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高产蛋鸡瘫痪的病因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高产蛋鸡瘫痪的病因及防治

朱鸽凤 (江苏省兴化市钓鱼畜牧兽医站 225761)

近几年高密度旱养蛋鸭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发展较快,相对原来低密度放养不仅增加养殖规模,减少了劳动强度及饲养管理难度,而且提升了养殖效益。但是高密度旱养的蛋鸭常常会出现瘫痪现象,特别在春夏(每年的4~7月)高温潮湿季节更易发生。

本病一般在产蛋高峰期多发,最早在开产1~2个月内就出现瘫痪现象,多在后半夜或凌晨产蛋的时候发生,死亡率不高,但经济损失较大。

1 发病原因

鸭群密度过大,鸭舍通风不良,场地潮湿,垫料不及时更换,饲料配比不当可引起发病。感染疾病,如新城疫、鸭瘟、流感、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霍乱、肠炎及寄生虫等可引起病鸭发病。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特别是维生素、矿物元素缺乏或添加比例失衡等,如缺乏硫胺素呈“观星”姿势,常卧地,缺乏出现核黄素缺乏出现脚趾向内弯曲,育成鸭腿呈现“O”形,行走时两脚交叉,蹒跚,左右摇摆,晚期伸腿伏卧。维生素A缺乏时,鸭出现流泪、干眼、失明、伏卧。维生素D3缺乏时,鸭生长阻滞,严重的骨软、腿软,行走时明显吃力,常蹲卧。钙、磷缺乏或失调引起腿软弱,不愿站立,常伏卧。锰缺乏会形成骨短粗症,跟腱常从髁滑出,伏卧不起。

饲养管理不善,如光照太强、时间过长,乱用抗生素药和消毒药等,也能影响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均而发病等。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个别蛋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丧失,腿软不能站立,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糊状稀粪。个别病鸭有单腿或双腿后伸姿势,若将瘫痪鸭移至室外或隔离饲养,经一定时间后,部分鸭不治而愈,严重者因不能站立,衰竭而死,有时蛋卡在泄殖腔内不能产出。

3 剖检病变

剖检瘫痪、病死鸭发现胸骨弯曲或变软,肺水肿,肝脆、易烂,呈暗红色,脾、肾充血,卵巢滤泡发育正常,但表面时有出血点,输卵管黏膜水肿,泄殖腔发炎,内有白色或黄绿色粪便。

4 防治措施

对已经瘫痪的蛋鸭采取抗菌消炎和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治疗措施(www.613935.com)。对未发病的蛋鸭要注意营养均衡,防止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4.1 尽早进行治疗

发现瘫痪鸭时应采取措施对症治疗,及时饲喂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性疾病,也可以用中草药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拌料饲喂直至康复为止。

4.2 注意营养均衡

因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瘫痪,要对瘫痪鸭进行隔离,防止因饥饿、脱水致死或因不能游泳而淹死。鸭脚血管努张时可采用针刺鸭掌放血方法,再配合人工喂料喂水,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应改变饲料配方,注意营养平衡,要根据蛋鸭产蛋期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具体情况,即时调整日粮中钙、磷比例,添加维生素A和D3,若饲料中钙多磷少则在饮水中添加0.1%磷酸二氢钠,若饲料中钙少磷多则可在饮水中添加1%~2%的碳酸氢钠。

开产后应补充适量的骨粉或贝壳粉,当产蛋率超过5%时,要及时更换蛋鸭饲料配方,必要时还要适当补充蛋白质,以确保蛋鸭旺产。条件不具备或养殖技术较差的可使用配合饲料,不用养殖户自己配制的营养不全的饲料或单一的稻谷等粮食喂养。

4.3 做好免疫接种

产蛋前要做好鸭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疫苗、鸭瘟、禽霍乱等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如鸭感染鸭瘟则会出现身体衰弱,脚麻痹,行动困难,严重时常卧地不起,或两翅扑地而行。细菌病零星发生时早期要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病鸭继发感染和腹泻。

4.4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鸭舍通风换气,垫草要勤换,保持干燥。鸭舍和运动场太潮湿或浸水过久容易引起瘫痪,做好鸭舍环境卫生和消毒,料槽、水槽要定期清洗、消毒,并及时清除粪便,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调整光照时间,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青绿饲料。对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尽可能地使其在室外运动,防止鸭群被传染或不能饮水和采食,踩踏致死。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