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花叶美人蕉种植密度(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30|点击次数:
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河津市污水处理厂就建在连伯村附近。 山西晚报记者马立明摄

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生活污水治理 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污水不仅要全治理,还要争取全利用。

6年间,河津市投资5亿元,全面铺开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工程,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乡村的颜值增加了,气质改善了,成为了宜居之所,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村里抓紧时间改造污水管网

34岁的王姣龙是河津市郭村村民。8月10日上午,他正在村委大院东面的主街道忙着施工,街道中心挖开了一条约半米宽、1米深的沟。

郭村正在进行农村污水改造施工,王姣龙是劳务组的组长。“我们村一共有5条主道,现在已经干了4天,再有三四天就完工了。”王姣龙说。郭村地势北高南低,汾河在村南,以前村里的污水都是从街上直排到村边的排水渠,排水渠直通汾河。乡村的排水渠,天旱的时候可以灌溉农田,雨季是泄洪的通道。王姣龙说,20多年前,排水渠还能用,现在已经不通了,夏天污水横流,让排水渠变成条臭水沟。

郭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全村4000多人,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还种一些水果、大棚蔬菜。说到村里铺设污水管网,村民们都特别高兴。“以前家家污水都是满街流,顺着地势,流到低处,聚到低洼的坑里,就成了臭水,到了冬天,街中间的冰能结一尺厚,骑车的、走路的、开车的都得小心,尤其年纪大的更得小心。”见有采访,站在街上的村民凑过来表达着对污水管网改造的欢迎。

趁着修污水管网,村里还把上水也都接进了村民家中。“我们村家家都有储水的水井,一般能存水五六立方米。上水修好后,随时都有水,就不用存水了。”王姣龙还说,这次修管网的劳务人员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小工一天能挣200元,大工就是技术类的工作,根据工种不同,每天可以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张成军是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郭村项目的负责人,他说,山西建工集团在河津市开展的污水项目工程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河津,涉及河津市8个乡镇105个村庄的28万居民。施工过程中,公司全面配合当地政府,采取统一采购管材、乡村两级购买劳务具体施工的办法,发动乡村两级的群众主动参与并支持工程建设,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郭村村民王姣龙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这项施工工程中的。

目前,该项目在建设中用工已超过2000人,河津市各乡镇参与建设项目的农民因此增收达5000余万元。

用自然的智慧修复自然

河津市在201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村污水综合处理试点县(市)。通过考察学习,河津市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及沿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等项目中总结经验,于2019年9月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PPP项目一期工程。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河津分局局长杨忠义介绍,按照财政部提出的PPP模式,市生态环境局河津分局与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润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共同建设运作该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后,有8个乡镇(街道)54个行政村获益,黄村便是其一。

郭村到黄村很近,还没进黄村,就在乡道旁看到了污水处理站。“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汾河”的标语分外显眼。四四方方的一间屋子,不足10平方米,淡黄色的外墙,紧挨着一条排水渠,这就是黄村污水处理站的工作间。污水处理站最主要的是2000多平方米的4块微生态滤床,上面种植了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还有西伯利亚鸢尾,黄色的美人蕉开得正艳。如果不驻足,很容易忽略那些被绿油漆涂抹的铁盖子,铁盖子下,黄村的污水经过高负荷厌氧反应后,流到微生态滤床,经过滤床下的菌群作用,污水就转化为了清水,流入清水池。清水池上覆盖着绿色的藤蔓,仔细看才能发现红色的水阀。当需要浇灌庄稼地时,打开水阀,处理过的中水就会顺着地里的水渠输送到田间。

自打这间小小的污水处理站在村外站岗后,村子里的环境就发生了大变化。修整街道,改造旱厕,彩绘上墙,村容村貌一时间大变样。黄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建峰带着“美丽山西生态行”采访团记者在村子里参观,指着一户村民家山墙外的三个窨井盖说,村民家的旱厕改造成水冲厕所后,就通过这种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再将污水排到污水管网,最后汇入到村口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我们村最先改造完成后,有外村的亲戚朋友来,村里人都会喜笑颜开地带着人家到村里各处转转。”宁建峰说,环境美了,人们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长期以来,农村房屋基本都属于自建房,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合理的总体布局规划。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存在诸多差异,有的生活污水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河及湖泊,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其余的用水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村镇分布密度小、居民的建筑布局随意,导致了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极为分散。加之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乏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致使垃圾随意堆放,以致农村生活污水除了居民的家庭活动用水外,还混有垃圾堆放产生的污水和高浊度的雨水径流等,汇集的污水水质成分复杂。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来源会越来越多,水质成分也势必更加复杂。

河津市结合地形地貌、村庄布局、污水总量、线路走向、建设时序等因素,采取了微生态滤床污水处理工艺、“厌氧好氧+膜”处理工艺、“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SBR”处理工艺、“AO+膜”处理工艺、“厌氧好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等多种方式来处理乡村污水。通过不同方式处理后的中水有的会被用来灌溉农田,有的可以绿化苗木,还有的可以用作道路清洁等各种渠道。

到目前为止,河津市已累计投资5亿元,一期工程建成污水处理站32座,敷设主管网220公里;在建污水处理站39座和1座污泥处理中心,拟敷设主管网159.8公里。到2022年底,将有94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按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300万立方米计算,可节约地下水开采200万立方米。

一面彩绘墙成了打卡地

八月的河东大地骄阳似火,8月10日下午4时,室外温度显示依然在38℃,可有人的热情比太阳还高涨。

苍头村村西口传来热闹的喧哗声,妇女儿童十余人,正在一面彩绘墙前拗造型。

建设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是河津市“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苍头村就在这条示范带上。

自2020年苍头村的污水处理站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村里污水横流的问题,也彻底消除了污水直排黄河湿地的顽疾;苍头村的污水处理站在村西头,距离黄河仅一公里远。苍头村的污水处理方式和黄村一样,采用了生态滤床工艺,在地表建成了一处小小的湿地公园,与黄河湿地保护区完美地融为一体。村子经过亮化、美化后,常常吸引人们驻足。“污水站建成,村里的环境大不一样了,也给我们改变乡村面貌奠定了基础,从今年6月9日开工,村里仅仅用了40天时间就改头换面了。”苍头村支部副书记柴徐国说,“村里的沥青路是刚铺的,墙壁也是新粉刷的,还有村口的彩绘,以及一些绿化工程都是最近完成的。”尤其是两幅绘在村西头、以森林为主题的彩绘,十分受人欢迎。自从彩绘上墙后,就成了周边村民以及一些游客的打卡地。住在这里的村民说,有时晚上还有人开车过来,打着车灯拍照。

环境改善带来的吸引力让苍头村人始料未及。

从苍头村拐上旅游路,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庄稼,也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行至连伯村附近,韭菜花正当季。连伯村位于黄河和汾河之间,这里种植的韭菜颇有盛名,2013年被农业部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连伯韭菜”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韭菜质量好,自然就不愁卖。

正在韭菜地里拔草的丁三管69岁了,他说,自记事起,村里就种韭菜,那会儿黄河就在村口。村里的韭菜,头一茬的地头价就在一块七八,每年割三茬,就开始准备收韭菜花了,再有十来天,他地里的韭菜花就能收了。自家的五亩地,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韭菜是一种宿根植物,容易受土壤、水源的影响。“我们村浇地是井水,三四户就打一口井,韭菜有人上门收,也做检测,没有不过关的。”丁三管很认真地说。

在这片被汾河和黄河水共同冲积而成的滩涂地上,山药、花生等适合沙土地种植的庄稼也正旺盛地生长着,一派喜人景象。解决农村污水乱排问题,让村旁的水流清澈起来,庄稼地的土壤肥沃起来,才能让人身归田园,心归自然。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1.苍头村建起污水处理站后,街巷变得干净整洁。

2.河津市污水处理厂就建在连伯村附近。

3.郭村村民王姣龙是村里污水管网施工项目的劳务组组长。

4.连伯村的丁三管正在地里看自家韭菜花的长势。

5.苍头村的彩绘墙成了周边村民和游客的打卡地。

6.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河津分局的实验室。

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胡续光摄

(责编:马云梅)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