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重庆有养羊的养殖户吗(大足黑山羊 如何长成产业“领头羊”?)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开栏语

10月22日,全国畜牧渔业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指出,畜牧渔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关系农牧渔民增收致富,也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重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了一块块高品质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在畜牧渔业上,我市聚焦现代种业,坚持高位推动、狠抓绿色发展、全面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大力保护农业“芯片”,在研发和创新上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亮点。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畜’势待发——重庆畜牧产业系列报道”,报道我市在大足黑山羊、荣昌猪、生物制剂和动物疫苗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敬请关注。

10月13日,全国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羊业及特色畜产业标准化工作组组织专家,在北京对大足区联合西南大学和市畜牧技术总站起草的农业行业标准《大足黑山羊》(预审稿)进行了审查,最终得到一致同意通过。

而就在两个月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第一批)173个,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位列其中,成为我市唯一的山羊类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场。

大足黑山羊产业喜讯连连,令从事该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以及普通农户都倍感振奋。畜牧养殖专家、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负责人黄德利说:“经过10余年来的品种保护与产业发展,大足黑山羊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现在来找我们买种羊的人一拨接一拨,几乎天天都有!”。

大足黑山羊 如何长成产业“领头羊”?

大足区龙石镇青山村,借羊还羊”助力脱贫攻坚。通讯员瞿波摄

从2003年至今,由于大足区和相关科技人员一直坚持品种保护与扩群增效,黑山羊的群体从4000余只增加到18. 5万只,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近两年,黑山羊产业还延伸到食品加工、餐饮等领域,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保种选育 打响良种“保卫战”

10月23日,经过层层防疫消毒,重庆日报记者走进位于大足区石马镇的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厂区内按照不同群体、生长阶段等,将黑山羊进行分舍饲养,包含妊娠舍、哺乳舍、公羊舍等圈舍。

在一个公羊圈舍,羊群正悠闲地在温度适宜的圈舍内活动,耳朵上都带着一个黄色的耳标。“这就是它们的‘身份证’,记录着各自的血缘关系以及各生长阶段的指标数据,是大足黑山羊品种保护选育的关键。”黄德利介绍说。

时间回到2003年开春,时任西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的张家骅来到大足,开展原农业部关于西南地区山羊养殖项目的实地考察,期间发现了大足黑山羊品种,后经普查,发现了该品种具有多胎性能明显的优秀遗传特性,每胎普遍能产仔3只,多的甚至可达6只。

但那时,已有部分村民开始引进其它品种进行无序杂交,这对于本就数量不多的大足黑山羊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紧接着,一场大足黑山羊的品种保卫战就此打响。

划保种区、建保种场、构建三级保种繁育体系、编制大足黑山羊等级评定标准……保种选育工作成为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怎么选育?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不断培育筛选优秀的公羊和母羊进行配种。但实际却很难,由于遗传的不稳定性,特级公羊与特级母羊并不一定就能配出特级羊羔。所以这是一项枯燥又繁琐的工作。

最关键的还是得避免近亲交配,为此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为羊群建立了系谱档案,并根据家系进行编号。近年来,该保种场还建立了数字化养殖系统,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圈舍的实时监控,进行设备操作,还能查到每只羊的基本信息,以方便配种时使用。

以该保种场为核心,大足还发展起一级扩繁场49个、二级扩繁场235个,形成三级保种繁育体系,通过优质种羊的内部流动,带动种羊整体纯度的提高。

通过保种选育,如今该区大足黑山羊种羊数量已达到5.5万只。大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通过新品系培育、保种场建设等措施,使种羊数量在2025年达到10万只。

扩群增效 放大产业效益

大足黑山羊 如何长成产业“领头羊”?

大足区石马镇黑山羊养殖大户邓俗优正在放牧黑山羊。通讯员瞿波摄

转眼又快到年底,一年一度的大足区黑山羊节即将到来。最近几年,每届黑山羊节都会举行被称作山羊“选美”的赛羊会。对于这场赛养会,铁山镇麒麟村的唐仁宣期待不已,去年她养的羊被评为“羊后”,获得了1万元的奖金,今年她养起羊来格外认真,希望能再次站上领奖台。

唐仁宣养羊是从2016年开始的,因为她听说养黑山羊卖得起价钱,而此前,在她印象里,村民养羊多是出于传统习惯,养殖户不多,量也不算大。

唐仁宣等村民观念的改变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推动。

“只做保种,大足黑山羊的群体注定难以做大,效益无法提高,保种的意义就无从谈起。”黄德利说,借助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以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当地出台了“借羊还羊”的养殖优惠政策,即农户可向保种场免费借羊,母羊生产后悉数归还即可,免去了农户资金负担,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养殖,近年来当地畜牧系统的农技人员、保种场的技术人员以及张家骅教授的专家团队时常深入各乡镇开展技术指导。

“多亏有这些专家,不然我就要亏惨了,哪里还能坚持养到现在。”唐仁宣说,刚开始养羊,所有的羊在她眼里都长一个样,买种羊时根本分不清好坏,只要看毛色是黑的就买。而且,她连羊儿要生崽了都不知道,还牵出去放牧。因此,她养羊成活率低,品质也不高。

近两年,在张家骅等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她逐渐掌握了养羊的要领,懂得了在选种时要看大小、重量,还要观察体貌特征。“重点要观察角和耳朵。纯种的大足黑山羊,角又扁又弯,耳朵窄且细长,还往前面伸,塌下来的肯定不行。”如今说起大足黑山羊,唐仁宣头头是道。

那养黑山羊效益到底如何?唐仁宣算了一笔账,铁山镇处于浅丘地区可放牧养殖,如果 羊群不生病,几乎没有成本支出,按一只羊80斤计算,每只羊可卖近2000元。

黄德利表示,目前按照不同地区的养殖条件,当地形成了放牧式、半牧半饲式、圈舍式三种养殖模式,后两种每只羊的纯收益分别为1200元和800元左右。

政府引导加产业效益吸引,如今大足黑山羊养殖已覆盖所有乡镇。今年,大足还出台《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联合四川的川东黑山羊,打造成渝沿线200万只黑山羊产业带,把大足建成“中国南方黑山羊产业带核心示范区”。

延伸发展 构建全产业链

两年多来,在龙头企业腾达牧业公司的带领下,大足黑山羊已跳出传统养殖领域,向食品加工、餐饮等二三产业延伸发展。

去年底,腾达公司打造大足黑山羊餐饮旗舰店正式开业;上个月,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年屠宰量20万只的屠宰生产线正式投产;本月,腾达公司与西南大学食品加工学院合作研发的红烧羊肉熟食产品已加工出第一批,即将正式上线。

事实上,为延伸黑山羊的产业链条,腾达公司2019年就已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建立合作,于2020年推出自热羊肉米线系列产品共4个。“此次我们推出的熟食产品可以更好与大足石刻旅游业结合,作为伴手礼供游客选择。”黄德利说。

如今,大足区已有羊肉加工企业3家,但加工食品种类仍然比较单一。记者了解到,腾达公司目前还准备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通过冷链配送,为冷鲜肉产品上市做准备;二是与西南大学一起攻克羊肉干加工技术,开发国内首个羊肉干即食产品。

除开食品加工方向,大足区在黑山羊全产业链发展方面还有许多规划,比如羊饲料加工。大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区黑山羊养殖总量要达到30万头,对于饲料的需求势必要增加。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将牵头组建川渝黑山羊产业联盟,在饲草种植加工、精料补充料、圈舍建设、选育选配、疫病防治和产品加工等方面一同开展研发,提高综合效益。

黄德利也透露,近两年大足区还将投入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资金,实施大足黑山羊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改造,在目前的智慧养殖系统基础上,开发大足黑山羊综合管理平台、大足黑山羊大数据平台及交易平台等,加快大足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