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由于笼养蛋鸡营养代谢障碍而引起的骨骼疾病。本病几乎在所有的笼养蛋鸡产蛋鸡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尤其是夏季笼养高产蛋鸡非常容易发生,往往转群入茏经过几星期,进入产蛋高峰时发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疏松、骨质结构低劣,会导致机体瘫痪,甚至出现死亡,导致鸡蛋破损率提高,产蛋量减少,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

饲料因素。饲料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会导致鸡体内钙的含量不足而导致该病的发生。维生素D不足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可促使该病发生。在更换饲料时没有使用过渡料,而是过早的使用蛋鸡料,从而导致钙的摄入量过高。另外,钙、磷的比例不适宜,如钙过高会导致甲状旁腺机能障碍,使机体不能正常的调节钙、磷的代谢,导致蛋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则需要动用骨骼中的钙,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因素。笼养蛋鸡的活动空间小,运动量不足,导致蛋鸡的体质较弱,还易导致腿部肌肉和骨骼发育不良,从而产生疲劳症;当蛋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应激反应,如高温、噪声、不合理的光照和突然的换料等会使生理机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该病;初产母鸡开产过早,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会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较差,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缺氧等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加大了蛋鸡患该病的几率。

2、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鸡往往突然发生死亡,当初开产的蛋鸡产蛋率达到40%~60%时死亡数最多,通常最急性病例在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表现为鸡的健康状态及产蛋性能良好,但是在第二天早上可见笼内有死亡的蛋鸡,并且越高产的蛋鸡死亡率越高。病死鸡常出现泄殖腔突出这一典型症状。

急性病鸡表现为长期产蛋后无法站立,常侧卧于笼内,严重时会发生瘫痪与骨折。病鸡的产蛋量、蛋壳的质量和蛋的品质无变化。发病初期病鸡的精神状态良好,在后期则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生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如及时加强饲养管理,大多数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慢性型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张口呼吸,腹泻,羽毛蓬乱,发热。鸡冠发些,皮肤发红。病鸡会瘫痪,无法站立。这一类型主要发生在产蛋日龄较长的蛋鸡,蛋壳的质量下降,变薄、粗糙、强度差、破损率增加,并且产蛋量会明显的下降,病鸡的反应变得迟钝,最后会因不能采食和饮水而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死亡时会出现慢死亡的现象,死亡时尾部颤抖,两腿后伸,颈地、翅和腿软弱无力。如果及时的采取措施可以很快的恢复。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大多可见蛋鸡有憋蛋的表现,腺胃发生糜烂、溃疡,腺胃壁变薄,严重者会发生穿孔,腺胃的乳头会流出黄褐色的液体;肠道发生病变,肠道内出血,肠黏膜发生脱落,肠内容物为灰白色或者黑褐色;肝脏肿大、发黄、淤血,表现有出血斑;肺淤血,有时表面有出血点;心脏扩张;腹部的脂肪有出现点;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充血、水肿,其中有未排出的硬壳蛋滞留在输卵管的泄殖腔前。

4、防治措施

预防。首先要合理的搭配日粮,对于初开产的母鸡要加强饲养,使得性成熟与体成熟达到同步,在育成青年母鸡快达到性成熟时,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不能忽略对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补充,注意钙、磷的比例,在补充时要注意日粮中骨粉的质量和数量。通常,为了产蛋需求,在开产前的2~4周,钙的饲喂量应为2%~3%,在产蛋高峰期对钙的需求较高,应提高到3.5%,磷为0.9%,另外日粮中还要添加多种维生素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在蛋鸡的产蛋率达到1%时,要及时的使用产蛋鸡饲料,但是要注意在更换产蛋料时不可一次性的完全更换,要逐渐进行,以免蛋鸡发生换料应激,同时也可以避免刚开产的母鸡钙的摄入量过高,影响吸收。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调控饲养密度,及时的分群饲养,并且上笼的时间不宜过早。做好蛋鸡夏季防暑降温的工作,给鸡饮用清凉的饮用,可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的发生。鸡舍内要加强通风换风,控制好舍内的温度,保证蛋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上笼产蛋前最好实行散养的方式,让其有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蛋鸡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要排除一切引起应激的不良因素。

治疗。如果发现病鸡要及时将病鸡从笼内挑出,进行平地单独饲养,保证病鸡正常的饮水和采食,一般可在1周内自行康复。对于钙含量低的鸡群,要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万IU的维生素D,2~3周可将鸡群的血钙调整到正常水平,可有效的减少发病率,但是见效后不可以立即停止治疗,要持续补充1个月。如果病鸡出现肠炎或者输卵管炎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可在每只鸡的饮水中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2万IU。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

概述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症是青年母鸡的一种营养紊乱性骨骼疾病。随着饲料业提高了蛋鸡饲料中钙的水平,如今本病的发生率与30年前相比降低了许多,但本病所造成的蛋鸡死淘率在总死淘率中占的比例还很高。

发病特点

本病多在炎热的夏季发生,高产蛋鸡在产蛋上升期至高峰期(140~210日龄)发病,产蛋高峰过后不再出现,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

发病时鸡群表现正常,采食、饮水、产蛋、精神都无明显异常变化,在晚上关灯时也无病鸡,而在早晨喂料时发现有死鸡,或有病鸡瘫在笼子里,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舍外,自行产出1枚蛋或人工助产后便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

症状

病鸡表现颈、翅、腿软弱无力,任人摆布,站立困难。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蛋清水样。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异常。鸡易骨折,胸骨软、变形。死鸡的口内常有粘液,常伴有脱水、体重下降。

病理变化

肺脏充血、水肿。心肌松弛。腺胃黏膜糜烂、柔软、变薄,腺胃乳头平坦,几乎消失,腺胃乳头内可挤出红褐色液体,有时腺胃壁(多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现穿孔。卵泡有出血斑。输卵管黏膜干燥,常在子宫部有一硬壳蛋。肝脏有浅黄白色条纹,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容物淡黄色,较稀,肠黏膜大量脱落。泄殖腔黏膜出血。

发病原因

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该病的直接原因。

钙的添加不及时。饲料中钙的添加太晚,已经开产的鸡体的钙不能满足产蛋的需要,导致机体缺钙而发病。

蛋鸡料用的太早。由于过高的钙影响甲状旁腺的机能,使其不能正常调节钙、磷代谢,导致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鸡群也会发病。而适时用过度料的鸡群发病少。

钙、磷比例不当。由于蛋鸡对钙、磷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吸收的,当钙、磷比例失当,也不能充分吸收,影响钙往骨骼的沉积。

维生素D添加不足。产蛋鸡缺乏维生素D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液中钙、磷浓度下降,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使成骨作用发生障碍,造成钙盐再溶解而发生鸡瘫痪。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就是有充足的钙,鸡也不能充分吸收。

鸣群性成熟过早。由于鸡群开产过早,初产时鸡的生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

缺乏运动。如育雏、育成期笼养或上笼早、笼内密度过大、鸡的运动不足等,导致鸡的体质较弱而易发该病。

光照不足和应激反应。由于缺乏光照,使鸡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减少,从而发生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另外,高温、严寒、疾病、噪声、不合理的用药、光照和饲料突然改变等应激均能造成生理机能障碍,也常引起鸡群发病。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减少而饲料中钙水平未相应增加,也会导致发病。

还有某些寄生虫病、中毒病、管理的原因以及遗传因素也能导致发病 。

预防措施 加强管理

鸡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上笼不可过早,一般在100天左右上笼较宜。

在炎热的天气,给鸡饮用凉水,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做好鸡舍内的通风降温工作。

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及时采取措施。

按照鸡龄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星期开始使用预产料 。

加强营养

保证全价营养,使育成鸡性成熟时达到最佳的体重和体况。笼养高产蛋鸡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要低于3.5%,并保证适宜的钙、磷比例,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2 000国际单位以上。平时要做好血钙的监测,当发现产软壳蛋时就应做血钙的检验。

治疗措施 发现病鸡,及时从笼中取出,放在地面单独饲养,补充骨粒或粗颗粒碳酸钙,让鸡自由采食,病鸡1星期内即可康复。对于血钙低的同群鸡,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粗颗粒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经过2~3星期,鸡群的血钙就可以上升到正常水平。而粗颗粒碳酸钙和维生素D3的补充需要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天左右才能康复,个别病情严重的瘫痪病鸡可能会死亡。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