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飞龙鸟养殖场(逆鱼、江猪和飞龙,你们在哪儿?)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逆鱼、江猪和飞龙,你们在哪儿?

鱼乃天下百味中最美的一味,天下鱼类可谓多亦!可老余杭之逆鱼知之者又有多少?很多年前去杭州采访,当年战友请喝绍兴花雕,下酒菜有一小盘煎小鱼,一尝此鱼肉质鲜美,入口松脆,其香无比。

朋友告知这是富春江逆鱼。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逆鱼。战友介绍相传当年建造老余杭通济桥时,建桥工人无下饭之菜肴。上天遂令神仙取竹叶丢之溪中变成逆鱼,(也有说取自建桥木匠刨花变之)。逆鱼有个与众不同的习性,黄梅期间洪水冲向溪流深水潭中,逆鱼逆水而上产卵,故称为逆鱼。

逆鱼有三大特点:其一形体不过三四寸,跟小白鲢极相似,其二在端午黄梅期间才有,其三出水就死过夜肚烂。捕捉逆鱼有两种方法,战友说小时最常见的是在溪中用毛竹片拦成一小沟,从溪南到溪北,逆鱼免不了游入此中,这时只要用网兜捞抄就可。现在苕溪筑水通航,此法早就不用了。

另一种是用大网从水底兜上,见有鱼用小网兜捞起,另存桶内再回家享用。常见逆鱼之吃法有两种:洗净后用少许盐渍一下阴干,随后用油煎之,待熟透即可食用。另一方法在煎熟后再用酱油烹一下,放点味精,吃之虽不象先前的松脆,这种吃法也很好吃。

江南逆鱼不失为菜肴中的佳品,清代著名地理学家胡渭称赞逆鱼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诗人卢前曾在一首《沁园春》的词里,对它有过这样的描述:“银鳞舱底翻跳,数尾尾匀称柳叶刀。用香油略炸,酥连骨鲠,良朋或至,佐以花雕。野味之鲜,自然之赐,小镇之人口福饶,无多日,再尝新味,须等明岁今朝”。

往年再去杭州见到老战友,闲聊之际问起逆鱼,朋友一脸茫然:你还记得逆鱼?近年来大小河道污染变迁,水质状况堪忧,浑浑浊浊的,环保生态也令人担忧,早已经难见逆鱼踪影了。我不再追问,小小逆鱼或许真的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道痛……

八十年代初,去重庆参加全国科技报研究会年会,会议结束,乘江轮走长江,穿三峡,及至过了宜昌,江面豁然开阔,江水清清、波澜不惊,一船人兴奋地站在甲板上议论着三峡美景,不知谁喊了一声“看江猪!”,大家寻着那人手指望去,果然在船舷左前方百十米外有四五只黑背的圆滚滚的大胖鱼在奋力潜游,黑背,白肚皮,它们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有时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白白的肚皮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十秒钟。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

听人介绍,这家伙学名叫江豚,是长江特有水生物。后见环保报道,开展保护珍稀长江白鱀豚的国家行动,不知江猪是否就是长江白鱀豚?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露出水面很高,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这可能是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多可爱的江中动物啊!

江豚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因此捕杀江豚的数量与日剧增,再加上过度捕捞、航运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在长江的江面上已经很难看到江猪逆流而上,在滔滔的江水中戏水玩耍,黑色的脊背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转体灵活,情景颇为壮观的昔日景象。

疫情前那年,当我再次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往下看的时候,江面好像窄了许多,浑浊了许多,母亲河正在演变成第二条黄河,那密布着生活垃圾和死亡猫狗尸体的长江,该如何让江猪生存;当轮船驶过时,大块漂浮的巨型泡沫,五颜六色的污水横流,又是如何能让江猪生存;江猪,这可爱的精灵,它曾经永远不知疲倦的在激流中嬉戏,然而这些年却在人们不经意的视野中淡出。

也许江猪再也不会回来了,适者生存,从科学意义上来讲是这样的,从现实中,几头孤零零的江猪还会在长江中苟延残喘吗?江猪这个名字,正在被历史封存,或许永远不会有人记得我们曾经这样叫过的一种动物。既然已经永远的离去了,被叫做什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江猪,你在哪里?

笔至此处,又不得不提起飞龙。60年代初期笔者在大兴安岭的铁道兵部队,见到飞龙的机会很多。住在岭上,清晨里军帐外往往被一种“唧……唧唧”的叫声吵醒。走出来看时,一群轻盈灵巧的鸟儿,外形挺象鸽子,正在上下飞跃,翅膀发出很大的响声。那鸟儿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夹着许多的白色斑点,好象披着满身的雪花,它的头小,头顶“戴”着一束盔毛,短短的脖颈,几乎紧贴在肩膀上。

雄鸟的颔下还有一小块带红边的黑毛。雌鸟咽喉部的羽毛却是棕色的。它的喙很短,爪子细长。飞龙的胸脯是凸起来的,很发达。胸脯的重量几乎占了体重的一半。它起飞时,翅膀发着“扑扑”的响声,飞起来后,主要依靠滑翔,当地人说它不太善于飞,却善于走。

飞龙,貌不惊人,鸣不动听,何以却名满天下呢?原来,飞龙的肉质雪白细嫩,异常鲜美,是飞禽美味中极佳者,可用来做多种菜肴。飞龙汤,更是其它汤水难以相比的。动物性食物做成的汤,一般都是乳白色的,唯有飞龙汤自具一格,不须作料,就满室飘香,揭开锅盖来看,汤水清澈见底,雪白的“龙”肉,历历在目。舀起一匙汤来品尝一下,真是鲜美极了。

色味俱佳的飞龙肉还有一个奇异的特性;若把它和别的肉掺在一起烹调,别的肉竟也成了飞龙肉味,这实在是菜肴中的一绝。前些年在北方大都市的高级宾馆,你还会品尝到“飞龙宴”。飞龙宴是以山珍,野味为主料烹制而成的。山珍,是蕨菜、松茸、黄瓜香、猴腿等野菜、野果,因为生长在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中,不受污染,因而营养,保健价值极高。

名厨烹制的野味,是指北方的罕达犴、熊、飞龙鸟、雪蛤等动物。飞龙宴由冷菜和热菜组成,做工考究,色、味、香、形都不同一般。各宾馆的“飞龙宴”,因厨师的技艺流派不同,做出来各有千秋。

据考证飞龙的美味早在14世纪就出名了。地方官吏为了献媚取宠,派人在鄂伦春、达斡尔猎人中收掠飞龙,晋献朝廷。皇帝一吃,“龙颜”大悦,就对这种鸟赐名“飞龙”。从此,飞龙就名传天下了。清朝著名的汉满全席分为“山八珍”、“草八珍”、“海八珍”、“禽八珍”,飞龙就是“禽八珍”之一。

2004年夏末,适逢大兴安岭特区成立40周年,我们当年4位花甲老兵携老伴应邀旧地重游,在庆祝晚宴上,我又想起了飞龙,人类为了自己一张嘴,屠杀了多少生灵?诗人曾引颈高吟: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磨刀声。”

美丽的精灵,让我上哪寻找你的芳踪?为避免我的伤心和主人的尴尬,我缄口不提,闷头喝酒,只把那美好的记忆永存心中……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