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养殖公司经营范围查询(当正邦、天邦、新希望、温氏等大猪企都开始卖猪场,说明什么?)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近期,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六和生物持有的川渝地区11个在建猪场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兴新鑫农牧,整合利用合作方的优势产业资源、区域资源,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交易金额合计92647.4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76%。

需要指出的是,接手方兴新鑫农牧是新希望和天府乡村发展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两者持股比例则为40%和60%,成立于2022年11月2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牲畜饲养、家禽饲养、饲料生产等。双方将在新的平台下依托两方股东资源继续做好经营。

本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而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项目公司将不再纳入新希望的合并报表范围。出售的11个猪场均为在建项目,不会影响到公司目前的出栏,但会对后期的出栏形成一定影响。

而根据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此前的公告,成都天府乡村发展集团和新希望拟以合资公司为实施主体,对21个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收购。这21个项目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或其他指定地点。

这是否也意味着,后续新希望仍可能继续向兴新鑫农牧出售10个生猪养殖项目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希望此举既是对生猪养殖产能布局的优化,也是对公司整体债务结构的优化。

当正邦、天邦、新希望、温氏等大猪企都开始卖猪场,说明什么?

产能快速扩张-亏损-调整

在目前的前四强猪企中,新希望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几年在养猪业务方面的投入确是最大的,甚至一度超过牧原。

2016年初,新希望正式提出《养猪业务规划》,拟通过3到5年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1000万头生猪,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000万头生猪。2018年,非瘟疫情重创国内生猪产业,新希望作为后来者,初期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此后公司加速在养猪业务上的布局,2019年-2021年,新希望在养猪业务上累计新增投资近700亿。据公司此前披露,截至2020年末,已实现与储备了超过7000万头的产能布局,截至2021年底,公司竣工产能已超过3000万头。2021年初,公司曾提出2021年出栏1660万头,2022年3300万头,2023年出栏6600万头的宏伟目标。但此后随着行情的回落,公司养猪业务出现深度亏损,主动调整养猪规划,把过去以规模扩张为中心全面转向以生产为中心,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当正邦、天邦、新希望、温氏等大猪企都开始卖猪场,说明什么?

2021年,新希望实际出栏998万头,位居国内上市猪企第四。2022年1-11月,公司共出栏生猪1305万头,全年出栏量将超1400万头。

关于未来,新希望2023年、2024年目标出栏量分别为1850万头、2300万-2500万头,未来希望保持在3000万头左右,不急需再大规模地扩张。

这也意味着,新希望现有部分产能已经过剩、闲置。

实际上,2021年以来,新希望就开始主动调整发展节奏,停止外购、优化产能。放缓新种猪场项目建设,将过去两年为了快速上规模而租赁的种培场、自育肥场根据其成本收益核算逐步开展退租;对部分低效场线进行暂停整顿,合并产能、猪群与团队,集中优势资源以实现更高效率。

2022年以来,新希望继续积极进行产能调整,对前期租赁的商品代场和种猪场等场地进行退租。

关于养殖模式,新希望曾经规划以自育肥为主,比例达到70%-80%,放养为辅占比20-30%,但2022年公司调整规划,将转为以放养模式为主,放养70%达到左右,自养占比30%。新希望在2022年中机构调研时曾坦言,农户养猪比公司水平高,公司自养育肥成本高达19元/公斤,而放养成本只有16元。这或许也是新希望调整养殖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未来出栏3000万头的规划来看,自育肥规模在900万头左右,以存栏来看,500万头存栏规模即可保障。2022年,新希望已经清退了300万头左右规模的自育肥场线。

业绩亏损、负债率高企

当正邦、天邦、新希望、温氏等大猪企都开始卖猪场,说明什么?

2018年-2021年,新希望生猪出栏量分别是255.37万头、354.99万头、829.25万头、997.81万头,净利润分别为17.05亿元、50.42亿元、49.44亿元、-95.91亿元。其中2021年的亏损基本抹去了公司在2019-2020年的高利润。而2022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净利润分别为-28.79亿元、-12.61亿元、14.33亿元,虽然业绩逐季度改善,三季度实现较明显的利润,但前三季度总计依然亏损27.07亿元,预计4季度业绩或继续改善,但全年难扭亏。

当正邦、天邦、新希望、温氏等大猪企都开始卖猪场,说明什么?

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三季度,牧原和温氏的资产负债率均较2季度有明显的回落,牧原从66.48%降至61.47%,温氏从65.70%降至60.72%。而新希望3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依然高达69.86%,负债总计高达935.37亿元,财务状况改善有限,资金压力依然偏大。

出售资产,除了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外,也可能助力公司全年业绩扭亏。

所以新希望出售部分在建猪场项目并非意外。事实上,2022年以来,大型养殖企业优化产能布局,甚至适度收缩产能,剥离部分资产的情况并不罕见。目前行业排名前五的上市猪企,除了龙头牧原,其余4家猪企都有卖资产的情况出现。天邦剥离饲料、疫苗甚至部分种猪业务,正邦出售部分饲料和养殖业务,温氏也将位于广西崇左和云南曲靖的5个养殖项目和相关资产转让给神农集团。

另一个现象则是,头部企业谨慎扩张,而目前规模相对较小的傲农、神农、唐人神、京基、东瑞等猪企仍信心满满,加速扩张。相信未来,行业产能集中度仍将继续提升,但大型养猪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扩张,高成本的扩张更是不可持续。

如温氏所言,“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对目前的公司而言,需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行业竞争力远比规模和速度更加重要,没有竞争力的规模扩张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行情难以把握,规模养殖未必就具有成本优势,规模不经济,高成本扩张难持续。养猪已进入微利时期,极致降成本时代已经来临。未来,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中小养殖场户,决定猪场输赢的都是唯有成本两字。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