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地方特色鸡种象洞鸡 象洞鸡的养殖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地方特色鸡种象洞鸡 象洞鸡的养殖技术

象洞鸡是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的地方特色品种,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耐粗饲、体型清秀,肉质细嫩、肉味芳香、肉色白色等特点;主要特征表现在鸡冠为单冠分叉,颌下无肉垂,而有发达的放射状胡须,嘴、脚、皮肤都呈黄色。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地方特色鸡种象洞鸡 象洞鸡的养殖技术

1.jpg

1、品种特征

象洞鸡公鸡羽毛金黄色,颈羽、肩羽、复翼羽、背羽及鞍羽具有金红色泽,尾羽与主翼羽间有黑色羽毛。母鸡毛色呈土黄色或麻花色,尾羽与主翼羽间有黑色羽毛。雏鸡绒毛呈黄色或灰黄色。象洞鸡肉色为白色,皮肤浅黄色,胫、爪、喙均为黄色。

象洞鸡公鸡长羽翅,2月龄的小公鸡,除头、颈部有毛外,全身几乎光秃无毛、发红,成年公鸡尾羽不发达,甚至没有镰羽。体型大,骨骼粗壮,头粗大,肩背宽,胸宽深,身躯较短,腹部深且后方突出明显。母鸡长羽比公鸡早,2月龄小母鸡在头、颈、翅、尾、腿部已着生部分羽毛。母鸡体型比公鸡小,胸腹宽深,腹部向下后方突出,显得很丰满。

2、生产性能

象洞鸡开产为6~7月龄,公、母比例为1∶(10~12)的条件下,种蛋受精率为83%,受精蛋孵化率80%。300日龄平均蛋重48克,500日龄平均蛋重52克,年产蛋量80~120枚,有较强的就巢性,一般一次就巢5~15天。

象洞鸡原产于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是一个优良的肉用鸡品种。象洞鸡具有耐粗饲,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特点,不仅适合在福建本省养殖,也非常适合在我国温暖的华南地区饲养,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同样可以进行规模化养殖。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象洞鸡的特征特性;养殖场的选址和建造;雏鸡的饲养管理;青年鸡的饲养管理;商品鸡的饲养管理;种鸡的饲养管理;人工孵化和疾病防治等象洞鸡养殖技术方面的知识。

象洞鸡养殖技术

象洞鸡属肉用型鸡种,原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象洞乡,广泛分布于武平县、上杭县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梅县松源镇等地。2010年1月15日,象洞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象洞鸡母鸡

象洞乡地处武平县东南部,东与上杭县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接壤。象洞乡四面群山怀抱,形成一个平底锅状的开阔盆地。海拔1000多米的七峰山是全乡最高峰,主要河流象洞溪自北向南流经腹地注入广东梅江水系,气候属山高林密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至18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18℃至19℃,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冬暖夏凉。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甘薯等,传统的经济作物有甘蔗、大豆、花生、茶叶等,果树有桃、李、柿子、枇杷、柚子等。

象洞鸡蛋

象洞鸡体躯丰满,胸宽身短,骨骼粗壮,鸡脚较长。公鸡全身羽毛呈棕红色或金黄色,单冠三叉,颔下无肉垂而长有放射状胡须,嘴、脚、皮肤都呈金黄色,故又称“三黄胡须鸡”。母鸡有黄、土黄、褐花斑和黑花斑四种毛色,个体只有公鸡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公鸡饲养半年可达2斤,成年公鸡体重4至6斤。母鸡6至7月龄体重3斤半至5斤时开产,年产蛋70至120枚,蛋重48克,蛋壳淡赤褐色。母鸡会抱窝,自然孵化鸡苗。

象洞鸡雏

各种饲养方式下,象洞鸡饲养成活率都很高,育雏成活率90%,育成期成活率95%。自然环境中放牧150至180天后上市,屠体丰满,皮薄肉嫩,色白香滑。当地素有饲养阉鸡的习惯,将90日龄的小公鸡以人工摘除睾丸的方法进行阉割,通常放牧喂养三个多月后上市。象洞鸡成年阉公鸡俗称节鸡、厥鸡,7至8斤,重者可达10斤以上,肉质更为适口。育成的阉鸡或开产前小母鸡半净膛屠宰率86%,全净膛屠宰率67%,胸、腿、肌分别占全净膛重的16%和23%。

象洞鸡成年公鸡头部

象洞鸡养殖历史悠久,过去当地交通闭塞,盛产的稻谷主要靠人工运到广东蕉岭、梅县等地出售换取各种生活用品。群众节庆时宰杀阉鸡庆贺,还会攀比大鸡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种鸡选育。象洞鸡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觅食力强、耐粗饲,合群性好,散养笼养均可,但生长缓慢。武平、长汀两县相邻,象洞鸡与河田鸡的鸡冠相似,但研究人员对象洞鸡与河田鸡的细胞核分析表明,象洞鸡是一个有别于河田鸡的种。而广东惠州市惠阳胡须鸡颔下也长有“胡须”,估计这三个鸡种之间应该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关新闻:象洞鸡正式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目前,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武平县的象洞鸡正式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将列入名录。本次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的全国43个遗传资源中,象洞鸡是福建省唯一的一个畜禽遗传资源,也是武平县历史上首个获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审定、鉴定的品种。

象洞鸡是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的地方特色品种,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耐粗饲、体型清秀,肉质细嫩、肉味芳香、肉色白色等特点;主要特征表现在鸡冠为单冠分叉,颌下无肉垂,而有发达的放射状胡须,嘴、脚、皮肤都呈黄色。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武平县政府和专业部门就对象洞鸡进行了重点研究、保护,武平县畜牧水产局坚持不懈地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象洞鸡进行地方品种的选育和申报工作,得到了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局、质监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注。2007年,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专家来武平对象洞鸡进行了地方资源品种技术参数的测定,同时武平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有关专家和当地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和技术资料采集、整理,并向国家申报。今年4月中旬,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象洞鸡遗传资源进行了现场考察、鉴定,现又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最后审定、鉴定。

象洞鸡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是当地人民长期艰辛培育的结晶,也是各级政府重视和业务部门、专业人员长期辛勤工作的成果。这一成果为象洞鸡在当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提高其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经济价值、品牌价值,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