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是幼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3周龄-7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春、夏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球虫耐药性强,不少抗球虫药开始应用时有效,不久就出现了耐药虫株,效果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被淘汰,给球虫病的防治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确实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是广大养鸡户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多年来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总结一些养鸡场、专业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 流行病学特性

1.1 传播途径

鸡感染球虫的途径是啄食球虫卵(囊),凡带虫鸡粪便污染过的饲料、土壤和用具等都可传播,其他鸟类、家畜、昆虫、尘埃及饲养管理人员也可以成为球虫病的传播者。

1.2 发生季节和日龄

鸡球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多发于温暖潮湿的4~7月份,主要危害2月龄内的幼鸡,11日龄内幼雏发病较少,感染后表现为亚临床症状,影响增重和饲料转化率,14~45日龄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病例

多见于雏鸡,感染初期病鸡表现精神不佳、头蜷缩、沉郁或闭目呆立、食欲减退,肛门四周羽毛被粪便污染粘连,略带少量血,第5、6、7天症状最明显,病鸡出现共济失调,翅膀下垂,两腿发生痉挛性收缩,食欲废绝,渴欲增加,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贫血,拉稀带血乃至全拉血而死亡。病程数天,多则2—3周。

2.2 慢性病例

多见于成年鸡,患鸡逐渐消瘦,贫血,间歇性下痢和血便,足和翅多发生轻瘫,产蛋量减少,很少发生死亡。病程数周至数月。

3 病理剖检

病(死)鸡剖析可见嗉囊充满积液,盲肠或小肠显著肿大变厚,比正常肿大2—4倍,外表呈深棕色或暗红色,浆膜层有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糜烂点和紫色出血点间染,肠腔内充满许多混血内容物。其他脏器无明显眼观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1)取病变肠段黏液涂片,以生理盐水调匀,加盖玻片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球虫卵(囊)。

(2)取少许病鸡的新鲜血便,加 10倍饱和盐水搅匀,用60目铜筛过滤,静置15分钟后用金属纹圈蘸取上层液膜镜检,可发现大量球形裂殖体。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www.613935.com)、剖析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经综合分析后才可确诊。

6 防治措施

6.1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

球虫病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场地、饲料、饮水和用具而传播,因此搞好鸡群的环境卫生是防治球虫病的中心环节。通常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一定条件下,需1日~3日才能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因此,鸡场中的粪便如能每天清除,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育雏最好采用网上育雏法,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育雏室及青年鸡舍在使用前要彻底消毒,地面、墙壁、饲养管理用具等用热碱水消毒,有运动场者,要铲除老土或换新土;垫料要勤换,保持干燥;饲养管理人员出入鸡舍应更换鞋子;在发病场,污染的垫料要集中烧毁,饲养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20%生石灰水浸泡消毒,粪便宜堆集进行发酵处理,死鸡要进行焚烧或深埋。

6.2 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

根据抗球虫药的不同特性进行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这样应用有的放矢,效果较好。临床实践中现在球虫病的发生已有提前,应根据当地球虫病的发生情况提早投药,可在7日龄-9日龄就开始投药预防。预防性投药一般选用克球粉、氯苯狐、氨丙琳、新球丹、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当临床上已确认发生球虫病时,必须选用在短期内能杀灭原虫的治疗药物,如球净、复方敌菌净、复方泰灭净、施得福、氨丙琳、盐霉素、新球丹等。

6.3 轮换用药

球虫几乎对所有的抗球虫药都会产生强弱不等的耐药性,长期连续应用一种抗球虫药,会使球虫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药效下降,甚至失效。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对策,是间隔轮换交替使用抗球虫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6.4 配合用药

使用球虫药时,配合应用其他药物,可以改善机体机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或者减轻球虫药的副作用。如鸡群血便严重时,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时,会抑制合成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微生物,引起机体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缺乏,所以应加以补给,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应用碳酸氢钠或肾肿灵等,以减轻药物对鸡肾脏的副作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