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群流行性疫病的现状、病因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鸡群流行性疫病的现状、病因与防治

高 旭

(黑龙江省萝北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鹤岗1542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17-01

作者简介:高旭(1977 -),男,黑龙江拜泉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疾病诊疗。

1 鸡群疫病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各种家禽的需要,尤其是在鸡的养殖产业方面,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养鸡养殖小区都分别建立起来,导致频率高、广度大、难治愈的流行性疫病的发生。在养殖工作中,稍有疏忽可能就会导致鸡群严重患病或者大批死亡,不仅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会使市场产生重大动荡。

常见有些鸡群的产蛋量本来在高峰期或者处于上升期,但是却出现了急速下降,或者高峰产蛋量后下降迅速的情况。尤其300日龄以上的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幅度在45%左右。下降周期在1周左右,并且出现呼吸道症状,有死亡现象,按常规慢性呼吸道感染情况治疗,没有好转。

该病的主要症状在呼吸道,患鸡一般排绿色稀便,打呼噜,持续3~5天后,产蛋量迅速下降。蛋品质较差,蛋色变浅,软壳蛋、沙皮蛋较多。经相关实验室剖检发现,病死鸡肠道、淋巴结、腺胃等部位有出血现象。经专家综合评定最后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H9)混合感染。一般刚开产不久鸡群发病,但最高发病率基本在300日龄后的鸡群可见。

目前,各养鸡场普遍是30日龄后的鸡群由于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导致蛋鸡的死亡率较高;肉鸡一般在7日龄后普遍采用冻干苗、灭活苗,即使发病也是非典型的,死亡率不高。对于14日龄的鸡群,按照一般的免疫程序接种法氏囊疫苗;但是20日龄的鸡群需要用禽流感疫苗,属于灭活苗。鸡群普遍在免疫10日后开始发病,灭活抗体产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此期间正是抗体水平上升期,引发的禽流感疫病几率很高,而由此引发的其他感染还包括大肠杆菌、支原体等。

2 病因与防治

饲料方面,由于各种营养元素配比不当,导致蛋白能量比例失调,以及必需维生素的缺乏等,都会导致鸡群的免疫力下降,易被感染。经常更换饲料,使用劣质饲料,都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过大,导致鸡群不适应,产生不良反应。还有的饲料粒度有很大变化,导致饲料的适口性变差,鸡群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鸡群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

饲养人员在饲喂鸡群的时候没有掌握好量,一次喂量过多,不仅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导致鸡群的机能下降。

气候也会对鸡群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春、冬季,因为气候不稳定,雨雪天气较多,此时要注意适度调节鸡舍内温度,如果温度调节过度,鸡群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也给细菌的感染提供可乘之机。1天之内温差不能超过8℃,否则会影响鸡群的正常生产和生长。鸡群的正常生长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占一定的比例,比如鸡舍内灯管的强度要适度,定期对灯管进行清洁,以免影响光照强度。

注意鸡舍的通风、卫生、消毒等。如果鸡群的饲养密度过大,而又没有适度通风.会造成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大量聚积,不仅易使鸡群患呼吸道疫病,还对疫病的大量传播提供捷径,严重的可导致鸡群的大量死亡。在养殖场内,由于没有对鸡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卫生检疫,造成鸡舍内部细菌大量繁殖,慢慢吞噬鸡群的抵抗能力。

不同日龄、不同体质的鸡要分开饲养,鸡群中公母鸡要分群饲养,保证鸡舍和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适度。

育雏前1周,育雏器温度为32 -35℃,以后每周可降低2℃,直到20℃,相对湿度65%~70%,产蛋鸡保持15~27℃,相对湿度为60%~65%,同时注意通风透气,保证温、湿度的同时通风良好,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蓄积。

对鸡群注射的疫苗不是从正规制药厂购买的,管理人员不注意,有的疫苗或者药物已经过期失效、不合格,或者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光照过长、温度过高等都会对疫苗产生影响。这些不合格疫苗对鸡群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经相关调查,大部分养殖场习惯用中等毒力或中等偏强毒力的疫苗,但这种疫苗会对法氏囊早期造成损伤,有些损伤甚至是不可逆的。疫苗选择不当,会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免疫方法选择不合适、免疫剂量不当等也均会造成鸡只发生免疫抑制。

另外,应激会造成鸡群受惊,也会对鸡群的生长造成影响。保证鸡群安静生长,尽量将鸡群分群饲养、分层管理,不能在鸡舍内随意堆积不利于鸡群生长的物品,保证鸡群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