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贵州羊养殖场(贵州习水:构建“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 交出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习水:构建“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 交出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贵州习水:构建“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 交出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贵州习水:构建“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 交出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贵州省习水县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发展生态畜牧业优势明显。如何将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兼顾统筹?近年来,习水县委政府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 +专业养殖户”模式

习水县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持续推进黔北麻羊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麻羊产业良种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

说起麻羊养殖,习水县马临街道富兴养殖负责人赵文金滔滔不绝。10多年前,靠着煤矿开采起家的他,看准了习水独有的牧草和纯种麻羊资源,转行做起了畜牧养殖。“煤矿不是再生资源,不可持续发展,我坚信种草养羊是一个健康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更是一项富民产业。”就这样,赵文金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在沔山修建了羊舍1万多平方米,成立了富兴牧业。

为提高麻羊产业良种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那些日子以来,赵文金通过和贵州大学合作,建立麻羊基因数据库,从麻羊保种育种、提纯扶壮做起。历经近10年时间,赵文金养殖场的麻羊以前一年只能长20公斤左右,现在通过提纯扶壮,一只麻羊能达到30-40公斤。同时加大与西南大学合作,进一步提高了黔北麻羊养殖技术支撑、营养体系建设、防疫体系健全保障,成为国家标准化养殖场,让习水麻羊品牌真正走出大山,带动了麻羊产业快速发展。

习水还依托上海帮扶优势,引进嘉荣牧业落户习水,立足基因守护、产业链延伸、产能拓展、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利用上海项目帮扶资金,建设习水麻羊保种育种、基因认证和习水麻羊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麻羊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利好的“蝴蝶效应”发生反应。今年3月,习水县马临街道“30组黔北麻羊养殖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该工程将有效解决全办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问题,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品牌打造等产生重要作用。

到2025年,习水力争实现畜牧业产值52亿元。麻羊存栏60万只、出栏50万只;建成大型肉牛养殖农场 1 个,养牛大户250户,存栏25万头、出栏20万头;建成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以上的家庭农场200个,实现生猪存栏80万头、出栏100万头,持续巩固生猪调出大县地位。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饲草配套”

利用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习水县加强草原确权登记与草地承包流转工作,扩大坡耕地退耕还草项目实施范围,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与天然草地改良,注重灌草丛等资源开发,大力推进草畜配套。发展草捆、草粉、草颗粒等草产品加工,推进牧草产业化进程。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抓好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开发与应用,推进饲料工业加快发展。

黔北麻羊和肉牛养殖的兴起,带动了上游种草产业的形成,促进下游精深加工产业的延伸。牛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不少当地农民纷纷发展牧草种植,让马临拥有了1500亩牧草,黑麦草、皇竹草……只要老百姓愿意种,赵文金便愿意收购。 到2025年,习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饲草料基地5个,种草配套面积10万亩。立足畜牧业发展所需,按照“政府补贴、项目配套、企业帮扶、农户筹集”方式,坚持订单收购,支持农户利用荒陂、草地种植饲草,增加收入。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肥料利用”

习水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推进项目,按照“整体推进、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的思路,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资 力度,着力培育粪肥收集配送处理服务组织和有机肥收集处理中心、沼气生产项目,实现粪污堆积发酵、肥水一体化、有机肥加工、沼气生产等相融合,提高粪污收集处理率、转化利用率。支持种植业基地按需建造防渗防漏封闭式储液池(罐)和管网,鼓励种植业施用沼液肥,形成“粪、肥、田”“粪、肥、菜”“粪、肥、果”等种养循环发展粪污利用模式,推动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建设。

习水县同民镇旺伯火龙果基地使用羊粪便发酵形成有机肥的火龙果长势十分良好。通过了解发现,羊粪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疏松土壤,预防土壤板结,有利于植物生长。

旺伯火龙果基地共有300亩,基地使用的粪污主要来自周围的37户农户,但由于散户的发酵粪污无法覆盖整个基地的用肥,基地还与麻羊基地合作,将其粪污收集运往蓄粪池进行发酵,发酵半年后再用于火龙果基地。

在新建羊场和鸡场的下方,会配套发酵池,羊、鸡排出的粪污将会直接进入发酵池发酵。发酵完成后通过管道运送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火龙果的种植,而当地的农户则以扶贫资金与土地入股羊场和鸡场,并获得收益30%的分红。

目前,习水全县除了同民的火龙果基地之外,已有多地坝区实现种养结合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良村镇吼滩村充分利用吼滩坝周边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了沼渣沼液循环利用系统;马临街道办事处“贵州万牛牧业有限公司”、“习水县富兴牧业有限公司"现已熟练运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形成有机肥,用于种植蔬菜,牧草,养蚯蚓等。

到2025年,习水力争建成年粪污收集处理能力6万吨的中心2个,全县粪污收集处理率达80%。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食品加工”

立足畜牧产业基础,习水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重组、联合经营等资本运作方式,做大做强现有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畜牧养殖和加工大企业,谋划建设一批投资额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健全精深加工链条,实现屠宰、分割、包装、加工、制冷一体化。

习水县建立“生产基地 中央厨房 销售店面”的麻羊产销运营模式,采取“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生产基地) 农户”工作模式,围绕“生产基地保食材、中央厨房精加工、餐饮店面推销售、品牌建设强竞争”等重点环节,扶持发展麻羊饲料生产、麻羊集中屠宰、羊肉制品加工等加工企业。

在位于习水县良村工业园区黔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的羊肉米粉、肉干、肉酱等羊肉食品引人瞩目。这里被农户称为“中央厨房”,因为每天公司都会从农户手里收购黔北麻羊,加工成羊肉火锅、羊肉米粉等5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中央厨房”每个小时可生产羊肉米粉2500份,一年需要消耗黔北麻羊20万只。通过对麻羊加工生产,将麻羊汤肉半成品、成品配送到北上广城市,西南地区500余家餐饮店面。

目前,习水全县保有黔道食品中央厨房、君安食品有限公司2家规模以上麻羊加工企业,麻羊加工作坊19家,投用黔北麻羊集中屠宰场1家,建成年产30万吨羊用颗粒饲料厂1家。

各家生产企业充分发挥习水位于黔川渝结合部交通枢纽作用,打通麻羊产品县外市场销售渠道。通过“养殖基地—中央厨房—直营店、加盟店”“生态养殖—熟食加工—网上直销、线下直营”等产销一体化模式,大力开发麻羊生鲜制品、熟食系列制品,配套系列调味品等。目前,以“聚有黔”“习羊鲜”品牌为主的黔北麻羊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开设5家直营旗舰店,研发的13类羊肉制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重庆、贵阳等城市,实现年产值400余万元。计划2020年底前投运500家全国连锁店。

到2025年,习水力争实现年屠宰肉牛10万头、羊30万只、猪120万头的能力。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坝区蔬菜”

习水加大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高品质蔬菜、精品水果,实行“一地多用、一棚多茬、一年多收”的立体生产,逐步将坝区土地亩产值梯次 提高到1万元、2万元、3万元。完善坝区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沼液循环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强化畜禽粪污收集利用,用于果蔬产业发展,提高果蔬品质。全面回收利用尾菜养畜,着力形成“畜牧+有机肥+蔬菜+畜牧”循环经济模式。

从实施牛羊散养工程到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帮助牧民成立合作社,将分散式放牧变为建立草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通过入股分红获得收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习水县良村镇吼滩坝区的群众来说,合作社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

站在“喜报台”俯瞰吼滩村全貌,一幅笔触坚毅的秀美山川图在眼前铺开。一条条通组路、连户路似苍劲的虬枝,串联起每家每户群众的小康梦;一座座红瓦白砖的特色民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勾勒出“坝区变景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蓝图;1900余亩的“种养循环、农旅一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迈着有力的步伐阔步前进着。(文/陈颖 图由习水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