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鸡养殖环境需要控制的几个方面【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鸡养殖环境需要控制的几个方面

目前肉鸡养殖的难度越来越大,常出现不能正常出栏或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使得养殖户、养殖场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现对肉鸡养殖过程中环境需要控制的几个方面加以简单介绍,具体来了解一下:

1、温度

温度对肉鸡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雏鸡来说,因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所以在育雏阶段更应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育雏前三天的温度较高,应保持在32-33℃,以后则以每天降低1℃的幅度来降低舍温,直到舍温达到21℃左右即可。注意降温时一定要平稳过渡,以免温度骤降引起肉鸡发生应激反应。如果遇到阴雨天、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或者在免疫接种的期间,可适当的将舍温升高1-2℃。雏鸡的脱温时间要根据外界的环境温度来确定,并且在脱温后,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到18℃时必须要加温。在养殖生产中,舍温的确定可根据温度计上数值来确定,但是还要结合肉鸡的实际形为表现和健康状况来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合适。通常环境温度适宜时雏鸡的分布均匀,呼吸平和,饮食和饮水正常,睡眠安静;温度过高时,鸡群则表现为远离热源,张嘴呼吸,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此时应适当的降低舍温;温度过低时鸡群则表现为向热源靠近,出现扎堆取暖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的将其驱散,会增加雏鸡压死的数量,此时要立即升高鸡舍的温度,确保环境温度适宜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增重。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对肉鸡的影响虽然较其他环境因素小,但是也不可忽略。如果环境相对湿度较大,则舍内过于潮湿,会使鸡感受到的温度较低,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会导致肉鸡感到更为寒冷,从而导致鸡的采食量下降,营养摄入量不足,而高温环境下,则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另外,舍内过于潮湿还易使垫料污染,导致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滋生与繁殖,从而导致鸡群发病;如果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则舍内干燥,易导致舍内粉尘过量,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还易导致鸡群脱水、羽毛的生长缓慢、体质虚弱等。通常肉鸡舍的相对湿度要根据肉鸡的不同日龄来确定,1-10日龄舍内相对湿度为65%-70%,11-30日龄保持在65%,随着鸡的生长发育,在2周龄以后则可保持在60%左右。对于鸡舍内相对湿度的控制方法,要参照测量数值来进行调整,如果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向地面洒水、喷雾的方式来提高舍内的湿度,但是严禁直接向垫料上撒水;如果湿度过大,则要加强饮水管理,防止发生漏水的现象,同时增加舍内通风换气的力度,勤换垫料。

3、光照

光照对于肉鸡骨骼的发育以及羽毛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科学合理的时间和光照强度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因肉鸡在7日龄后骨骼、肌肉以及羽毛的生长速度迅速,并且新陈代谢旺盛,这就使得肉鸡一直处于应激的状态,因此时肉鸡的各项功能发育的还不完善,跟不上快速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因此易发生猝死和腹水症,另外,骨骼的发育要比肌肉的生长速度慢,易导致肉鸡发生腿病。所以可以通过调整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方法来控制肉鸡的生长速度,从而使肉鸡的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的发育更趋于平衡,以达到提高肉鸡成活率,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在育雏的前两天要实施24h光照,光照强度为30-60lx,目的是让雏鸡多采食和活动,随着肉鸡的生长发育光照时间要逐渐的缩短,当体重达到170g后,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6-18h,2-3周龄时光照时间为12-16h,4-5周龄时光照时间则要增加到18h,5周龄后则每天增加th,直至增加到23h为止,光照强度则保持在5-10lx。在管理方面要注意舍内的光照设备要分布均匀,功率不易过大,以不超过60W为宜,如果是网上平养则灯泡的距离鸡体高度为2m左右,灯距3m左右。

4、通风换气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控制舍内的温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通风换气更为重要。鸡舍的通风量要根据肉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增加,目的是给肉鸡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的环境,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在育雏期以及寒冷天气通风时要先将舍温提高,这样通风可以保证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不易使鸡受凉、感冒。另外,通风时不可让冷空气直吹鸡体,同时还要防止贼风进入。如果天气较为炎热,通风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则要在舍内安装通风换气的装置,进行强制通风,以增加空气的流通速度。

5、饲养密度

肉鸡养殖的饲养密度要适宜,如果密度过大,易导致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不利于散热和排湿,还易导致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病原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影响肉鸡的健康。如果饲养密度过小,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要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阶段、养殖季节、设备条件、饲养管理水平来合理调整鸡群的饲养密度。

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

一、温度控制

温度适宜是饲养好肉用仔鸡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温度的适宜,雏鸡体质健壮,长的快,饲料利用率高,成活率高;温度太高,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量过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雏鸡卵黄吸收不好,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增加饲料消耗量,降低饲料报酬,胸、腿病发生率明显增高。

供温标准:第一、二天33--35℃,以后每天降低0.5℃左右。

育雏第一周应严格掌握一年四季温度变化,保持舍内相对恒温特别重要。温度每周降低3℃左右,每周初采用上限温度。第五周后温度 21℃时最适宜,可获得最佳料肉比,最低不能少于16℃。每日温度上下波动1--2℃范围,可刺激鸡只多采食。 应注意的问题:

1、养育商品肉鸡时,至少需要利用鸡舍的一半空间进行育雏,在鸡群尚未显得过分拥挤前允许其于整栋鸡舍内活动。一般而言,利用部分鸡舍育雏的时间不应超过三周。通常鸡群活动空间越大,其生产性能越佳。来雏前1--2天就应开始预温。

2、若采用供暖风系统育雏,鸡只不可能在较冷或较热时接近或远离热源,因而舍内温度必须适宜。

3、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尽最大努力保持温度均衡,防止温差太大。

4、使用炉子、地炉、保温伞供温时要注意安全,防烟、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

5、使用保温伞育雏时,最好使用护围,确保雏鸡不离开舒适的区域。育雏护围应为30--45厘米高,并距育雏伞外缘60--150cm放置。保温伞距地面的高度应为30--50cm。

6、市售温度计有很多不准,应注意校正。温度计应悬挂在与鸡背等高处,并注意不可靠近或远离热源。

7、测定温度时还应根据鸡群和天气情况,注意“看雏使温”,以鸡群感到舒适为最佳标准,鸡群吃料,饮水正常,精神良好,分布均匀, 睡眠安静,无不快叫声,说明温度适宜;温度过高则鸡远离热源,卧地,张口喘气、伸颈展翅、频频饮水;温度过低,鸡扎堆,吱吱鸣叫;若雏鸡偏于一隅,则有可能是温度不适,或有贼风存在。

8、冬季供温设施必须充足和完好,并注意天气预报,以提前采取措施;炎热天气注意防暑降温。

二、湿度控制

环境湿度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着鸡只正常的生长发育,育雏最初十天重点要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5%最适宜,必要时可少量洒水或在炉上添置水盆。以后相对湿度应小些,保持在55--65%即可,视舍内扬尘情况调节。

1、高温低湿时,鸡体内水份散失增多,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脚趾干燥,易患呼吸道病,可向地面洒水或在火炉上烧水蒸发来解决,尤其火炉育雏更应注意垫料的湿度。

2、低温高湿时,雏鸡易患感冒和肠胃病,可提高鸡舍内温度,增加通风量,可换垫料来解决。

3、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应加强通风换气。

总的来说,相对湿度大于75%和小于40%时,对鸡只生长会表现出很大的危害作用,鸡舍内应安装湿度表,经常监测湿度。 饲养过程中降低湿度的方法:

(1)、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湿气。

(2)、加强饮水管理,防止漏水。

(3)、每天按时清除粪便,保持地面垫料干燥、疏松、不结块。

(4)、冬季要保持舍内恒温,尤其是夜间保温,防止低温高湿。

(5)、采用垫料平养法,要经常翻动垫料,清除结块,必要时更新部分垫料

三、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指适当地排除舍内污浊空气,换进外界新鲜空气,并借此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在肉鸡非常重要。

1、当今肉鸡生长速度极快,

在每平方面积上又饲养较多的鸡,这使得通风换气更显得十分重要。鸡舍内通风主要起到下列几个重要作用:

(1)排除多余的热量和湿度。

(2)提供充分的氧气,同时排除有害气体(VH3,CO2等)。

(3)减少舍内尘埃,提高空气质量。

(4)增加房舍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如通风换气达到上述目的,则会提高肉用仔鸡的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并减少舍内污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2、氨气浓度是表示舍内换气是否良好的主要标志,

舍内氨气含量不应超过20ppm,以不刺眼、刺鼻为宜。持续高浓度的氨气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症,同时继发其它疾病,生长缓慢不均匀,死亡率增高。

3、通风系统:

随着鸡只生长,温度、湿度和气候的变化,通风量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最常用的通风系统有:

(1)使用侧墙卷帘的自然通风。

(2)侧墙卷帘结合使用风机的自然通风。

(3)使用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保证必要的空气流动(使用风扇把空气吹入鸡舍,使空气在舍内流动或排出鸡舍)。

(4)环境控制鸡舍通风系统,采用数量有限的进气口和排风扇使舍内产生负压。

4、不同季节通风目的和措施:

(1)热季节通风

目的:控制热量积聚,保持鸡只舒适。 下列措施可达到此目的:

● 降低鸡群饲养密度。

● 使用隔热屋顶(5厘米厚的绝热屋可有效地阻挡阳光的辐射作用)。

● 杜绝鸡舍的裂隙和洞穴产生“空气漏洞”,以减少贼风产生并尽可能保持舍内温度。

(2)尽可能使新鲜空气从最高位置(靠近幕帘的顶部)进入鸡舍内部,以便使其在接触到鸡体之前与舍内较暖和的空气混合。

(3)在鸡舍风机上安装定时装置,使其每隔5分钟运转30秒钟以保证鸡只不断获得新鲜空气。

(4)提高舍内湿度2--3℃后再行通风,可防止寒冷应激。

鸡舍所需的通风量可根据换气量(完全交换舍内气体所需时间)或根据鸡群规模(鸡只数目乘以鸡只平均体重)来计算 。

6、通风要点:

(1)第1、2周龄时可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但需防止冷空气直接吹袭到雏鸡身上。

(2)第3周龄开始要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4周龄以后以通风为主,特别是夏季,通风可增加舍内氧气量,降低舍温,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速度。

(3)在冬季可利用中午时间通风换气。舍内氨气浓度过大,要先提高舍温,再打开风机通风。

(4)夏季炎热季节必要时可向屋顶或鸡群喷水,以防肉鸡中暑。

(5)掌握好准确的换气量,调节定时器进行通风控制鸡舍所需的通风量可根据换气量(完全交换舍内气体所需时间)或根据鸡群规模(鸡只数目乘以鸡只平均体重)来计算 。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