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牛犊的养殖技术(养牛宝典,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牛的养殖量越来越多,犊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在养牛业中,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已成为是养殖业重要环节之一,完善犊牛的饲养管理制度,才能促使犊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养牛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犊牛的饲养管理。

养牛宝典,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根据犊牛的生理特点,经过科学合理的培育,可成为优良的、高产的成年牛。初生犊牛的瘤胃容积很小,机能不发达,直到3周龄后,瘤胃开始迅速发育。

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能力的抵抗和适应性均较差,易患病死亡,因此,必须细心管理与护理,才能预防初生犊牛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发生,对初生的犊牛利用合理饲养技术可以提高其的成活率与生长性能。

1、初生犊牛的管理技术

当母牛产出犊牛后,养牛场的接生人员应用柔软的毛巾立即清除初生犊牛口鼻部的粘膜,若初生犊牛生后不能呼吸,饲养人员应把犊牛的后肢吊挂拍打胸部,促使初生犊牛吐出粘液。

初生犊牛其它部位的胎液让母牛舔干净,母牛舔初生犊牛身上的胎液能促进初生犊牛血液循环,也能促进母牛胎衣正常脱落,有利于母牛的子宫恢复。

2、初生犊牛吃初乳的管理

初生犊牛没有免疫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有轻泻作用。

母牛的初乳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含量最高,母牛初乳中的富含的溶菌酶物质能抑制初生犊牛内的多种病菌,当初生犊牛吃到母牛的初乳时,可以获得免疫球蛋白,提高自身免疫力。

出生1h内的犊牛应尽快吃初乳,第一次饲喂健康犊牛初乳量是1.5~2kg。

为了初生犊牛的健康,提高初生犊牛对初乳的消化利用率,第一次初生犊牛吃母牛的初乳不能太多,逐渐加量。

为了保证奶温,应该每次即挤即喂。为了防止新生犊牛下痢,可适当添加补喂抗生素,一般从犊牛的出生后的第3天开始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直至生后30d为止。

3、犊牛常乳阶段的饲养要点

当初生犊牛吃完母牛的1~7d所泌的初乳后,初生犊牛进入饲喂母牛常乳的时期。

由于初生犊牛吃母牛初乳,机体内免疫力有所提高,初生犊牛进入快速生长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瘤网胃的发育最快,保证犊牛对常乳的消化吸收的能力,以犊牛的真胃消化特点逐渐转向复胃消化特点。

犊牛消化的过渡期也是饲养的关键,主要是让犊牛由饲喂常乳向饲喂草料转化。

4、犊牛常乳阶段的饲养关键的技术

当初生犊牛吃完初乳后,开始进入饲喂母牛常乳时期。此期是犊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有计划的进行合理的过渡。

犊牛常乳饲喂逐渐进行,对犊牛的常乳的饲喂时应该遵循常乳定质、定量、定温、定时饲喂方式进行适应性的饲喂。

定质是指对犊牛严禁饲喂质量不良的母牛常乳。

定量是指对犊牛不易喂得过多,不易消化。

定温是指给对犊牛常乳的温度要适合,不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保持犊牛需要常乳恒定奶温。应该注意夏天和冬天的季节,注意奶温的恒定。

二、犊牛的主要的管理技术

1、犊牛的称重、编号、去角

犊牛初生后的6月龄进行第一称重,称重的同时对犊牛还应进行编号。

犊牛生产上应用比较广泛耳标法,耳标主要有金属的和塑料两种,金属耳标和塑料耳标上打上号码时必须用用不褪色的色笔写上号码,防止摩擦掉看不到号码,将其固定在犊牛的耳朵上。

犊牛初生后的7~10日龄去角,最晚不超过15日龄。

实际生产中一般用烧红的烙铁烧烙角基部15~20s,直到角的生长点被破坏。也有的用特制的电烙铁去角,只能用于35日龄以内的犊牛,将电烙铁顶端做成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通电加热后,烙铁的温度各部分一致,使用时将烙铁顶部放在犊牛角部,烙15~20s,或烙到犊牛角四周的组织变为古铜色为止。

但是此法去角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用。

2、饮水与运动

犊牛在哺乳期要供给充足的饮水,给犊牛补饲精粗饲料,容易导致长期缺水,影响犊牛的的食欲,导致犊牛发病或发育不良。

最适宜的补水的方法是在最初饲喂牛乳中添加1/2~1/3的热水,同时在犊牛养殖场内的运动场,设多个水槽,让犊牛自由饮水。

为了增进犊牛的体质,犊牛生后10d,即可在运动场或者户外自由活动,几周后可适当进行驱赶运动。

3、犊牛舍的管理

对圈舍要定期打扫和消毒,勤换垫草,对奶具、补料槽、饮水槽等一定要洗刷干净,保持清洁。对犊牛设置单栏培育,防止舐癖。

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痛点,其中缺少充足的饲草、饲料种植土地资源,养殖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废水、肥料污染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胜伟“盐碱地+”商业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缺少有机质是盐碱地复育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而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是优良的生物有机肥原料来源,通过在养殖场周边引入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可实现对于畜禽粪便与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肥料的处理,实现变肥为宝,大面积改良复育盐碱地。而在改良复育后的盐碱地上选育、种植耐盐碱优质饲料作物,在不占用现有可耕地资源基础上,可大幅度增加优质饲料草场的面积,为畜牧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同时,胜伟还可引入精饲料加工厂,将盐碱地上产出的鲜草转化为精饲料,就近供应养殖场的需求,从而实现盐碱地上农牧产业园的零污染、零排放,内部产业间实现生态循环。目前胜伟集团在潍坊滨海的农业种植园和国际畜牧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已建设完成了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的现代化食品厂和多个大型隔离场。占地3000亩的盐碱地生态种植园也初步成型,盐碱地无公害农产品,碱地苜蓿、羊草、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均已试种成功,并实现规模化种植、量产。

养牛宝典,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盐碱地农牧产业园模式还具备良好的可推广复制性,胜伟集团调研发现,中国的盐碱地分布区,与贫困人口分布区以及传统的畜牧养殖区,存在高度的重合性,盐碱地上的贫困人口因缺乏盐碱地利用技术,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如何利用好手中的盐碱地技术资源优势,同时有效承接当地畜牧养殖传统,实现盐碱地资源产业化运营,带动盐碱地分布区人口脱贫致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所有胜伟人持续探索的课题。

在产业智慧化理念指引下,胜伟集团依托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在产业运营管理中导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少人化管理,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结合区块链等前沿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建立起贯通全产业链条的智能信息体系,实现盐碱地农牧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彻底解决当前国内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最大痛点,从全流程保证食品的安全可信。

未来,胜伟集团将充分发挥盐碱地改良技术优势、潍坊港口物流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种畜资源,积极走出去,辐射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分布区,建设盐碱地农牧产业园,开创新型扶贫模式,将国外优质肉牛种源引入国内,以每2000-2500亩盐碱地建一座可存栏500头的智能“牛仓”,形成一条“盐碱地农林牧复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产融合,种养加产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助推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