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

于春玲

(辽宁省铁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20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波罗病、鸡腔上囊炎或鸡传染性囊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法氏囊肿大、花斑肾及肌肉出血等为主要病症。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20日,铁岭县某养鸡场饲养的1300只35日龄肉雏鸡,突然大群发病,部分鸡迅速死亡,3天后病死鸡只数量达到高峰,继而开始下降,8天后不再出现死亡病例。经过统计分析,本次疫情共造成975只雏鸡发病,其中死亡病例为237只,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达到75%和24.3%。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表现为怕冷集堆,拥挤于一隅。发病雏鸡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羽毛蓬乱,共济失调。继而,发病鸡只体温迅速升高,高者可达43℃,排出白色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严重污染,部分鸡只嗉囊充满气体或积有黄绿色液体,口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重症者脱水严重,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濒死前发病鸡只体温下降,趾、爪干燥,眼窝凹陷,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耐过鸡只表现为贫血消瘦,生长迟缓。整个病程持续约5~7天,呈现一过性的特点。

3 病理变化

对35只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可见尸体出现严重脱水。腺胃乳头呈点状或环状出血,肌胃和腺胃的交界处有大量出血点,甚至出现出血带。肠内容物呈现白色水样。肾脏肿大,呈现花斑肾。法氏囊肿大、充血、出血,呈现紫葡萄状,外面被黄色透明的胶胨样物质包裹。胸肌和腿肌有条状或斑状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检验。无菌采取病死雏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主要脏器及法氏囊的病变组织,分别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镜检,视野中均未发现有诊断意义的致病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鲜血琼脂、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三糖铁琼脂及SS琼脂等培养基上,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每间隔12h观察1次,观察48h,在各种培养基上,均未出现致病菌菌落的生长。

琼脂扩散免疫试验。取法氏囊的病变组织,分别剪碎、研磨,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5~10倍悬浮液,反复冻融3次,3000r/min,离心10min,取其上清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标准阳性血清做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置 37℃温箱培养,每间隔12h观察1次,于试验后36h发现,在抗体、抗原孔之间出现一条白色沉淀线,且与标准阳性对照沉淀线相连。据此可以判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脂扩散试验结果为阳性。

依据上述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等多种方法的诊断,可以确诊,该群雏鸡所患疫病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 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注射液,3~7周龄雏鸡,按0.4mL/羽,进行肌肉注射,成鸡适当增加剂量,成鸡为0.6mL/羽,注射1次即可,治疗效果显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注射液,按1mL/kg·w,进行肌肉注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丙酸睾丸酮,3~7周龄的雏鸡5mL/羽,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只注射1次,即可取得显著疗效。速效管囊散,按0.2g/kg·w,将速效管囊散混于饲料中或直接口服,服药后8h即可见效,接连饲喂3天,可取得较高的治愈率。

盐酸吗啉胍和板蓝根冲剂:按0.8g(每片0.1g)盐酸吗啉胍,拌料1kg,板蓝根冲剂15g,溶于饮水中,供半日饮用,以上用量为20~25羽鸡一日量,3天为1个疗程,治疗作用较为明显。

6 综合预防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本病疫源地引进鸡只,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科学合理地配比日粮营养。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种鸡群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2次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佐剂灭活苗,以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传给子代,使雏鸡获得较整齐和水平较高的母源抗体,以确保雏鸡在2~3周龄内得到较好的保护。雏鸡应于12~15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次,24~30日龄再用中等偏强毒力的疫苗饮水免疫1次,该病流行或曾经流行地区雏鸡还应于7~10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组织灭活苗整群加强免疫1次。

应立即封锁鸡舍,带鸡消毒,养殖环境、人员、用具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每天上、下午应各严格消毒1次,连续3天以上。发病鸡群和受威胁鸡群早期采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有有显著疗效,雏鸡一般按0.5~1mL/羽,育成鸡、成年鸡1~2mL/羽,肌肉注射1~2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