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2017养殖规模(“猪王惊愕员工大规模养猪,引发业内震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近期,牧原股份股价跌幅超过12%,引起市场流言纷纷,如大规模裁员、短期负债高、推行内部承包等,其中承包制备受到高度关注。承包制被视作一种激励员工的方式,但在猪价大幅下跌的行业环境下,是否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或者是否会适得其反呢?事实上,养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核心是如何让猪吃得少长得快。目前国内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另一种则是自繁自养模式,牧原采用的是自繁自养模式。在非洲猪瘟爆发之前,公司+农户模式是头部猪企的首选,但由于自繁自养模式具有生产体系完全闭环、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等特点,使得其迅速显现出优势。牧原从2017年的720万头年出栏量,到2022年增长至6100万头,反超温氏成为行业老大。养猪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不仅要求养殖场管理严谨、设施完备,更需要科学的养殖方法。在这个行业中,承包制备受到热议,因为它牵涉到养殖模式的调整。

“猪王惊愕!员工大规模养猪,引发业内震动!”

然而,在猪价下跌的行业环境下,让员工承包养猪是为了激励还是劝退呢?在国内,上市猪企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另一种则是自繁自养模式,牧原采用的是自繁自养模式。在非洲猪瘟爆发之前,公司+农户模式是头部猪企的首选,但由于自繁自养模式具有生产体系完全闭环、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等特点,使得其迅速显现出优势。公司表示,承包制的推出是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当前行业下行阶段,员工承包养猪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和验证。在国内猪肉消费市场需求旺盛的时代,养猪业成为了一个赚钱的行业,然而,随着非洲猪瘟的出现,整个行业的发展遇到了困境。这个时候,科学的养殖方法和行业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另一种则是自繁自养模式,前者主要以温氏为代表,后者则以牧原为代表。

虽然自繁自养模式在前期投资方面较大,但由于可以实现生产体系闭环和生物安全防控的优势,自繁自养模式在非洲猪瘟爆发后逐渐显现出优势,牧原也因此逐渐超越温氏成为行业老大。而承包制的推出,则是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当前行业下行阶段,员工承包养猪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和验证。在当前猪价连续下跌的背景下,自繁自养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相比于“公司+农户”模式,自繁自养模式的成本更低,因为少了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等一系列纵向合作成本,垂直管理的效率更高。不过,随着猪价下跌,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员工能分到的钱也少了,传统的KPI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牧原试行了共创共享激励机制,让员工成为共创共享的合伙人,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员工潜力。同时,牧原方面也表示,试点承包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

自繁自养模式的优势是显著的,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升效率,应该成为企业思考的方向。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企业来说则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牧原股份作为养猪企业,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净利润的减亏,看起来表现不错。然而,公司的二季度亏损幅度有所扩大,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今年9月份,牧原股份的销售数据显示,尽管销量增加了91.1万头,但销售收入却下降了17.47%。这主要是由于猪价持续低迷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9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下降了31.40%。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赚钱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牧原股份的总负债高达10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06%,居于行业榜首。虽然与一些企业相比,牧原股份的负债率并不是最高的,但问题在于负债率不断上升。从2022年年末到2023年二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

总结一下,牧原股份作为养猪企业,在猪价持续下跌的环境下,面临着销售收入下降和负债率上升的双重压力。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带来了挑战。未来,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提高竞争力,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问题:在当前猪价下跌的情况下,你认为养猪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市场的挑战?请留言讨论。牧原集团近日推出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即内部承包制。该模式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提高养殖效益。然而,这种模式也引发了一些疑问:如何保障员工权益?在行业下行阶段,企业主动求变是否可行?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资金一直是自繁自养模式发展的最大难题。在生猪养殖的盈利周期中,自繁自养的企业可以获得充足的利润,从而加速扩张养殖规模。然而,在猪肉价格低迷时,企业往往无法实现盈利,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产能。牧原此次试点内部承包制,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

通过扩大奖金激励范围,猪养得越好,奖金拿得越高,从而增加员工的积极性。然而,内部承包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在养殖过程中,经营模式、管理制度、销售渠道由公司统一把控,生猪等资产也归公司所有。这是否会导致员工权益受损?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指出,牧原的内部承包与包产到户不同,员工和企业依然是同一个主体,不存在包产到户的核心要素“产权独立”。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对采用新技术的员工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新技术。因此,内部员工承包是一种企业管理上的激励,并不是以产权为核心的承包制。此外,企业在行业下行阶段主动求变是否可行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朱增勇表示,一个养殖企业体量太大,遭遇亏损时风险也会成倍放大。冯永辉也认为,当前的猪周期与过去二十年不同,叠加了经济下行的因素,企业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因此,在行业下行阶段,企业主动求变是有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员工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同。如何保障员工权益,是内部承包制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综上所述,牧原集团的内部承包制在降低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如何保障员工权益,以及在行业下行阶段如何应对,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采取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养殖行业的发展。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您对牧原集团的内部承包制有何看法?您认为如何保障员工权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吗?欢迎留言讨论。牧原股份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根据该计划,915名员工将分享总市值高达49亿元的股票,其中三名管理层将成为亿万富豪,其他912名员工则成为百万富翁。然而,自今年5月以来,有人在公共平台上对这个计划表示不满,称其相关股权管理制度是“霸王条约”,并质疑收益和亏损的分配方式。

据牧原方面解释,员工在竞聘接猪时需缴纳一定的共享基金,并签署业绩承诺书,对养猪过程中的生产成绩进行承诺。根据业绩的达成情况,员工将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返还部分保证金。然而,一些人担心,在猪价下行阶段,这种激励制度可能将风险转嫁给员工。他们认为监事会等机构应在决策制定中发挥作用,以确保员工权益的保障。此外,缺乏产权保障的情况下,承包制度是否会出现短期效应也引起了关注。牧原方面表示,员工的收益与养猪批次的生产成绩相关,生产成绩越好,员工收益越高,并且不需要承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他们也承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权益。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是否真正公平和可行,以及如何平衡员工和企业的利益。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猪价的波动对于猪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冯永辉指出,如果猪价回升,企业和员工都能够获利,问题不大。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价格持续下跌,甚至击穿成本线。

这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河南首富财富大幅缩水,曾与员工对簿公堂,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猪企的关注。据报道,某猪企在半年内亏损27亿,负债达到1100亿。这一巨额亏损使得河南猪王感到十分焦虑。然而,部分规模较大的猪企却逆势扩产。猪价的回调并没有阻止这些猪企的发展步伐,相反它们正在积极扩大生产规模。这些企业的决策引发了人们对于猪价走向的疑问,是猪价真的会持续下跌吗?在这一背景下,牧原股份对于“承包制”传言进行了回应。该公司表示,激励机制不存在裁员的情况,企业与员工是共创、共享的关系。这一表态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安慰,但各方依然对于猪企的发展前景存在着担忧。综上所述,猪价的波动对于猪企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企业和员工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责权利要统一,员工与企业共渡难关是至关重要的。而当行业好转时,企业也应该回馈员工。

只有在内外部的共同努力下,猪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猪企如何才能应对猪价的持续下跌?请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