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雏鸡日常饲养管理的要点【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雏鸡日常饲养管理的要点

陈浩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 123000)

1 雏鸡的生理特点

鸡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的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10日龄以前。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差,但生长速度又很快。抗病能力差,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感染疾病。胆小易受惊吓。雏鸡自卫能力差。

2 饲喂

1周龄内的雏鸡,因为觅食能力差,不宜用饲料槽或饲料桶,笼养的可用附带的浅盘,平养的可在地面铺上若干块塑料布或边高2厘米、直径在60~80厘米的浅竹篾盘,让雏鸡自由采食,这样大、小、强、弱的雏鸡都有进食和食饱的机会,1周龄后可改用浅槽,或继续采用竹篾浅盘,仍为自由采食方式,直至整个育雏期结束。1月龄以内的小鸡每天从早晨6时至晚上10时,每隔4小时喂1次,晚上要点灯,让雏鸡采食。雏鸡饲料要求新鲜,品质良好,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采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雏鸡料中应含粗蛋白质20%~22%,代谢能11.72~11.92兆焦/千克。

雏鸡的投喂量,以本地鸡为例,1日龄雏鸡每只每天喂量为3克,20日龄前的雏鸡每只每天喂料量的计算方法是日龄加2,如16日龄的雏鸡的日喂料量为18克。21~29日龄基本与日龄数相仿,如25日龄时约食25克。30~60日龄为每增加10日龄减3克,如40日龄为37克。其他品种的鸡可在此基础上略为增加,每次喂料要防止过饱,用手摸嗉囊感到既鼓起来又不发胀,有松软感为宜。

3 密度控制

密度不仅关系雏鸡在平面上活动、饮水和采食,而且关系到舍内气体的污染和交换、地面的污染程度与啄食癖、应激等问题。各个生长阶段雏鸡的舍饲密度以多大为合理,这要看品种、育雏方式、季节而合理安排。密度过小时浪费地方,浪费保温电力,设备费成本提高;密度过大时活动范围小,常互相践踏,食睡不舒服,弱雏争食不到,出现较多的落后鸡,或引发啄癖等。另外,密度大,雏鸡排出粪便多,鸡舍内二氧化碳量增高,造成湿度过大,由于空气污浊,影响雏鸡生长速度和群体均匀度。因此,定期调整鸡只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每群雏鸡以不超过3 000只为宜,最好在1 000~1 500只左右。在大批量育雏时,可在大育雏室内分成若干个育雏栏。

随着日龄的增大,要调整相应的饲养密度,以网上育雏为例,第1~7天,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5~55只,第8~14天,每平方米30~40只,第15~21天,每平方米20~30只,第22天到育雏期结束每平方米为20只左右。(www.613935.com)地面平养时密度要小些,多层笼养的可略加大密度。密度调节可结合护围调节来进行。

4 光照控制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照明时间的长短对采食量有较大影响,因而间接影响生长。通常1~3日龄的雏鸡应以连续24小时的照明(15~30勒克司),使其熟悉环境,会采食和饮水。用育雏笼养的雏鸡须在0~7日龄24小时照明,而后采用11~15小时的恒定光照法(至6周龄)或间断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对开放式鸡舍以自然日长加上午夜2小时照明。断续光照法须在不采用自然光照时才实行。雏鸡以30分钟明比150分钟暗的3小时一个周期组最好。断续照明和限食一样,必须有足够的食槽长度及饮水位置,以免影响采食量和饮水。明期少于30分钟的断续照明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水平。

5 雏鸡免疫

鸡群的免疫可分为个体免疫和群体免疫。个体免疫的优点是每只鸡都能接受足够量的疫苗,产生可靠的免疫力,其缺点是鸡易发生应激反应。群体免疫的优点是省力、省时间,对鸡群影响小,缺点是免疫效果不均,个别或少数鸡可能接种的疫苗量不够,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免疫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各有侧重。首次免疫时,不管进行什么种类的疫苗进行免疫,都应该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确保免疫的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一致。二次免疫及以后的免疫可以用群体免疫的方法进行,但应注意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来确定,雏鸡群生长发育健康时,可采用群体免疫,而当鸡群受到细菌、病毒感染,抗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影响,应注意给雏鸡补充营养、维生素,免疫时采取个体免疫的方式,以确保免疫的确切、有效、均匀。养鸡生产中,只有做好雏鸡的免疫接种工作,并结合实施综合防疫措施,就能使鸡群健康地生长发育,为以后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