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马海峰1,王庆涛2

(1.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塔岭动物卫生监督所116400;2.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塔岭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116400)

鸡马立克氏病也称为鸡麻痹症,属于世界性常见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2月龄以上的鸡群感染发病的情况较多。鸡群如果未进行免疫或者是免疫失败,给饲养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

1 传播途径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强毒株如果存在于鸡只的内脏、皮肤和肌肉中会引起肿瘤;弱毒株可引起外周围和性腺的病变;毒力特别强的毒珠可使接种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鸡群受不到保护;自然弱毒株感染的鸡群不见肉眼可见病变,但是对于鸡马立克氏病具有免疫保护效果。该病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在鸡群中进行流行传播,空气、病鸡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带毒的种蛋都可以对该病进行传播,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是蚊子、虱子、螨虫等吸血昆虫等。大龄鸡群对于该病的易感性比较低,母鸡的易感性不如公鸡的易感性强。

2. 临床症状

鸡马立克氏病主要分为神经型、皮肤型、眼型和内脏型共4种类型。神经型患鸡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1肢或2肢不全麻痹,走路摇晃,并且1条腿向前伸另1条腿向后伸,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见患鸡彻底不能行走而蹲伏在地面。侵害鸡只的颈部神经时导致头部下垂或呈歪脖的状态。如果侵害患鸡的臂神经时,会导致其翅膀下垂。若侵害鸡只的迷走神经可见其嗉囊麻痹,呼吸受阻。皮肤型患鸡病灶由淋巴样细胞形成的结节,大腿部、颈部、躯干背面粗大羽毛的毛囊增大,形成瘤状物。当眼球的虹膜受到侵害时,病鸡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或斑点状,以至变为弥漫性的灰白色,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只有针头大小,病鸡可能失明。内脏型常侵害幼龄鸡,病鸡出现单个或多个淋巴性肿瘤灶,可发生在卵巢、肝脏、心脏、肺脏、脾脏、肾脏、胰脏、肠系膜、肠壁、骨骼肌等处。根据病鸡的特征性麻痹症、消瘦、病理变化,进行综合性诊断。确诊可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养殖网:www.novmv.com/]。

3 综合防治

尽量避免鸡群受到应激刺激,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应该在其出壳后的24小时内进行,免疫接种用的疫苗稀释后要在1小时内用完,免疫后的雏鸡会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如果增加蚀斑数鸡群的免疫效果会更佳。立刻淘汰鸡群中的马立克氏病患鸡,对其进行焚烧深埋的处理措施,以彻底消灭传染源。马立克氏病的最易感鸡群为雏鸡,所以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应该在育雏阶段,而且要与成年鸡隔离饲养。每年对鸡舍、设备、笼具等都是定时的采取彻底消毒措施,按时进行药物驱虫、驱虱程序。鸡群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并且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引进种鸡或者是在买进种蛋时,坚决不要在马立克氏病流行的鸡场进行购买,购买回的种蛋必须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隔离饲养种鸡,一旦在鸡群中发现病鸡最好采取全群淘汰的制度。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孵化场的卫生与育雏鸡舍的消毒措施是应注意的重点方面,避免雏鸡发生早期感染的情况。强化饲养场的饲养管理措施,改善鸡群的生活环境,尽量保证鸡只的抵抗力得到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始终贯彻自繁自养的制度,饲养场在购入鸡苗的同时要避免病毒的带入。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不同日龄的鸡只要饲养在不同的鸡舍中。减少鸡群受到应激因素的刺激,预防鸡群发生免疫抑制的疾病,保证鸡群不受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的感染。如今我国主要是采用进口疫苗和国内生产的疫苗给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如果在鸡群中发现马立克氏病患鸡,要立即对其进行扑杀并且采取深埋的处理措施,用“消毒王”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喷洒消毒,用3%的烧碱液喷洒消毒鸡舍的地面,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的用量应该适当的增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 03%的强力霉素粉,防止继发感染。

鸡舍环境要尽量保持清洁卫生,鸡场内凹凸不平、易积水藏污的坑洼应该尽快的填平,排水排污沟渠要及时进行疏通并且将污水和污物清除干净,防止鸡群误饮。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对鸡舍墙壁、地面以及整个饲养场地采用3%烧碱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鸡群的饲料中营养成分应适当的提高,并且适当的添加硒,对于鸡群抵抗肿瘤疾病的能力具有提升效果。饲养户在选购鸡苗时,雏鸡的马立克氏病免疫注射工作必须做好,二次免疫应该在雏鸡的12~13日龄进行,以保证鸡群的整体免疫水平。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避免新选购的鸡苗自身带有的病毒一同带进原鸡舍。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日龄不同的鸡群分开饲养。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