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鸡免疫抑制的危害、病因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鸡免疫抑制的危害、病因与防治方法

卢斯亮1,孙敬2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16;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1 危害

免疫失败。例如,肉鸡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等,在感染初期,鸡体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内存在免疫抑制性病毒,并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骨髓、胸腺或者法氏囊等器官组织发生萎缩,功能减弱,造成机体对各种疫苗只能够产生较弱的免疫应答或者没有产生任何反应,促使部分疫苗失去作用。目前,大部分养殖场都存在鸡群接种疫苗后出现非常严重的应激反应,反而容易出现结接种哪种疫苗就引起何种疾病,增加治疗难度。其中法氏囊疫苗产生的应激反应通常要大于新城疫疫苗,导致部分商品肉鸡规模化养殖地区通常停止免疫接种法氏囊疫苗,而通过使用药物和卵黄抗体来预防该病的发生,从而导致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

常在病原引起继发感染。肉鸡发生免疫抑制病会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机体更容易感染外界病原,导致存在于环境中部分常在病原非常容易引起发病。

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只要肉鸡发生免疫抑制疾病,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特别是同时发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疾病,几乎可导致机体完全失去抵抗力。另外,发病鸡群往往会表现出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因此鸡群处于发病中后期,一般会表现出某些比较容易发生的条件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且使用药物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或者形成只要使用药物就会好转,而停止用药就复发的现象。

2.病因分析

药物因素。肉鸡在临床上由于使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生物类制剂、化学药物,都会引起免疫抑制。化学药物中主要有四大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即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环磷酰胺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某些抗生素。尤其是在肉鸡养殖中,养殖户为避免发生细菌性感染,长期使用各种抗菌素,其中如链霉素、青霉素等抗菌素,如果长时间饲喂或者大剂量使用,就有可能引起免疫抑制。

营养不良因素。缺乏营养导致的免疫抑制可能与抗体水平、细胞免疫、补体活性、噬细胞活性以及细胞因子的形成等有关。机体发生营养不良既可能是由于饲料营养不合理而导致,也可能是进一步继发引起其他疾病而导致。一般来说,营养不良通常会对传染病具有密切影响,但对于不同传染病会造成明显不同的影响程度。例如,营养不良会明显影响腹泻、呼吸道病的发病程度,但只会对病毒性脑炎产生非常小的影响。

霉菌毒素因素。对于规模化养鸡场,饲喂的饲料中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霉菌毒素,这既可能是由于搭配饲料的原料中含有,如使用的玉米或者豆饼存在程度不同的发霉,也可能是在加工之后的储藏过程中污染或者产生霉菌。

传染性因子因素。规模化肉鸡养殖业中,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是传染性因子,其相比于原发性免疫抑制以及其他继发性免疫抑制更容易发生。通常任何能够导致隐性感染的病毒或者细菌在促使机体出现发热以及其他特异性病症时,都可能会伴发免疫功能减弱。另外,部分病毒会呈现出持续性亚临床感染的现象,有时就会引起免疫抑制。

3主要表现

肉鸡发生免疫抑制后主要会导致免疫应答能力减弱,机体无法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且疫苗通过呼吸道接种时会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容易出现一些列呼吸道症状。另外,病鸡对外界病原非常敏感,即使是弱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病原都能够导致比较严重的病状,如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容易发生且症状严重。病鸡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大小不同,羽毛蓬松杂乱,有些还会形成“僵鸡”,特别是幼雏最为严重。个别病鸡还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有少量鸡发生死亡。

4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肉鸡生产过程中,要根据鸡群实际的生长和生产情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机体获取足够的蛋白质用于产生抗体等,防止机体缺乏营养或者发生慢性营养消耗性疾病,使其具有正常的免疫反应。如果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或者发生应激时,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硒的用量。控制饲养环境良好,为鸡群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确保通风良好,饲养密度适宜,防止积聚过多的有害气体,避免损害上呼吸道黏膜,抑制继发感染病毒和细菌。

正确接种疫苗。防止接种疫苗而传播疾病,要求选择使用品质优良高质量、安全可靠且具有高免疫效力的疫苗,也可选择使用SPF鸡胚生产的疫苗。另外,鸡场还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尤其是在免疫接种法氏囊疫苗和新城疫疫苗要更加注意。此外,鸡群接种疫苗后还要注意加强监测,掌握免疫效果。尤其是种群进行免疫时,主要是为确保其后代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从而使其在较小日龄阶段得到被动保护,避免在早期就发生免疫抑制,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疾病的发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