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秋季养猪防腹泻还是防丹毒?_猪病解析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5-19|点击次数:
秋季养猪防腹泻还是防丹毒?_猪病解析


“老乡,到了秋季多雨季节,养猪一定要注意预防猪丹毒病!”“猪丹毒是啥子病?咋个预防?”近日,(四川巴中)南江县农业局高级畜牧师杨子爵来到东榆镇槐树村,对一名正在养猪场饲喂生猪的村民说,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特别是每年秋季,多雨时节都易发生和流行猪丹毒。

一、传播途径

猪丹毒常发生在秋季,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泻物排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

落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能繁殖。

如遇秋季多雨,雨水冲刷土壤,使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有机会扩散传染;加之秋季又是吸血昆虫活动季节,因此助长了猪丹毒杆菌的传播。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吃进带有猪丹毒

杆菌的食物,皮肤创伤感染,蚊蝇等吸吮病猪血液也可传播。

带菌的健康猪当猪体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抵抗力减弱时,细菌毒力增强也常引起内源性感染发病。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7天。病状由于猪体抵抗力与猪丹毒杆菌毒力的强弱,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败血型猪丹毒

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体温突然增高到42℃—43℃,病猪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没有精神、寒战,病初粪便干燥后下痢,卧地不起。也有部分猪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紫色,用手按压褪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严重的脉搏纤细增快,呼吸困难,很快死亡。

2.疹块型猪丹毒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增高到41℃以上,便秘,呕吐。12天后,在背、胸侧、颈部、四肢外面等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俗称打火印,界限清楚,扁平凸起,病程为8—12天。

3.慢性型猪丹毒

主要病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也有的两者并发,这种类型多半是急性或亚急性型转化而来。患有心内膜炎病的猪,精神萎靡,喜卧地,食欲时好时坏,心跳加快,呼吸促迫,并发咳嗽,体温略高,多数正常,被毛无光,膘情下降,贫血,下痢,最后死亡。

猪丹毒关节炎多见于四肢关节,病猪关节呈肿胀并热疼,常伏卧,驱赶时行动困难。

二、防治方法

1.预防

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在肉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

加强饮水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区域也要注意水源的,包括冲栏用水。

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

加强圈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

加强猪舍周边杂草及杂物的清理以及消毒,做好灭蝇灭蚊工作,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

发现病猪立即封锁疫点,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猪尸体要焚烧后深埋,对被污染的场地及用具彻底消毒,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对猪圈定期用10%石灰乳喷洒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随意从外地买猪买肉,防止病菌带入。

2.治疗

对猪场的种猪或农户养殖的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做治疗性诊断。如果发病猪为急性型,应采用短效青霉素大剂量注射,按每头400—600万单位,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