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贵州养殖猪饲料(贵州奋力构建牛羊产业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五步工作法”和产业革命“八要素”,着力强基础、促改革、抓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带动群众增收能力,有力助推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省牛羊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肉牛存栏497.58万头;出栏73.83万头,同比增长1.32%;牛肉产量9.65万吨,同比增长3.43%。全省羊存栏323.92万只,同比增长0.39%;羊出栏125.03万只,同比增长3.84%;羊肉产量2.11万吨,同比增长3.94%。

下一步,贵州将对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五个三”要求,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总要求和打造“中国的和牛”的总目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聚焦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抓饲料促规模、抓屠宰促加工、抓市场促销售,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全国优质牛羊肉供应基地,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牛羊产业链打造成千亿级的特色产业,培育成为贵州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健全、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支柱产业。

创新工作调度机制,保障产业统筹化推进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省级层面成立了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牛羊产业发展。

加强纵向调度。组建省牛羊产业工作专班、专家技术体系,建立工作例会、信息调度、台账管理、问题协调、督查通报等制度,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工作机制,具体问题专题研究、专项解决。

市县两级比照省里做法,先后建立肉牛产业领导领衔制度和工作专班,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领衔推进,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工作调度体系。

加强横向沟通。今年以来,省牛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科院、贵州大学、贵州现代物流集团、省牛羊产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研究疫情期间复工复产、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组建、饲料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

加强重点突破。6月17日,举行省市县三级合作推进关岭自治县肉牛产业发展协议签约仪式,会上由省牛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签订《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合作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协议书(关岭自治县)》,对各级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作出具体规定,标志着全省黄牛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新模式。

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今年以来,贵州注重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创立全省性平台载体,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3月30日,贵州现代物流集团联合17家省牛羊产业协会会员企业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贵州黄牛产业集团。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发挥国有企业与民营资本的优势,全力打造以“平台引领、统筹资源、加工提升、外联销售、配套物流”为核心的贵州黄牛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促进全省黄牛产业饲草料供应、屠宰加工、统一品牌、行业融资等有机衔接,努力打造“贵州黄牛——中国和牛”的“1+N+X”品牌体系。

推动发挥贵州牛羊产业协会作用,积极参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饲草料配送中心建设、销售渠道拓展、推介平台搭建等重点工作。今年2月,协会推动协调500卷口罩巾、1000套防护服分配给牛羊企业、养殖场,全省牛羊企业2月底全面复工复产。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产业规模化基础

省牛羊产业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等产业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从机制上保障养殖户利益。

立足关岭自治县、凤冈县典型黄牛养殖的做法经验,总结提炼“分户饲养、集中育肥、培育品牌、统一营销”发展模式,并借鉴劳务就业脱贫“从江模式”,制作全省黄牛产业发展模式框架流程图,便于基层操作实践。

6月30日,在黔西县建成全省种公牛站,7月中旬开始生产输出黄牛冻精,为全省养牛企业提供优质冻精资源,从种源上保障产业发展。上半年完成人工种草106.62万亩,优质高产牧草种植43万亩,为扩大规模打好基础。

6月24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与关岭牛投公司组建完成第一家SPV公司——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关岭自治县有限公司,重点负责能繁母牛扩群增量、肉牛养殖育肥等环节。预计今年底完成1万头黄牛的收购、育肥、销售目标。

创新产品流通机制,实现产业链条化整合

针对饲养成本高、物流成本高、屠宰加工效益低的短板,注重突出问题导向,破解产业流通难题。

培育壮大流通主体。强化贵州现代物流集团和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的引领作用,发挥其在饲草供给、冷链运输、仓储转运等方面的优势,建设形成服务全省的产业流通网络。贵阳牛郎关150万吨饲料加工厂项目第一期30万吨全面开工建设。

建立健全流通基础设施。拓展“本地屠宰+异地分割”产销模式,在上海布局的牛肉精细化分割车间已完成生产线建设。6月30日,省农科院在威宁自治县建成年产1万吨干草加工中心。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在河南省布局建立年产20万吨干草料收储加工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加快建设省内饲草料加工配送体系,建立健全以贵阳牛郎关和遵义播州为核心、以关岭、凤冈、威宁、德江等为网点的全省饲草料集中仓储与物流配送体系,切实降低饲草料运输成本和牛羊养殖成本。

拓宽销售渠道。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机遇,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与广州市多家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广泛交流,与多家企业来黔投资兴业开展意向性洽谈。发挥协会会员单位带动作用,深化与盒马鲜生的供需合作,先后与食行生鲜、叮咚买菜、自嗨锅等新零售业态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推进黄牛追溯和标准体系建设。由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牵头组织开展全省黄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7月10日完成关岭自治县试点系统上线运行,7月底完成追溯系统上线运行。对照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要求,梳理出7大项37条标准目录并申请立项,为牛肉市场有序流通提供可靠保障。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促进产业市场化发展

针对黄牛产业长期面临的活体抵押难等融资难题,注重加强探索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有效促进产业超常规发展。

通过多次研究讨论、多轮多方会商,6月29日,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现代物流集团、省农发行签订了《财政资金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协同服务贵州省牛羊产业合作协议》。

第二天,省农村产业革命牛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00万元以风险保证金的形式注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按1:5比例撬动省农发行4亿元银行贷款。此举标志着贵州以财政资金为撬动的金融支持牛羊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同时,持续开发其他多样化金融产品,推动省农行开发活牛确权抵押贷款业务,已对习水、德江、凤冈、黄平4个县15家企业进行了逐一摸底。目前,正在黄平县开展试点工作,与黄平县农博翔农牧有限公司签订500万元贷款意向书。

新形势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推进贵州牛羊产业发展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有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毓钊 刘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