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浅谈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浅谈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鸡盲肠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所以日龄鸡均易感染,多为急性暴发,病鸡突然排出大量血液,反应迟钝,冠髯苍白,猝死 。该病具传染性,给养殖业造成突发的损失,对养鸡业危害巨大。现详细阐述鸡球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病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大家一起来看看:

1、病原

鸡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我国已发现9个种,艾美耳属球虫的共性特征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1]。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侵害程度也不相同。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其中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是在鸡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的,孢子生殖阶段则是在体外进行的,形成感染性卵囊。

鸡球虫的感染过程是病鸡通过粪便排出卵囊,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经1~2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卵囊,这种卵囊被鸡食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成为卵囊,卵囊排出体外,按上述过程循环发育。由于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引发球虫病的发生。

2、流行特点

各品种鸡均对此病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仍然具有敏感性。刚孵出的雏鸡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不能释放出子孢子,所以有时表现出对球虫完全无易感性;也有认为幼雏很少发生球虫病是母源抗体的缘故[2]。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病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土壤都含有大量的卵囊,鸡通过啄食了感染性的卵囊而被感染。鸡球虫的生长发育只有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高温、干燥的条件则不利于其生存,因此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最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日粮成分中营养成分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缺乏,也会影响肠道内球虫的生长发育与致病性,引起该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病程多为2~3周,多发生于幼鸡。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羽毛蓬乱,不喜运动,食欲下降,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稀粪黏连。病程后期,由于大肠上皮被破坏和机体中毒,病鸡症状加重,出现运动失调,渴欲增加,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排出带血水样稀便,身体逐渐消瘦。若是发生盲肠球虫,粪便会呈棕红色,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为纯粹血便。雏鸡的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全群死亡。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幼鸡或成鸡,症状与急性型类似,但不明显,病程较长,可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表现逐渐消瘦,发生间歇性下痢,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较低。

该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其他脏器只发生贫血退色。剖检可见盲肠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盲肠内有大量凝固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黏膜上有出血点,发生糜烂性坏死。直肠黏膜可见出血斑,小肠肠壁扩张,增厚变粗,发生严重坏死,肠壁深部和肠腔有凝固血液,使小肠外观上呈红色或黑色。慢性球虫病鸡主要表现为肠道苍白失去弹性,肠壁增厚。

4、诊断

可采集鸡的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取病死鸡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若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由于鸡体内寄生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在判断发病和死亡原因时,还应结合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剖检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5、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预防应以药物预防为主,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一般在雏鸡12~15日龄开始饲喂拌有抗球虫药的饲料,这样可消灭处在萌芽状态的球虫,从而达到预防鸡球虫病的目的。要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控制好饲养密度。经常用热水或热碱水对料槽、饮水器、器具以及场地进行洗涤消毒。保持垫料干燥,不让卵囊有孢子化的条件,破坏其生活史,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提供营养丰富充足的饲料,在饲料和饮水中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死亡率。

球虫病的治疗时间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那拉霉素、山度霉素和海南霉素等。化学合成类药物主要有氯羟吡啶、二硝托胺、氨丙啉、尼卡巴嗪、常山酮、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口恶啉和乙氧酰胺苯甲酯等。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浅谈鸡球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对雏鸡危害最大。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危害较大的是堆型、柔嫩、巨型、毒害、布氏5种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寄生于盲肠致病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又称脆弱艾美尔球虫),雏鸡常见。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的为堆型、哈氏、变位、和缓、早熟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致病的为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致病的为布氏艾美尔球虫,青年鸡易感染小肠球虫病。一般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病鸡和球虫病携带者是发病群体的来源。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圈舍潮湿,空气质量差,鸡群过于拥挤,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等为本病发生的诱因。另外,本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密切关系,两者能相互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唯一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雏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而感染致病。饲料、饮水、尘埃、垫料为传染媒介。野禽、昆虫及饲养员、工具亦能机械传播本病。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精神委顿、嗜睡、被毛松乱、闭目缩头、呆立吊翅、喜欢拥挤在一起,嗉囔充满液体、便血下痢、肛周羽毛因排泄物污染粘连、喜饮或绝食。可视粘膜、冠、髯苍白。病末期有精神症状,昏迷,两脚外翻、僵直或痉挛。

2、慢性型:无明显症状,表现为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翅轻瘫,偶有间歇性下痢。急性患鸡经5-10天不愈衰竭死亡;急性经过不愈者转为慢性。

三、病理变化

一般集中在肠管,其它器官无多大变化。不同种类的球虫侵害所造成的病变程度和部位亦不同。

1、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两侧明显肿胀(较正常的肿大3-5倍),肠道粘膜出血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内有凝血块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2、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松弛增厚,有严重的坏死灶,肠粘膜有少量小出血点和白色斑点相间,肠腔有凝血,浆膜淡红色,经济《浅谈鸡球虫病》(https://www.unjs.com)。

3、堆型艾美尔球虫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粘膜出血,浆膜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4、布氏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后段与盲肠联合部位,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出血,有针尖状出血及灰白色斑点。

除上述几种球虫外,其他球虫对鸡的致病力较低,其病变也不严重。

四、防治措施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4、群体暴发球虫病时,常用下列药物予以治疗。

(1)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疗效高,毒副反应轻,适口性好,当使用其它球虫药无效时,改用本药可以奏效。每100公斤饲料用3-5克拌料,连用3-5天。

用氯苯胍1.5克,丙二醇20毫升,土温80-00毫升,加热至70℃溶解后,配成30ppm浓度的水溶液,供鸡群饮用。长期使用可能会使鸡肉(蛋)产生药味。

(2)10%盐霉素钠。每100公斤饲料用5-7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3)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公斤饲料拌药50克,连用3天,停3天再用3天(预防剂量减半)。

(4)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Vk3针剂0.2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5)30%磺胺氯吡嗪钠粉(水溶性)。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用量按每公斤鸡1克饮水3天。预防或一般性治疗按每公斤水加1克供其自由饮用;严重感染时每公斤水2-3克药粉兑水饮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用药25-30克拌料投喂。

(6)硫酸钠辅助治疗法。本方法适用于小肠球虫病的后期,肠腔内充满脓血时,此法优于单一使用抗球虫药治疗。用法:每1000羽鸡用硫酸钠500克饮水3-5天,重症者可口灌服2次。目的是迅速将肠内脓血排除,以利药物被充分吸收而发挥疗效。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天,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若天气干燥,鸡群健康,间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用户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防治鸡其它疾病期间不必再使用抗球虫药物,因为一般抗菌药物对球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和效果。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