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弧菌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鸡弧菌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治

赵 清

(黑龙江省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2400)

鸡弧菌性肝炎是由一种弯曲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以肝脏肿大、充血、坏死为特征。该病病原为弯曲杆菌,其主要存在于病鸡的肝脏和胆汁中,该病原对土霉素和甲硝唑较为敏感。

1 临床症状

本病无特征性症状,发病较慢,病程较长,病鸡精神不振,进行性消瘦,鸡冠萎缩苍白、干燥、下痢,产蛋鸡表现为产蛋率下降,或不能达到高峰,有时会伴随有轻微呼吸道症状。肉鸡一般多表现为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此病一般最高死亡率在15%左右,如果发现要及时治疗,死亡率还会控制在2%以内。一旦发生本病,尤其是在应激后会出现急性死亡。

2. 剖检症状

慢性病死鸡体型瘦小或发育不良,病死鸡剖检可见肝破裂,有少量淤血块或血液凝固不全。大部分病死鸡都会在肝脏出现明显的病变:肝肿大,质脆易碎,表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淤血包裹或出血点,肝脏颜色变淡。有的病死鸡还会出现脾脏肿大,表面有星状出血细纹,或伴有肠壁变薄、出血等一些肠道病变,产蛋鸡还会出现卵泡呈菜花样[养殖网:www.novmv.com/]。

3 中医辨证

主要病机为毒邪内侵或湿热内蕴导致机体气滞血瘀所致。毒邪内侵,则肝阳上亢,导致肝气郁结,相火旺盛,火热之邪,迫血妄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瘀,而相火亢盛,迫血妄行,气不行则血只能外溢,从而导致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淤血斑或淤血点。热邪久蕴,则郁蒸腐化,导致肝脏局部坏死。湿热内蕴,脾失健运,导致气滞血瘀,水液内停,病延久日,则会引起肝脏肿大,质地易碎。

4 发病机理

从组织病理学分析,该病菌会使整个肠道黏膜细胞和肝细胞破坏,使肠固有层充血,单核细胞浸润。肝细胞大量的坏死堆积,形成坏死灶,以及血管损伤,形成肝破裂、出血。目前该病发生很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比较敏感的药物有土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

中医病机为肝经湿热或毒邪蕴结于肝所致。肝者主藏血、疏泄、肝火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肝失藏血,破血外溢,故见急性肝破裂、出血,角弓反张。湿热内蕴,蒸腐痰湿,久积成结,故见坏死灶。肝失藏血,则脾虚弱,脾虚则运化失司,气滞血瘀,痰凝生结,故见脾脏坏死、消化不良。治疗此病应以清热除湿、调肝健脾、活血化瘀、行气破结为主。常用中药:茵陈、龙胆草、钩藤、栀子、决明子、柴胡、枳壳、川楝子、陈皮、苍术等。

5 治疗措施

毒邪内侵者以龙胆泻肝散加减,以泻肝胆实火、清三焦之火为主。龙胆泻肝散:龙胆草90g,黄岑90g,栀子90g,生地黄90g,当归70g,泽泻120g,车前子90g。川木通90g,柴胡60g,生甘草60g。方解:龙胆草大苦大寒,专入肝胆经,泻火除湿故为主药;黄岑、栀子苦寒泻火,清热燥湿,黄芩泻实火,除湿热,利胸中气,栀子泻三焦火邪于下,以助龙胆草泻火燥湿为辅药。泽泻、车前子、木桶能引湿热从小肠或膀胱以导之,达到佐主药清利湿热之功效,故为佐药。然肝为藏血之脏,肝火旺盛,易伤阴血,故用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以柔肝,亦为佐药。柴胡舒畅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经,甘草之甘能缓肝急,调和诸药,故甘草、柴胡共为使药。加减:火毒旺盛者,加黄连、金银花。脾胃虚弱者,加白术、厚朴;肺有实热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用法用量:粉末,按每只成鸡1~2g,每天1次,集中1次拌料饲喂,或水煎熬,连煎2次,药汁混合后集中1次饮用,连用5天。

湿热内蕴者以茵陈蒿散加减,以清利湿热、疏肝健脾为主。茵陈蒿散加方:茵陈蒿150g,白术100g,栀子75g,大黄50g,枳壳100g,川楝子70g,柴胡70g,陈皮100g,甘草80g等。方解:茵陈蒿清肝胆湿热,利水湿,白术归脾胃经,可健脾益气,除湿利尿,共为主药。栀子清泻三焦湿热,故为辅药;川楝子疏肝理气,泻肝胆之热从小便排出,大黄使淤热从大便而解,枳壳配白术以清升浊降,健脾开胃,行气除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利水,疏肝散精,行气清热共为辅药。柴胡清热泻火,引药归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用法用量:粉末,按每只成鸡1~2g,每天1次,集中1次拌料饲喂。或水煎熬,连煎2次,药汁混合后集中1次饮用。连用5天。西药方案及用量:对本病比较敏感的药物为甲硝唑、地美硝唑、土霉素等。甲硝唑鸡每千克体重10~30mg,每天1次,土霉素每千克饲料0.2~0.5g,同时配合中药拌料效果更好。或选用当地比较敏感的一些药物,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