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雏鸡曲霉菌病的临床症状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雏鸡曲霉菌病的临床症状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曲霉菌病是由多种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呼吸道疾病。在禽类中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幼雏最易感染,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病之一。该病是由多种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的疾病。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较高。雏鸡患病后生长发育受阻,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最终导致死亡。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曲霉菌病防治工作。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雏鸡曲霉菌病的临床症状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流行特点

自然界中存在的曲霉菌孢子会通过空气流行进行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下孢子会快速的生长、繁殖,污染周边的环境,进而导致曲霉菌病的发生与传播。该病在日龄较小的蛋雏鸡阶段发病率较高,尤其是20日龄以内的雏鸡,一旦感染会发生急性的暴发和群发。4~9日龄的感染率最高,以后则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降低,3周龄以后的蛋鸡不发病。

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雏鸡采食受到曲霉菌污染的饲料或者垫料。因此在舍内温暖、潮湿,相对湿度较大,舍内卫生条件较差,通风换气不到位,饲养密度过大,再加上雏鸡的营养供应不足,体质较差,抗病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该病的发病率增加。该病主要是经过呼吸道感染,还可以通过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垫料后经消化道感染传播。另外,如果蛋鸡群的孵化环境受到曲霉菌的污染,霉菌孢子也易通过蛋壳侵入胚胎而导致胚胎死亡,或者是在雏鸡出壳后表现出该病的典型症状。

2、临床症状

蛋雏鸡在感染此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1~20日龄的蛋雏鸡多为急性经过,在感染此病的初期,病鸡会表现为精神不佳,离群独处,喜卧不喜动,双翅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颈颈闭上,呈嗜睡状,呼吸困难,呼吸的频率增加,气喘,因此病鸡会伸颈喘气,张口呼吸,可以听到病鸡发出沙哑的水泡声,病鸡的腹部以及双翅会随着呼吸扇动,有时还会发出呼噜声或者尖哨音。病鸡有时会呈现摇头的状态,甩鼻,打喷嚏,少数病鸡的眼睛和鼻孔处会流出浆性分泌物,还有的病鸡眼球混浊,颜色为灰白色,在一侧眼的瞬膜下形成黄色干酪样球状物,导致眼睑突出。病鸡的食欲减退,渴欲增强,在感染的后期会发生明显的下痢,排泄物为灰褐色或者黄绿色,导致泄殖腔附近的羽毛被粪便污染。该病发生的最后阶段病鸡会头向后弯曲,倒地后昏睡死亡。

3、病理变化

对病死蛋雏鸡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其病变位置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气囊以及肾脏。患病鸡的肺脏病变明显,左右两叶的肺表面散布着数量不等的针尖到料粒大小的黄白色的霉菌结节,结节的周围有红晕,并且易剥离,将结节剪开后可见坏死的干酪样、轮层结构。肺脏组织充血水肿,失去弹性,切面有泡沫状的液体流出,表面还有纤维索性的坏死渗出物,表现粗糙不平,常与胸壁黏连。气囊膜浑浊呈去雾状,或者出现点状结节,气囊膜增厚,表面有炎性渗出物,气囊表面有大小不一、灰白色的结节,切面为同心轮状,较为严重的病例气囊内含有灰白色或者黄白色的炎性渗出物或者干酪样物质。肾脏肿大,呈现出花斑肾。有的病例还会出现肝脏肿大,颜色为土黄色,表面有灰白色的坏死结节,还有的病鸡气管和支气管中有黄色的炎性渗出物,可见少量的结节。

4、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的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方法有镜检法:即取病料制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交织成网状的有横隔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离培养法:无菌取病料直接接种在查氏琼脂培养基上,在26℃下倒置培养,在第三天可长出四周为放射性、白色绒毛样的菌落,4~5天后可见中央位置变为浅绿色至暗绿色,6天后菌落全为墨绿色。将培养物用棉蓝染色镜检可见分隔菌丝和分生孢子;人工感染:取培养物用生理盐水制成孢子悬液,取0.5 mL接种于健康雏鸡,在接种第二天发病。并表现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病理变化,5天后死亡。由此可诊断为曲霉菌病。

5、防治措施

加强蛋雏鸡日常的饲养管理,对鸡群进行系统化、综合的管理,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并定期使用消毒药剂进行消毒,以将病菌杀灭。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给鸡群提供新鲜、无霉变的饲料。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降低舍内的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换气的工作,勤换垫料。另外还要加强孵化环节的管理工作,做好消毒的工作,防止该病的传播。增加雏鸡的体质,可在鸡的饲料中添加预防性的药物,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如果鸡群发病,要对病鸡进行隔离饲养,以防止大面积的传播。停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提供新鲜的饲料。同时在饲料中拌入制霉菌素,用量为50万IU/kg,每天2次,连用3天。或者可以使用三苯甲眯唑,每100只雏鸡lg的用量,拌于饲料中使用,连用3~4天。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可适当的使用一些抗生素。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鸡则要进行淘汰。

鸡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草、饲料、谷物、养禽环境、动物体表等都可存在。霉菌孢子还可借助于空气流动而散播到较远的地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大量生长繁殖,污染环境,引起传染。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病,鸡、鸭、鹅、鸽、火鸡及多种鸟类(水禽、野鸟、动物园的观赏禽等)均有易感性,以幼禽易感性最高,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而在成年家禽常只是散发。出壳后的幼雏在进入被曲霉菌严重污染的育雏室或装入被污染的席篓或装雏器内而感染。48~72h后即可开始发病和死亡。4-9日龄是本病流行的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2~3周龄时基本停止。

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曲霉菌大量繁殖。引起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霉菌孢子被吸入经呼吸道而感染;发霉饲料亦可经消化道感染。

孵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霉菌孢子容易穿过蛋壳侵入而感染,使胚胎发生死亡,或者出壳后不久即出现病状,也可在孵化环境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养禽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和温度比较高,很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垫料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日温差大,通风换气不好,雏禽数量多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进发生。同样,孵化环境阴暗、潮湿、发霉,甚至孵化器发霉等,都可能使种蛋污染,引起胚胎感染,出现死亡,导致孵出不久的幼雏出现症状;或者,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使幼雏通过呼吸道吸入曲霉菌的孢子而感染发病。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2~7天,人工感染24h。1-20日龄雏鸡常呈急性经过,成年禽呈慢性经过。

雏鸡开始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不爱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闭目、嗜睡状,对外界反应淡漠,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喘气,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如将小鸡放于耳旁,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响,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咯咯声。少数病鸡,还从眼、鼻流出分泌物。后期,还可出现下痢病状。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昏睡死亡。病程在1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放养在户外的鸡只,对曲霉菌病的抵抗力很强,几乎可避免传染。

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作者在大群观察约5%左右。病鸡结膜潮红,眼睑肿大,通常是一侧眼的瞬膜下形成一绿豆大小的隆起,致使眼睑鼓起,用力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些鸡还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慢性多见于成年或青年鸡,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羽毛松乱、无光,喜呆立,逐渐消瘦、贫血,严重时呼吸困难,最后死亡。产蛋禽则产蛋减少,甚至停产,病程数周或数月。

预防措施

1、曲霉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并且可以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注射以及伤口等途径感染本病。预防曲霉菌病的发生应重在抓好预防,避免霉菌滋生。

(1)加强孵化厂的卫生管理。首先做好种蛋和孵化器的消毒,每立方米可用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以控制霉菌的危害;其次,做好环境和用具方面的消毒;最后,要加强孵化间和出雏间的通风换气。

(2)保持鸡舍内的干燥、卫生。尤其是加强鸡舍通风,可明显减少空气中的霉菌。要定期消毒,最好带鸡消毒,用0.1%-0.3%的过氧乙酸溶液带鸡喷雾消毒,每周最少消毒1-2次,可消灭鸡舍天棚、墙壁、地面、用具和空气中存在的曲霉菌,避免鸡经呼吸道感染。

2、在垫料管理上,禁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使用前需在太阳下暴晒,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的垫草,防止垫料发霉、发酵。

3、抓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饲料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库房要经常检查温、湿度,决不能用发霉的饲料喂鸡,保证喂鸡饲料新鲜。饮水器每天要清洗消毒1次,饮水中添加消毒剂饮水消毒。

治疗方案

1、淘汰病重鸡,对病雏隔离饲养,紧急清除潮湿霉变垫料,更换为干燥消毒过的稻草作为新垫料,用硫酸铜溶液对鸡舍以及场地进行喷洒消毒。

2、疾病暴发时,应用制霉菌素治疗本病,也可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果同时饮用硫酸铜溶液溶液,效果更显著,但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拌料要均匀,否则易发生中毒。制霉菌素拌料喂给,每天2次,连用2-3天。鸡渴欲增强,用水量大,可用1:10000的硫酸铜溶液代替饮水,让鸡自由饮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霉毒必治连用4-5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