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如何实现70日龄仔猪60斤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5-19|点击次数:
如何实现70日龄仔猪60斤 仔猪的培育是生猪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育好仔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及70日龄的平均个体重是主要技术指标。对猪场来说,仔猪成活率和70日龄体重决定了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对养殖户来说,商品猪的盈利多少首先要看仔猪期的培育效果。

如何养好仔猪及提高仔猪成活率?如何实现仔猪70日龄60斤的目标?结合生产实践,建议做好以下生产环节的工作:


一、选择优良的品种及杂交组合。

建议广大养猪朋友选择含有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基因的杂交组合猪,这种杂交猪适应性和抗病力比较强,生长速度比较快。

二、改善猪场环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猪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猪群的健康水平,尽量做好猪场绿化,改善猪场空气质量;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做到猪场冬暖夏凉;改善产房和保育舍的设施条件,尽量使用产床和网床饲养。

三、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卫生消毒能够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灭绝大部分的传染源,夏季建议在猪舍内喷洒护舍安,有效吸潮去湿,保持栏舍干燥,抑制畜舍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作好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脑和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在注射疫苗前十天和后十天在饲料中添加0.5%~1%的促免1号,提高抗体水平,消除、减轻免疫应激,提高猪群的特异性抗病力,提高仔猪成活率,杜绝猪场重大疫情的发生。

四、养好怀孕母猪,提高仔猪出生重

母猪胎儿生长发育规律是怀孕前期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慢,后期(80~114天)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70%~80%胎儿出生重是在最后35天完成的,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也主要在怀孕后期。因此,做好怀孕后期的饲养非常重要,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或等于16%,饲喂量每天2.5~3.0公斤。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的牲命1号,促进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仔猪抗病力,减少哺乳期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出生重30%以上,实现出生重1.5公斤的目标。

五、养好哺乳母猪,促进母猪乳汁分泌,提高断奶重。

哺乳母猪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修复子宫、阴道和外阴受到的损伤;二是母猪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来满足小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以提高断奶重。建议哺乳母猪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16%,饲喂量平均每天5公斤以上。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的牲命1号可加快母猪康复速度,确保断奶5天内发情。仔猪25日龄断奶重达8.5公斤以上。

六、做好接生工作、保温、补水、补铁和补料工作。

母猪分娩前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部和乳头,以防病菌感染,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身上和口鼻的污物清洗干净,并将仔猪放进保温箱保温,发现假死仔猪应马上进行急救。仔猪生下来3天做好补水、补铁和补硒工作,预防贫血和缺硒。仔猪生下来5~7天作好补料工作,补充母乳营养的不足,促进仔猪胃、肠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诱食补料时要注意:饲料香甜、适口性好,易消化和良好的保健性;光照充足;补饲地点固定;补料要少量多餐,保持饲料新鲜。

仔猪的培育是生猪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育好仔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及70日龄的平均个体重是主要技术指标。对猪场来说,仔猪成活率和70日龄体重决定了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对养殖户来说,商品猪的盈利多少首先要看仔猪期的培育效果。

如何养好仔猪及提高仔猪成活率?如何实现仔猪70日龄60斤的目标?结合生产实践,建议做好以下生产环节的工作:


一、选择优良的品种及杂交组合。

建议广大养猪朋友选择含有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基因的杂交组合猪,这种杂交猪适应性和抗病力比较强,生长速度比较快。

二、改善猪场环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猪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猪群的健康水平,尽量做好猪场绿化,改善猪场空气质量;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做到猪场冬暖夏凉;改善产房和保育舍的设施条件,尽量使用产床和网床饲养。

三、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卫生消毒能够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灭绝大部分的传染源,夏季建议在猪舍内喷洒护舍安,有效吸潮去湿,保持栏舍干燥,抑制畜舍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作好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脑和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在注射疫苗前十天和后十天在饲料中添加0.5%~1%的促免1号,提高抗体水平,消除、减轻免疫应激,提高猪群的特异性抗病力,提高仔猪成活率,杜绝猪场重大疫情的发生。

四、养好怀孕母猪,提高仔猪出生重

母猪胎儿生长发育规律是怀孕前期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慢,后期(80~114天)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70%~80%胎儿出生重是在最后35天完成的,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也主要在怀孕后期。因此,做好怀孕后期的饲养非常重要,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或等于16%,饲喂量每天2.5~3.0公斤。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的牲命1号,促进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仔猪抗病力,减少哺乳期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出生重30%以上,实现出生重1.5公斤的目标。

五、养好哺乳母猪,促进母猪乳汁分泌,提高断奶重。

哺乳母猪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修复子宫、阴道和外阴受到的损伤;二是母猪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来满足小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以提高断奶重。建议哺乳母猪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16%,饲喂量平均每天5公斤以上。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的牲命1号可加快母猪康复速度,确保断奶5天内发情。仔猪25日龄断奶重达8.5公斤以上。

六、做好接生工作、保温、补水、补铁和补料工作。

母猪分娩前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部和乳头,以防病菌感染,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身上和口鼻的污物清洗干净,并将仔猪放进保温箱保温,发现假死仔猪应马上进行急救。仔猪生下来3天做好补水、补铁和补硒工作,预防贫血和缺硒。仔猪生下来5~7天作好补料工作,补充母乳营养的不足,促进仔猪胃、肠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诱食补料时要注意:饲料香甜、适口性好,易消化和良好的保健性;光照充足;补饲地点固定;补料要少量多餐,保持饲料新鲜。

七、做好仔猪初乳的哺乳工作,提高仔猪抗病力

初乳是母猪分娩后3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免疫抗体、较多的镁盐等,对初生仔猪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吃到初乳以后,仔猪才能获得免疫力。

1、初乳中免疫抗体的变化

母猪分娩时初乳中免疫抗体含量很高,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分娩开始时每100毫升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克,分娩后4小时下降到10克/100毫升,以后还要逐步减少,到3天以后不含免疫球蛋白。所以,分娩后尽早让仔猪吃到初乳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2、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

初乳中的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但这种酶存在的时间较短,如果没有这种酶的存在,仔猪就不能原样吸收免疫抗体。

3、仔猪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

仔猪出生后24-36小时,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不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菌等大分子蛋白质,都能无保留地吸收。当小肠内通过一定量的乳汁后,这种吸收能力就会减弱消失,母乳中的抗体就不会被原样吸收。

八、过好断奶关,减轻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时面临心理、营养和环境三方面的应激。需要选择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做好日粮的过渡工作,减轻换料应激。做好断奶仔猪一周内的保温工作,要求环境温度在26℃~28℃。做好仔猪定点采食拉屎拉尿调教工作,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护仔康1号,连续饲喂15天,防治仔猪腹泻以及发生腹泻后对胃肠道的营养护理,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如有仔猪发生腹泻,在日粮中添加1%抗腹泻急救包,解决仔猪的营养性腹泻的问题,实现仔猪42日龄15公斤的目标。

九、过好保育关,实现70日龄60斤的目标

保育仔猪由于母源抗体逐步消失、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主动免疫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段时间是免疫空白期,也是仔猪抗病力最弱的时期。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发病;同时仔猪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饲料中存在大量的抗营养因子,仔猪易发生营养应激,导致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2%护子康2号,解决保育仔猪营养应激,促进仔猪生长,在使用完护仔康1号后,接着添加护仔康2号,连续使用15~30天,最终实现仔猪70日龄60斤的目标。

按照上述技术措施从母猪怀孕期开始提高仔猪初生重,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抗病力;哺乳期让仔猪吃足初乳,获得良好的被动保护,让母猪分泌大量的乳汁,尽可能获得最大的断奶重;断奶后使用护仔康1号过好断奶关,减轻断奶应激,预防仔猪腹泻;保育关用护仔康2号解决营养应激的问题,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达到70日龄60斤的目标。养好仔猪后,我们就能挑战更高的目标——肥猪135天达到100-110公斤!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