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刘泳超

(黑龙江省尚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尚志1506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12-01

作者简介:刘泳超(1984 -),男,黑龙江尚志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方面工作。

1 流行情况

鸡异刺线虫呈白色的细线状,虫体大小中等,头端生有3个唇,背唇上生有1对乳突,两亚腹唇分别生有1个化感器、1个单乳突和1个双乳突。病鸡体内的虫卵能够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如果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经过7~12天就能够发育变成包含2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即如果鸡只食入被这种虫卵污染的饮水或者饲料,虫卵会在小肠内继续孵化变成第二期幼虫,而幼虫会移动到盲肠,并寄生到盲肠壁深处,经过第二次蜕皮会发育成为第三期幼虫,其在盲肠腔内会再进行2次蜕皮发育成为第四期、第五期幼虫,接着会发育成为成虫,通常整个发育过程需要经过大约24~30天,之后就能够开始产卵。异刺线虫的虫卵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够在阴湿的土壤中存活长达9个月,但如果环境比较干燥且能够充分照射阳光则虫卵快速发生死亡。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饲养的肉鸡体内发现主要是异刺线虫、小异刺线虫、短尾异刺线虫、颜氏异刺线虫、短刺同刺线虫、印度异刺线虫、贝拉异刺线虫及南方异刺线虫。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感染,尤其是采取地面散养的肉鸡容易食入虫卵或含有虫卵的中间宿主,导致该病经常发生。一般成年肉鸡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虫体发病后很少会发生死亡,但往往会成为主要的传染源,且对幼龄肉鸡造成较大影响。该病主要是由于健康鸡只食入的饮水或者饲料中污染有感染性虫卵而引起。另外,该病还可由健康鸡只食入寄生有感染性虫卵的蚯蚓,由于虫体能够长时间在蚯蚓体内存活,且保持较强的感染力,引起感染。

2 临床症状

幼鸡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出现下痢和贫血,鸡冠呈苍白色,体质明显消瘦,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雏鸡感染该病后表现生长发育缓慢,体质消瘦,如果症状严重时甚至还会因机体过于衰弱而造成死亡。成年种鸡感染该病后往往会导致产蛋量明显下降,或者完全停止产蛋[养殖网:www.novmv.com/]。

3 剖检变化

对多只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病变基本相同。主要是盲肠发生病变,可见一侧或者两侧盲肠充气样膨大,肠壁明显变薄,且比较透明,甚至能够透过肠管壁清晰看到寄生在该处的异刺线虫不断蠕动,部分患病公鸡甚至也有虫体寄生在直肠处,但在其余肠管、嗦囊、腺胃、肌胃处基本都不存在虫体。嗦囊萎缩,囊壁较薄,里面没有任何食物,肌胃中往往有几颗砂粒,而其他脏器则无明显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粪便虫卵检查: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等量的甘油和水,进行充分混合,接着用牙签挑取少量的鸡只新鲜粪便放人其中,充分混合,将可能存在的较大粪渣除去,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检查,能够看到存在大量的虫卵,呈灰褐色的椭圆形,大小在( 60~80)um×(30~40)um,且具有较厚的卵壳,疑似为异刺线虫的虫卵。

虫体检查:载玻片上按照以上方法放置线虫,直接放在显微镜下检查,清楚看到虫体食道发达,虫体尾部尖细,并有2根长度不等的交合刺。雌虫比雄虫大,且雌虫体内存在大量虫卵,从而确诊。

5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鸡立即隔离,对圈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扫,及时清除舍内和运动场中的粪便,并集中堆积发酵,且要定期使用3%氢氧化钠溶液对圈舍和运动场消毒。发现病鸡立即进行驱虫,可选择使用硫化二苯胺,患病雏鸡每千克体重0. 3~0. 5g,患病成年鸡每千克体重0.5~1.Og,可与少量饲料混饲或添加在面粉团中投服,最好连续服用2次。另外,病鸡也可喂服驱蛔灵、丙硫咪唑、左噻咪唑进行驱虫,每千克体重0. 20~0. 25g驱蛔灵或lOmg丙硫咪唑、15~20mg左噻咪唑。

日常预防:成年鸡和雏鸡分开饲养,同时按强弱分群饲养。饲槽即水槽等使用工具最好6天进行1次消毒,一般可采取沸水消毒。每隔一段时间要铲起运动场上的表土进行堆积发酵,并铺垫新土,确保鸡舍卫生良好,每天清除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彻底杀灭虫卵。如果肉食以蚯蚓为饲料,则必须煮熟才能用于饲喂,避免蚯蚓体内寄生的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导致发病感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运动场地必须确保排水性能良好。

加强饲养管理:如果肉鸡日粮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玉米、糠麸以及少量的豆粕,由于含有不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通常会造成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弱,从而感染该病后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明显提高。因此,要尽量选择全价配合饲料饲喂肉鸡,且要根据生长阶段不同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机体抵抗力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