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雏鸡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中西医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雏鸡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中西医防治

肖红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舍利街道办事处,黑龙江哈尔滨150316)

作者简介:肖红伟(197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1 病原

雏鸡副伤寒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会形成芽孢,一般为(0. 4~0. 6)um×(1~3)um,有时菌体上会形成短丝。正常情况下,菌体周围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但有时也会出现鞭毛且无法运动的变种菌体。该病菌属于需氧菌或者兼性厌氧菌,适宜在10~42℃生长,其中37℃是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适宜在6.8~7.8。该病菌不耐高温,在温度为60℃下经过10~20min就能够被杀死。但把菌体密封在半固体琼脂中,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储存40年依旧具有活力。该菌体能够在普通肉汤或者琼脂上生长,且最佳培养温度也是37℃,例如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能够形成边缘光滑、表面闪光、稍隆起的典型圆形菌落,菌落大小为1~2mm,且根据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偶有能够长出表面粗糙的菌落。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雏鸡和带菌鸡,主要是鸡和火鸡容易感染。另外,其他家禽、家畜、野鸟以及部分野生动物,如昆虫以及鼠类,也能够携带病菌,因而也可作为传染源。由于该病均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从而导致发病后能够快速蔓延。大部分禽类在某个生理阶段都能够感染病菌。该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之一就是经卵传播,可分为穿过蛋壳的间接经卵传播和通过卵巢直接传播。一般导致幼龄鸡发生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垫料,既能够使其在同一批鸡群进行传播,还能够传播给下一批。此外,病鸡排出的粪便是导致成年鸡发生感染的主要污染源。

3 临床症状

患病雏鸡表现精神极度萎靡,缩脖,闭眼,羽毛逆立,非常怕冷,通常多只挤成堆。体质消瘦,在胸部触摸没有肉感,往往呈“刀棱状”。腹围明显增大,透过皮肤就能够看到呈青黑色的腹腔内部。大部分病鸡还会出现腹泻,且有白色粪便黏附在肛门及周围。病鸡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往往呈张口喘息。个别病鸡的上下眼睑能够黏在一起,有的甚至失明。

4 实验室检验

涂片镜检:取病死鸡心脏、肝脏结节以及踝关节渗出液分别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都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一般呈单个散在,两端钝圆,没有荚膜,没有芽孢。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鸡心脏、肝脏结节以及肿胀踝关节渗出液,分别以划线方式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麦康凯琼脂、普通琼脂平板上,放在37℃温度进行24h培养,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暗红色的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较小的半透明状菌落;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出针尖状的圆形菌落,且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光滑、透明,略微隆起。挑取典型菌落接种到SS琼脂平板上,放在37℃进行24h培养,能够看到有针尖状大小的菌落生长,取菌落制成涂片,经过染色进行镜检,发现都是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5 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每只病鸡肌肉注射3mL氟苯尼考,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之后改成按每只鸡饲料中添加lOmg氟苯尼考粉和5mg甲氧苄啶,任其自由采食。可在每50L水中添加lg漂白粉进行消毒,之后再供鸡饮用。

中药治疗:取焦山碴、金银花各50g,桂枝、陈皮、艾叶、青皮各45g,黄柏、黄连、甘草、黄答各40g,大蒜60g,添加适量水进行煎煮,以上药量可供1000只10日龄雏鸡连续使用5~7天,每天1次,且药渣添加在饲料中,药液饮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3天病情就有所好转,接着再连续服用2天,基本能够彻底痊愈,治愈率达到91%—96%。取陈皮、秦皮、焦山碴各30g,桅子、五倍子、黄连、前胡、黄柏、肉豆蔻、黄芪、白头翁、金银花、甘草各20g,加水进行煎煮,以上药量可供300只21日龄雏鸡连续使用3天,每天3次,煎煮后的药渣添加在饲料中,药液直接饮服。正常情况下,经过2天病死率就明显降低,经过3天能够开始采食,经过7天逐渐痊愈。另外,该药方也可用于预防,一般是在2周龄或者是5~6月龄时用药,效果较好。取lOg狼牙草,8g白芍,9g雪见草,木香、白头翁、车前子各6g,加水煎煮后给病鸡服用,以上药量可供1000只10日龄雏鸡连续饮用5~7天,每天1次,效果明显。

综合预防:种鸡在18~19周龄,可使用强力霉素、环丙沙星、百病消、阿米卡星、恩诺沙星等,1个疗程是4~5天,间隔3一5天再开始第二个疗程。如果在育成阶段发生过呼吸道疾病,还要注意使用净化呼吸道疫病的药物,直到鸡群存在弱鸡、病鸡时停止。整个产蛋期,也要定期使用不会对产蛋和受精率造成影响的药物用于预防,通常每隔20~30天给药1次即可。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