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麦黄花叶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流域的鄂、浙、苏、沪、皖等省市,其中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发病较重。病株提前枯死,导致大麦成穗率降低、结实率明显减少、千粒重降低、出粉率降低以及品质下降。 大麦发生黄花叶病,植株矮化、株型松散、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褐根增多。病苗分蘖初期在未平展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短条状褪绿斑,褪绿斑逐渐发展和联接,导致叶片呈花叶状。轻病株抽穗后,上部叶片症状隐退,重病株有的不能抽穗,有的虽能抽穗,但穗小、空秕粒多,剑叶及叶鞘甚至颖壳上仍有褪绿花叶症状。条件适宜时,大麦在播种后1~2个月即可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该病病原为大麦黄花叶病毒,病毒可以通过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及汁液摩擦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种子和昆虫能传毒。 大麦黄花叶病发生,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一般六棱大麦比较抗病,二棱大麦高度感病。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传毒媒介和毒源数量逐年积累,是该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由于禾谷多黏菌释放游动孢子侵染传毒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15℃左右的温度,秋冬季节适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反之,播种季节干燥少雨、温度偏低,发病轻或发病迟。江浙沪一带秋播多在10—11月,这时的土温与禾谷多黏菌游动孢子侵入传毒的适宜土温相吻合,播种愈早,发病愈早、愈重,适当迟播可以避过禾谷多黏菌侵染传毒的高峰期,因而推迟播种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大麦发病重时,应实行轮作,提倡水旱轮作。严格控制病土的扩散,深翻病田土或在重病田压无病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害发生。对病田增施肥料能延缓病情的发展,促进病株恢复生理机能。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