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产蛋鸡胃线虫病的诊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产蛋鸡胃线虫病的诊治

鸡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锐形科(Acuafiidae)锐形属(Acuaria)和四棱科(Tetrameridae)四棱属(Te-tramaeres)的线虫(寄生于禽类的腺胃、肌胃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2007年4月27日,我市王屯乡某饲养户的京白鸡群出现死亡现象,遂来我院进行就诊。经过综合调查确诊:为禽胃线虫病,使用盐酸左旋咪唑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经过

该农户共有300多只京白鸡(均为产蛋期),散养于山地上的自家院内,周围环境杂草丛生,鸡舍是两间废弃的房屋,内部阴暗潮湿。就诊时有30多只鸡精神沉郁、贫血、消瘦,粪便稀薄呈黄白色,产蛋量明显下降,个别鸡出现翅膀下垂瘫痪,25日起开始有死亡。户主曾多次投喂痢菌净等药物,效果不明显,便来诊治。

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病鸡羽毛杂乱稀疏,绒毛脱落,消瘦贫血。剖检6只死鸡发现皮下肌肉苍白,心冠脂肪水肿。肌胃肌肉有高粱大及豌豆大小的结节,尤其以前囊处严重;结节表面不平整、质地如橡胶,切开后发现有少量干酪样坏死;每个结节中有1~4条虫体不等,虫体暗红色且盘曲于结节深处,因此分离时较困难。切开肌胃可见胃壁发炎增厚,肌纤维溶解和坏死,所以颜色变浅。角质层剥离正常,角质层下散在绿豆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与坏死灶相对应处的肌胃黏膜下层有出血性炎症和溃疡灶,并且有数量不等的线虫寄生,较容易分离。腺胃壁肥厚,黏膜面坏死,胃腔内发现大量草绿色虫体布满于腺胃乳头,其形状与肌胃中发现的一样。其他脏器未发现明显病变。

3 实验室诊断

3.1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采取病鸡的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

3.2 虫体鉴定 将虫体用生理盐水洗净,甘油透明后在低倍镜下观察。虫体前部呈劈斧形,有咽和圆柱形口囊,左右侧分别有两条饰带,两两并列,几乎一直由头端延伸到尾端,不折回也不相互吻合,头端波浪大不整齐,末端波浪小并且整齐。雄虫最长的达11毫米,交合刺1对,不等长,左侧的纤细,右侧的扁平;雌虫最长的达25毫米,尾端较细,阴门位于虫体中部的稍后方。鉴定虫体全部为小钩锐形线虫(ACuarla hamuloso),感染强度为18~31条,没有发现旋锐形线虫和四棱线。

3.3 粪便检查 对剩余的鸡进行粪便抽查(漂浮法),均发现大量小钩锐形线虫虫卵。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发现大量虫卵、剖检发现大量虫体和临床症状,可综合确诊为禽胃线虫病。

4 治疗

4.1 用盐酸左旋咪唑按体重30毫克/千克,配成5%水溶液刘全群鸡嗉囊内注射,连用3天。

4.2 全群饮用电解质水。

4.3 充分清扫鸡舍,并用喷灯烘烤地面墙壁,以杀死虫卵。隔5天一次,共烧3次。

4.4 2.5%溴氰菊酯喷洒鸡舍墙壁和四周地面。

4.5 及时清除鸡舍的粪便,并拉到远离鸡舍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

4.6 1周后回访,户主反映鸡食欲、精神大增,停止下痢。

5 体会

5.1 禽感染胃线虫病症状不明显,临床中一般不会遇到成年鸡发病。此鸡群出现症状是由于散养于山间林地,容易吃到蚱蜢、象鼻虫和拟谷盗虫等中间宿主;鸡舍中潮湿不通风,养殖户从未对鸡驱过虫以至于虫体累积;春天天气多变,再加上鸡处于产蛋期抵抗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综合所致。

5.2 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主要危害散养鸡,引起肌胃消化能力下降,饲料报酬和生产能力下降,养殖户必须重视其危害,进行定期驱虫。

5.3 定期驱虫的方法要因地制宜,散养鸡一般在2月龄左右进行首次驱虫,以后每隔3个月驱虫一次,可选择广谱高效的丙硫咪唑,或者使用左旋咪唑。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