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种鸡雏鸡的培育技术与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种鸡雏鸡的培育技术与方法

种鸡雏鸡的饲养和培育是决定母鸡饲养效益回报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关注种鸡雏鸡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采取正确的培育方式:从选择种鸡雏鸡、分阶段饲喂和营养供给、单笼饲养、温度和光照、定期对种鸡雏鸡进行体重检查等方面加强管理,才能真正保证种鸡雏鸡安全的培育过程和健康生长,从而在雏鸡阶段为提高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种鸡雏鸡的培育技术与方法。

9.2.jpg

雏鸡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父母代种公母鸡在育雏育成期各个阶段的需求,使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按标准体重曲线生长,为性成熟做准备,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特点

一是雏鸡自身的体温调节机能并不完善,初生的雏鸡体温较低,直至10日龄时,体温才会趋于正常,并在6周龄左右开始适应外界环境。为此育雏期间,工作人员应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从而确保雏鸡正常的新陈代谢。

二是新陈代谢较为旺盛,雏鸡生长较快,养殖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尤其应供给足量的蛋白质与维生素,以满足雏鸡的生长需求。

三是消化机能发育并不健全,雏鸡的胃肠道容积较小,机能较差,此时的日粮应确保易消化、易吸收。

四是自身的抗病能力较差,雏鸡的适应力较差,很容易因细菌的侵袭发病,此时应按照正规程序做好雏鸡的免疫工作,确保其健康成长。

五是初级群居性强,且胆子较小,雏鸡具备较强的群居性,且自卫能力低,饲养因素的改变很容易使其引发应激反应,为此鸡舍还应尽量保持安静。

2、培育要点

2..1 饮食方面

在进苗后,稍作休息便可以开始饮水,以便促进雏鸡胃肠道蠕动,快速排出粪便,增强食欲。同时,还应增加提升抵抗力的药物,增强雏鸡免疫能力。雏鸡在出生36 h后,其消化系统才会发育完全,过早开食会损害其消化器官,但过晚开食也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此时养殖人员应控制合理的开食时间,确保体内卵黄被进一步吸收。

2..2 饲养密度方面

当前雏鸡饲养主要以笼育为主,且在每层应放置3~4个水壶与料斗。在首次免疫之后,还应挑出体质较差的雏鸡,进行集中饲养。

2..3 温度方面

在育雏第一周时,鸡舍的温度应保持在33~36℃,直至第五周时才可以恢复正常的室温,但也应保持在20℃左右。实际饲养过程中,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的改变均会导致鸡舍内的温度发生变化,此时还应根据鸡群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2..4 通风控制

刚出生的雏鸡对风速较为敏感,此阶段应严禁凉风直吹雏鸡。而随着其日龄的增长,也可以适当提高风速。通风不可避免的会降低鸡舍的温度,此时为了保持标准温度,养殖人员还可以增加暖风机等设备,为鸡舍推送新鲜的热风。总而言之,在养殖前期应做好雏鸡的保温工作,后期应做好通风工作,从而保持舍内干爽清新。

2..5 光照方面

光照会影响雏鸡的正常采食与休息,出生的雏鸡可以给予强度较大的光照,也可以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但是随着雏鸡的进一步成长,养殖人员应适当减弱光照强度,并缩短光照时间。还可以利用自然光照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免雏鸡发生光照应激反应。

2..6 饲喂方式

育雏期间,养殖人员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喂,前期可以利用料斗饲喂。总体而言,雏鸡应保持少量多餐,且养殖人员还应确保饲料干净新鲜,每次下料前,应根据雏鸡的生长情况进行控制,以免发生浪费。前期的雏鸡可以在水壶中饮水,但在生长至8日龄后,则可以使用水管乳头饮水,为了确保水质干净卫生,养殖人员每天还应定时更换水槽中的水,在使用水管乳头时也应保持干净,每周利用清水及时清洗水槽与食槽[养殖网:www.novmv.com/]。

3、结束语

只有做好雏鸡管理、免疫工作,确保其在育雏阶段按照标准体重曲线成长,才可以确保鸡群健康,并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为此,养殖人员应做好雏鸡的细节管理工作,为雏鸡建立正确的采食与饮水习惯,并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从而满足其各种生长需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