叶景文曾在一个服装品牌担任部门经理,带着60多人的团队,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闫磊和叶景文促膝长谈,说服她一块儿来卖南瓜子。

叶景文到公司时,原本十多个人的团队,只剩下三个人。她花了3个多月,才招到几个满意的运营、客服等员工。

招聘的同时,她对店铺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换包装,提价格,规范产品品类。”

品牌原来的包装,用简笔字方方正正地写着“老闫家南瓜子”,叶景文说,“真的很丑。”

为了换包装,老闫在榆林街头,找到了一个常年在街边写字、画画的老爷子,请他提笔写了“老闫家南瓜子”,书香气浓厚。包装的设计,则请了一个当时正打算半隐终南山的名设计师出山。总算让叶景文觉得拿得出手了。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之前打价格战的时候,店铺还上架了不少普通版本的南瓜子,“便宜,量大,但不挣钱。”叶景文慢慢地将这些产品砍掉,只留下毛边南瓜子。

每一次大促过后,叶景文都会适当地给产品抬价。几个月后,产品的价格涨到了她满意的水平,但店铺流量和销售额,在不断下滑。原本店铺每个月能卖200万元,现在连100万元都不到。

叶景文焦虑不已,但这是改革必然会带来的阵痛,她很清楚。鼓励叶景文支撑下来的,还是闫磊, “每次找他谈心,他都会安慰我说,你如果觉得没有问题,就大胆去做。”

2019年9月,叶景文将“老闫家南瓜子”送进了薇娅直播间。当晚,薇娅不到五分钟的介绍,为叶景文卖了100万元的毛边南瓜子,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销售额。


陕西农民放弃金饭碗,花200万研发南瓜子,如今年销一亿


每个订单,叶景文亏了2.4元钱,但她很兴奋。“这是个转折点。”那之后,店铺流量猛增,在薇娅直播间下单的买家,很多都找到店铺来复购。

每个月,叶景文都会和主播合作,在直播间推广自家的南瓜子。

去年,店铺终于盈利了,闫磊也成了借互联网力量带动当地产业振兴的代表人物。全年,闫磊卖掉了2000吨毛边南瓜子,销售额超过1亿元,不仅卖给中国的消费者,还通过阿里国际站卖到了全球。

至于那些孕育了南瓜子的南瓜,则都被闫磊送给了周边草原上的牧民,拿来喂牛羊。他说,取之于大自然,要回馈大自然。


【老闫家南瓜子】的生意经:


1、原料研发。对于农家副食品来说,原料质量至为关键。以老闫南瓜子为例,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研发出质量稳定、产籽率高的南瓜,搭建独家的源头供应链,可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同类型产品。

2、产品设计。酒香也怕巷子深,农副食品光质量好不够,要提升产品设计,包括外包装的设计(不要太丑太简陋),产品规格对消费者更友好(小包装方便食用)。

3、单品做深。“老闫家南瓜子”,创始人+产品名组成的品牌名,简单直接,直指拳头产品,在一个品类里做深可以强化顾客心智,形成绝对的头部效应,但是要注意市场价格的统一,避免陷入经销商彼此打价格战的局面。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