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舍环境控制的地方 鸡舍环境管理的五个方面【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鸡舍环境控制的地方 鸡舍环境管理的五个方面

肉鸡的养殖环境对肉鸡的成活率、生产性能以及繁殖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肉鸡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光照以及饲养密度等,任何一个环境因素控制不到都会对内鸡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因此要做好鸡舍各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舍环境控制的地方 鸡舍环境管理的五个方面。

1、温度

因鸡天生没有汗腺,对温度的表现极为敏感,尤其是雏鸡,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如果温度过低会使雏鸡易患感冒、腹泻等疾病而导致死亡率升高,温度过高则易导致鸡群发生热应激,同样会对肉鸡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使生产性能下降,成活率降低。因此要做好鸡舍环境的温度调控工作。通常在育雏的前三天育雏室的温度要保持在32~33℃,第4~7天降低l℃,第一周末使温度保持在30℃,以后则每周降低2~3℃,最后保持在温度在21℃左右即可。在降温时要逐渐的进行,平稳降温,不可使温度突然降低,以免鸡群产生应激反应。如果雏鸡的体质较弱、体重较少或者室外的温度较低,以及在进行免疫接种等工作时则要适当的将舍温升高1~2℃。合理的掌握鸡群脱温的时间,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如果在脱温后外界的温度低于18℃,则要升温。

注意掌握鸡舍内温度是否适宜不能单纯的看温度计上的温度,也要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变化来确定。如果鸡群扎堆,靠近热源则说明舍温较低,如果鸡群分散,远离热源,饮水量增加,张嘴呼吸,则说明舍温过高,此时要根据鸡群的表现来调节鸡舍的温度。

2、相对湿度

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通常相对湿度对2周龄以内的雏鸡影响最大,在育雏的前三天一般保持舍内的相对湿度为70%左右,以后则可保持在65%~70%,待肉鸡生长到2周龄以后时可将相对湿度降低到so%~60%。相对湿度不适宜会使鸡群感到不适,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如果鸡舍内的相对湿度过高,会导致鸡感受到的温度较低,鸡群的采食量下降,还易导致垫草、垫料发生霉变,导致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增加了鸡群的患病几率。而如果相对湿度过低时,则易导致鸡群脱水,表现为身体虚弱、羽毛蓬乱,舍内过于干燥而使粉尘量过多,易导致肉鸡患呼吸道疾病。因此可在鸡舍内安装相对湿度测量的工具,根据测量的数值来适当的调整相对温度,当舍内相对湿度过低时可向地面洒水,或者喷雾的方法来增加湿度,在操作时要适当的提高舍温,以免鸡群受凉,并且要注意不可向垫料上洒水。当舍内相对湿度过高时,则可通过加强通风、减少用水量、更换垫料等方式来降低相对湿度。

3、通风

目前肉鸡养殖多为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密度较大,另外,鸡的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易导致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果鸡群长期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而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有效的改善鸡舍内的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给鸡群提供一个空气清新、舒适的养殖环境,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都很有帮助。在通风时要注意,处于育雏舍在通风前要适当的提高舍温以保持舍内温度恒定,避免鸡群受凉感冒。另外在通风时不可让风直吹鸡体,预防鸡群出现腹水症。在通风时还要根据舍外的温度来确定通风的力度。在寒冷的冬季也不可以忽略通风的重要性,可以选择在白天的中午时段进行通风,要避免贼风进入。夏季可在舍内安装一些通风装置,以增加空气的流通,起到良好的通风换气的效果。

4、光照

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影响非常大,良好的光照管理可以调节肉鸡骨骼、肌肉和羽毛的生长。因肉鸡的骨骼、肌肉和羽毛在7日龄后会快速的生长,并且这一阶段的代谢较为旺盛,但是此时心肺功能的发育并不完善,因此易发生猝死症,另外,骨骼的发育要晚于肌肉的生长速度,肉鸡也易患腿病,因此可以通过缩短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的方式来控制雏鸡的生长速度,使各项生长指标保持平衡稳定的发育,从而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质量。一般在育雏的前3天实施24 h光照,光强控制在30~60 Ix,让雏鸡充分的活动和采食,以后则随着雏鸡体重的增加而缩短,在体重为170g时光照时间为16~18 h,2~3周龄时为12~16 h,在4~5周龄时光照时间增加到18 h,5周龄后则逐渐的增加光照时间,一直到23 h为止,光照强度保持在5~10 lx即可。在增加和降低光照时间时要逐渐的进行,以免产生应激反应。

5、饲养密度

肉鸡养殖的饲养密度一般较大,但是也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舍内过于拥挤,排泄物增加,有害气体的浓度增加,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危害鸡群的健康。在控制时要根据肉鸡的日龄以及天气情况等来确定,一般1周龄以内的雏鸡的饲养密度为25~40只/rr12,2周龄为15~20只/m2.3周龄为10~15只/m2,4周龄以上则为10只/m2。另外,冬季为了保暖可适当的提高密度,夏季则要降低密度。

一、鸡舍场址的选择与鸡舍建设标准

鸡舍场址要求距离交通干道、村庄、厂矿、其他养殖场等1000m 以上,若距离交通干道不到1000m,须建围墙、绿化带加以隔离;地势要高燥,较平坦;不能选择窑厂、河滩、山涧等险地;当地水源充足,水质合格,新井要进行水质化验;架设三相四线低压电路,根据动力负荷配备1台发电机组;场区大小要与饲养规模适应,商品育成鸡场、蛋鸡场15只/m2,采用密闭式人工环境控制系统,负压纵向、横向通风结合,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符合鸡只生长需要。

二、温度控制

鸡舍内温度控制重点在育雏期的供温、夏季炎热气候下的降温和冬季保温与排风之间的平衡。鸡是恒温动物,所需要的适宜温度随鸡龄的不同而变化,在雏鸡阶段,育雏温度要达到35℃,随后出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对于产蛋鸡,最适宜的稳定在20℃左右。在夏季高温时,调整鸡只的日粮结构,加强鸡舍温度的调节,如改进鸡舍的遮阳、通风和隔热设计,可安装电风扇、水帘等降温设备,鸡舍周围种植绿色蔬菜,增加饮水量等。而在冬季低温时,可用水、汽和电等集中供暖,如热风炉、水暖炉或电暖器,保温伞等供暖设备。

三、湿度控制

动物最适宜的湿度是50%~70%,低湿降低鸡只抵抗力,高湿往往造成热应激或中暑,甚至死亡。夏季湿度主要受外界空气湿度和水帘使用管理的影响,通过水帘的间断启动和湿度过大后水帘的停用,可调节舍内湿度。冬季主要因为鸡舍通风较少使舍内水分不能排出,应注意鸡舍通风,当湿度超过80%时,需加强通风,并向鸡舍地面撒生石灰。

四、有害气体的控制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有的是由于鸡本身存在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为外界气温等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有害气体是造成鸡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对有害气体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清除有害气体源。鸡粪是有害气体的重要来源,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鸡舍卫生环境的处理,合理设计清粪排水系统,及时清理粪尿,最大限度地缩短粪尿在鸡舍内的积蓄时间,这是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的基本方法。②生物化学及中草药除臭。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EM制剂(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拌料饲喂、溶于水饮用或喷洒鸡舍,除臭效果显著。③吸附及排除有害气体。利用沸石、丝兰提取物、木炭、活性炭和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用网袋装入木炭悬挂在鸡舍内或在地面撒一些活性炭、生石灰等对消除有害气体有一定好处。

五、对场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和管理

生态养殖、绿色生产是确保鸡群养殖成效的关键,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消毒,可采用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等。以保持鸡舍及其场地周围环境清洁。每周用消毒液对鸡舍消毒1次。做到周周消毒,天天清扫,以减少舍内空气尘埃的浓度,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以防疫病传播。加强场区周围绿化,以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降低温度10%~20%,减轻热辐射80%;减少细菌含量22%~79%,除尘35%~67%,除臭 50%,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含量25%;还有防风、防噪的作用。应进行场界林带、场区隔离林带、场内外道路两旁林带、遮荫林和藤蔓植物花草等绿化。降低噪声,在鸡舍内,尽量降低管理诸环节产生的噪声,采取噪声相对较小的生产工艺,让鸡在安静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