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鸡鸡腿病的致病原因及预防冶疗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鸡鸡腿病的致病原因及预防冶疗方法

目前,随着肉鸡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肉鸡腿病发生率日趋严重,腿病是影响肉鸡正常运动能力的腿部疾病,表现为腿无力,骨骼变形且关节囊肿等,造成跛行、瘫痪,严重影响运动和采食,制约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效益。该病发病率约为2%~5%,成为制约肉鸡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肉鸡腿病是复杂的多因子疾病,能引起鸡腿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传染性疾病、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

1 遗传因素

Asmundsan等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肉鸡软骨营养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状,而大鸡发生的软骨营养障碍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的。许多学者培养出了腿病发生率高和低的品系,进而肯定了腿病的遗传本质。腿病可能与一种主要的性连锁隐性基因有关。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仔公鸡腿病的发生率为46%,鸡腿病多发生于3~8周龄的肉鸡,说明该病的发生与年龄、品种有一定的关系。

2 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肉鸡腿病

2.1 神经型马立克氏病 常见于3~4月龄的鸡。其临床表现是,由于病毒侵害坐骨神经丛,常引起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或全麻痹,最常见的特殊姿势是一腿伸向前而另一腿伸向后的"大劈叉”姿势。剖检时,主要表现在腹腔神经丛、坐骨神经丛、臂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比正常的粗2~3倍,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肿,横纹消失。

2.2 新城疫 近年来,各地流行的多是非典型的鸡新城疫,病鸡呈精神委顿、步态不稳,一肢或两肢的跛腿或麻痹。产蛋鸡仅见部分鸡张口呼吸、拉稀、产蛋率下降,在觅食或受惊时个别鸡出现颈扭转等神经症状,鸡群有零星死亡。

2.3 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腱鞘炎) 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肉鸡。病鸡跛行,患肢不能伸张,不敢负重。检查时可见跗关节肿胀,关节上方触之有波动感,切开后有少量黄色浆液性渗出物。

2.4 传染性滑膜炎 本病又称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以4~12周龄鸡最易感染。病鸡常呈现关节肿大、跛行、喜卧不起。病变多发于跗关节和趾踵部(脚垫)。跗关节红肿、变大、变形,行走呈"八字步”,甚至不能行走。切开跗关节、翼和脚垫肿胀部时,于腱鞘的滑液囊内可见有黄色奶油样渗出物。

2.5 禽脑脊髓炎 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鸡,以出现运动失调和震颤为主要特征。病鸡步态异常,严重时两肢瘫痪,躺卧不起,两肢向一侧伸展,直到死亡。

2.6 禽霍乱 在慢性型病鸡,当病原菌侵入关节,可引起关节肿胀和化脓,因而出现跛行。临诊常能看到有的病鸡鸡冠和肉髯肿胀、苍白,有的呼吸道症状明显,鼻腔肿大,鼻流黏液。

2.7 葡萄球菌病 是一种多病型传染病,多因外伤而感染,病鸡关节肿大,有热痛感,跛行,不能站立,喜伏卧。切开肿胀部,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内有浆液乃至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的病例,关节的炎症可从邻近的骨骺部扩展引起骨髓炎,股骨头部肿大,疏松脆弱,极易发生骨折。

2.8 禽结核 病鸡沉郁,体重明显减轻,当骨骼受病菌侵害时表现一侧性跛行,走路时呈一种特殊跳跃式步态,关节内结核可引起瘫痪。

2.9 包涵体性肺炎 鸡羽毛松乱,患鸡冠白、贫血,肝黄色易脆,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大腿骨骨髓呈淡粉红色或黄色,胸肌、腿肌、皮下组织及内脏组织发生广泛性出血。

2.10 细菌性关节炎 特点是腿部及关节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导致患鸡跛行,蹲下不愿行动。引起本病的病因有葡萄球菌感染、弯曲杆菌肝炎病、大肠杆菌感染、沙门氏杆菌感染、链球菌病和禽霍乱等。

2.11 寄生虫病 卡氏白细胞虫病只发生于鸡,1~3日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贫血,冠苍白,排黄绿色稀粪,行走困难,运动失调,两肢轻瘫,发育迟缓。鸡膝螨虫通常寄生于鸡胫部和足等羽毛部(nczfj.com),虫体可钻入皮肤,隧道在小腿部鳞片下方。因其寄生引起发炎,胫上起鳞状屑,接着皮肤增生而变粗糙,裂缝发痒,病变部渗出液干涸而形成灰白色痂皮,呈"石灰脚”,导致行动困难,甚至发展成关节炎,趾骨坏死。

3 日粮因素引起的腿病

3.1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研究证明,高能量和蛋白日粮促进了雏鸡的快速生长,提高了饲料转化率,然而腿病发生率明显提高。当使用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门质)很高的饲料喂鸡时,尿酸盐大量沉积于关节,形成关节型痛风,这是由于代谢障碍而产生的腿病。

3.2 日粮钙、磷含量及钙磷比例 日粮中合适的钙、磷、有效磷等水平及其比例对肉鸡的腿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肉鸡对钙、磷需要量最多,也容易发生钙、磷缺乏症,致鸡患软骨症,骨质疏松脆软,脚麻痹,站立困难,常常侧卧等。日粮中虽有足量的Ca、P供应,但如果长期比例不当,生长鸡也会表现两腿无力,走路不稳,跛行,重者侧卧不起,两腿叉呈"八”字,剖检股骨易折,股骨柔软易弯曲,骨骺生长板增宽,嘴喙变软如橡皮,龙骨呈"S”形,肋骨与脊柱结合处呈串球状肿大。腿病的发病率随着日粮中钙和有效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3.3 日粮电解质平衡研究证明,雏鸡腿病的发生率随日粮中负离子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日粮中的正离子(K+、Na+、Mg2+)的含量,可减少腿病的发生率。日粮中HC03~过多时,由于血液碱储升高,腿病的发生率降低,当日粮中氯化铵含量增加时,会导致代谢酸中毒,腿病的发生率升高。

3.4 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含量 与肉鸡腿病有关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锰、铜、锌、镍和硒等。当肉鸡缺锰时,引起胫关节粗大。胫骨远端和趾骨近端扭转或弯曲,最后从腓肠腱滑脱,行走困难;锌缺乏时,病鸡表现两腿软弱,运动失调,长骨短粗,跗关节肿大,腿脚皮肤鳞片状,重者发生坏死性皮炎;铜的作用主要在于含铜金属酶羟赖氨酸氧化酶为胶原分子进行共价交联形成原纤维所必需,饲喂缺铜日粮时,在2~4周龄出现跛行症状,骨骼变脆易折,骨骼处的软骨增厚,再现运动失调,痉挛性麻痹等症状。硒和维生素E缺乏往往同时发生,缺硒能使维生素E的吸收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引起雏鸡脑软化、两腿痉挛、麻痹、共济失调。

3.5 维生素的含量 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症状也叫骨软症、佝偻病,是由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其症状与钙、磷缺乏完全一样。维生素E缺乏时,病雏由于发生脑软化,常表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挛缩,两腿麻痹,倒地侧卧,腿外伸,一侧性角弓反张,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行走不便,最后不能站立。维生素B1缺乏引起鸡多发性神经炎和外周神经麻痹,患鸡厌食,腿软无力,步伐不稳,趾向内蜷曲,刚开始患鸡扬头高抬脚行走,随病情发展,跗关节着地移动,身体屈曲腿上重者两肢瘫痪,卧地不起,两腿伸直,头向后呈"观星”姿态。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是病鸡的趾爪向内蜷曲,两肢瘫痪,行走困难,生长缓慢,腿部肌肉萎缩并松弛,皮肤干而粗糙。剖检时见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明显肿胀与松软,坐骨神经肿胀可超过正常的4~5倍。胆碱缺乏可引起骨短粗病,跗关节增大,脚弯向旁边而产生滑腱症。烟酸缺乏能引起青年鸡的飞节肿胀、腿骨弯曲,但很少发生跟腱滑脱。胆碱缺乏的最初症状是飞节肿大,其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随后骨变短粗,关节软骨移位,跟腱从踝交上滑脱。泛酸和叶酸缺乏也是软骨营养不良的致病因素,均表现骨短粗症。骨短粗症是生物素缺乏的一个特征性症状,与锰缺乏的症状相似。

3.6 抗营养因子 用富含单宁的高粱喂鸡,鸡发生腿弯曲与关节肿胀;用含抗胰蛋白酶因子和脲酶活性高的豆饼饲喂肉鸡,腿病发生率高。用含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高的菜子饼饲喂肉鸡,肉鸡腿变形发生率增高。

3.7 霉菌毒素 目前全世界饲料谷物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比例高达25%以上。在中国,对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了采样,调查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结果发现检测的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www.613935.com),、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而由多种饲料原料配制的全价料将会大大增加全价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在污染最为严重的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三种毒素中,玉米赤霉烯酮严重影响维生素D3的代谢,造成肉用雏鸡的胫软骨发育不良而引起跛脚。如果上述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则影响将更加严重。

4 引起肉鸡腿病的管理因素

4.1 外伤机械性骨折、扭伤引起的炎症。

4.2 温度和空气质量 环境高温会促使笼养肉鸡骨骼强度减弱和变形。鸡舍内寒冷、湿度大、垫料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特别是缺少氧气的环境,可诱发鸡的腿病。一氧化碳、氨气、福尔马林等中毒,也会引起腿病。

4.3 光照 肉鸡饲养光照不宜使用连续光照,间歇光照(1小时光照,2小时黑暗)时的腿病发生率比连续光照低得多;渐增光照(开始6小时光照,逐步增至23小时光照)比常规光照(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腿病发生少。同时高强度光照可刺激胫骨生长盘的发育,促进生长盘的关闭,减少腿病发生率。

4.4 中毒 痢特灵中毒病鸡表现兴奋不安,不断尖叫,头后仰,展翅飞奔,无目的运动,最后全身高度震颤抑制而死;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拉沙里菌素防治球虫病时,可引起踮脚行走和进行性腿无力,共济失调和麻痹;红霉毒.与任一种抗球虫药合用时,会引起腿无力和麻痹;使用优素精如超量、拌料不均或与支原净同用均可引起中毒,群体症状表现食欲废绝,卧地不起,颈腿伸展,两腿瘫痪,腿向外侧伸展;庆大霉素中毒可引起腿型痛风;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时,患鸡表现颈部肌肉麻痹,头颈软弱无力,向前伸头,翅腿麻痹,行动困难。

5 肉鸡腿病的防治措施

随着肉鸡养殖水平的提高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中含有鸡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单一营养因素的缺乏可能性不大,但在生产实践中肉鸡腿病时有发生。综上所述,鸡腿病病因是十分复杂的,与多种因素有关、在营养方面,不仅只限于简单的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而且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不平衡或饲料中存在抗营养因子或霉菌毒素,都可能是引起肉鸡腿病的常见原因。因此,在诊断肉鸡腿病时,不可轻易下结论,而应对鸡群的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饲料(营养因素)、品种(遗传)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进行疾病检查,对腿病的症状和病变,对全身各脏器、组织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病原学、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做好肉鸡腿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5.1 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 满足肉鸡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电解质平衡。减少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同时不使用霉变原料,保证饲料不发生霉变。

5.2 分段控制营养 在饲养前期(3~4周龄)保证鸡长好骨架,防止体脂积蓄。为此,要加强运动,增强肉鸡体质,控制饲料中的代谢能量水平,或根据需要限量饲养,并定期抽杏体重。及时调整日粮。肉鸡4~5周龄后加速育肥,以增加肉的嫩度。

5.3 创造适宜的环境 鸡舍要经常保持通风、卫生、干躁,垫料要松散、防潮,定期更换。饲养的密度要适宜,鸡3~4周龄后每平方米不超过10只。采用勤添少喂的方式投料,以增加鸡啄食和运动的时间。在转群、疫苗接种时应尽可能地少捕捉鸡只,以减少应激。

5.4 搞好疾病预防 部分细菌和病毒感染也会诱发肉鸡的腿部疾病,所以必须做好疫苗接种和预防工作。对患鸡要及早隔离,精心管理。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