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提高肉仔鸡成活率的饲养管理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提高肉仔鸡成活率的饲养管理措施

杨东萍 (辽宁职业学院 辽宁铁岭 112099)

1 合理控制温度

鸡雏在进舍后,温度一般为35~36℃,如果雏鸡进舍时较弱,可以升高1~2℃。对于刚刚实习的饲养员建议使用温度表来辅助掌握温度。刚进舍的雏鸡,以散开不聚堆为准,有少量的鸡只轻微的张开小嘴就可以。因为对于新环境还没有适应,第一天的鸡还是有些烦燥,喂料后会逐渐的稳定,这个时候观察,以鸡均匀的散开,伸颈趴伏在网面上,略有张嘴的是最佳温度。这个状态要保持到30天之后。如果鸡只开始聚集,说明温度下降,要立刻升温,但是要注意不要将温度很快的升上来,要有一个过程,温度忽高忽低最容易使雏鸡患病。温度高容易脱水,不愿意采食饲料,同时易患气囊炎。温度低容易感冒,且卵黄吸收不好,会严重影响成活率。

雏鸡每天需要的温度均不一样,理论上从第三天后每三天降一摄氏度。晚上的温度一般要比白天高1~2℃,一切以鸡为准。育雏时晚上需值班,一般两人轮换。对于实习生这点很重要,没有养过鸡,没烧过炉子,所以一下很难掌握好温度。理论上知道什么时间温度应该控制到多少摄氏度,但是实际生炉子时想要控制到合理的温度却很难。对于第一星期,一般要选用小块的煤,因为前期需要的温度高,小块煤升温快,到第二星期慢慢的选用大块煤。另外前几天一般30分钟就要加一次煤,且要保持炉子下面空气流通顺畅,不能嫌麻烦,要在鸡舍里勤观察,注意鸡群状态。慢慢的可以逐渐延长看炉子的时间,不要死记硬背理论上的温度,要以鸡群的状态为主。因为雏鸡强弱程度不一样,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两个人都按这个状态去管理,可以尽可能缩小温差,很多的温差就来自于两人加温不一致造成。

辽宁开原庆云堡镇地区郭某,在2011年10月8日进雏12 000只,有本人和另两名实习学生担任饲养员,在养殖过程进行第7天时,理论温度应给予34℃,但由于零点之后温度低,加之未能将炉子及时升温,导致舍内温度降至26℃,此时鸡群开始扎堆,喳喳起叫。在发现此状况后迅速升温至37℃,在温度一升一降过程中,已经给鸡的生长造成较坏的影响。在随后的第16天时,鸡群开始出现打蔫,呼噜,咳嗽,采食量下降,粪便呈细长条状,剖检为黄色干酪样物包裹心脏和肝脏,气囊有黄色干酪样物附着,腺胃乳头脱落。肌胃角质膜背侧有坏死,溃疡,死亡率渐渐上升。确诊为大肠杆菌、腺胃炎、气囊炎为一体的并发症。经过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对其进行了长达5天的有针对性的用药,鸡群有好转。采食量上升,粪便干爽有型,咳嗽呼噜声渐渐减少。由于前期温度忽高忽低,使得雏鸡自身抵抗力变弱,致使鸡雏一再患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精心的饲养和专业的技术指导,使鸡雏少发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可见温度对于肉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2 加强对湿度的管理

虽然湿度并不能表现的像温度那样直观,但忽视湿度同样会导致鸡患病。理论数据是前三天湿度在85%左右,4天后湿度75%,7天后湿度70%。第二星期后湿度65%,三星期后湿度在55%~60%之间。刚进鸡的时候,要做到人进去后有湿气扑脸的感觉,长时间在鸡舍里不会有很干的感觉为合格。对于这个问题,可采用在炉子上加个烧水的锅就来解决。7天做疫苗的时候若看到鸡的鼻孔没有灰尘,鸡精神状态较好就可以了。第二星期,适当的降低,地面不用喷水了。

3 注意通风的调节

从进雏第7天开始,就间断通风,通风的时候,温度适当的高一些(www.613935.com),打开天窗。打开进气口,保证让进来的风不直接吹到鸡身上。一点一点的延长通风换气的时间。这样从小就适应,到后期就不会那么容易患病。但是要切记,无论怎么换气,必须要掌握进来的空气不要直接吹到鸡身上,那样,鸡易患感冒。通风换气的标准就是在鸡舍内感觉不到有刺鼻的气味、有辣眼的感觉。如果能闻到有轻微的腥味,那么气味就是来自于鸡身上和正常的粪便。通风的时候不要使温度突然的下降。

辽宁开原庆云堡镇王某,在2012年3月9日进雏5 600只,由本人及另一位学生担任饲养员。在养殖进行第35天时,鸡群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多数鸡只打蔫,咳嗽,死亡率渐渐上升。剖检发现白色干酪样物包裹心脏和肝脏,胸气囊和腹气囊有黄色干酪样物附着,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气囊炎为一体的混合感染。经过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在排除一起发病原因后,一致认为是通风不良引发的病症。在这批鸡的养殖过程中,我们严重忽视了通风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保证了温度,却没有及时通风,这才使得鸡群大面积死亡,而后继发其他病症,大大降低了肉仔鸡的成活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可见通风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4 适宜的光照

在最初三天要保证光线强一点,从三天后开始弱光,这个弱光的标准就是晚上保证鸡可以自由采食。从三天开始到35天,每天自然黑天后,晚1~2小时再开灯,标准是开灯后,大部分的鸡都起来活动,采食饲料,饮水。35天后可以不用关闭灯了,达到育肥效果。关灯1~2个小时或3个小时的目的是让鸡有个集中的安静的休息环境。鸡也需要有个安静环境,另外一个就是让鸡不至于因突然的停电而炸群。

5 饮水和喂料

对于开食,我们选择在网连上铺垫纸,目的是让大部分的鸡都能集中的吃上料。如果有1/3的鸡都上去叨,就可以开食。同时补充5%的葡萄糖,不要加药,先补充鸡的体力,第二天加开口药,以后的饲料添加方法为少给勤加。

开口的水温不要过热,如果超过鸡舍温度,而鸡舍温度又低于鸡的需要温度,鸡就会出现洗澡的现象。针对于这一洗澡的现象,我们采用在水塔的下面垫半块砖头,这是因为砖头的高度正好到鸡的背侧,这样既不影响雏鸡饮水,又可避免出现洗澡的现象。

6 饲养密度要适宜

适宜的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均匀度高的重要条件。密度过高会影响采食,饮水和卫生管理,造成鸡舍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使雏鸡抵抗力下降,易发病,甚至引起啄羽,降低成活率。一般饲养密度为1周龄以内25~30羽/平方米,2~3周龄以内12~18羽/平方米,3~4周龄以内10~12羽/平方米。

7 重视带鸡消毒

为减少病源微生物数量,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坚持做好预防性带鸡消毒工作。育雏期带鸡消毒一般每星期2次,高效、毒性低的消毒剂,并要注意做好不同类型消毒剂的交替使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