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乌头养殖(“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这几天,我们刚谈拢一家大型渠道商!”日前,记者刚走进位于崇明寒山寺路的一家门店,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蔡新洲便公布了这一喜讯,言语间难掩兴奋。“努力没有白费,沙乌头猪的品牌化又能向前迈一大步!”

记者了解到,历经多年沉寂,又小心试探了十多个月的市场“水温”后,崇明土生土长的沙乌头猪终于“回来”了。

“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市场的弃儿?

沙乌头猪肉质鲜嫩、味香无腥,曾是崇明农家的“心头好”;然而,在洋种猪的冲击下,这种历史悠久的崇明特色猪种一度逐渐从大众的餐桌上消失。

“主要原因在于成本。”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忠惠从事沙乌头猪保种工作已有多年,眼光老到。“育肥周期长、生长速度慢,这是不少本土黑猪的‘硬伤’,加上瘦肉率较低,‘打不过’洋种猪很正常。”据统计,1979年,崇明全县沙乌头猪养殖数量超过70万头;1986年,其数量已不足2万头;到2005年,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曾经随处可见的憨厚黑毛土猪,在崇明乡间已近乎销声匿迹。

好在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崇明县/区种畜场为沙乌头猪保留了“火种”。“自1986年建立以来,种畜场始终致力于沙乌头猪的保种育种工作。”徐忠惠说,“从农户和养殖场那里,我们搜集来沙乌头原种猪的全部8个血统,一直保种繁育至今。”

为了更好做好沙乌头猪的保种工作,畜牧专家为每头沙乌头猪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一头种母猪的登记本上,记载着它的所属系谱、出生年月以及产子哺育等信息,其三代系谱、每胎哺育的数据都有详细记录。依靠众多专业人员的接续努力,这8个“家族”历经30多年依旧“猪丁兴旺”,并依靠精子冷冻贮存等技术积攒了厚重的“基因资产”。

漫长的坚守终于等来转机。近些年来,大众消费水平不断增长,更具风味、更有特色的农产品逐渐走俏,消费者开始呼唤“更有肉味”的猪肉,对肉质、部位、新鲜度也有更高要求,本土黑猪养殖产业逐渐回温。沙乌头猪,这名曾经的市场“弃儿”,或许正迎来命运的转机。

“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品质成就品牌

农产品要叫得响,品质必须有保障。沙乌头猪成色几何?先听听“专业猪倌”怎么说。

“好生态造就好猪肉。崇明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生态养殖业有显著优势。”徐忠惠说。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坐落于东风农场北首,远离尘嚣、水土洁净,被广袤良田所环抱。自19岁成为种畜场工人以来,徐忠惠已在这片沃土上和沙乌头猪打了40年交道。“水源和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畜禽品质,环境中没有重金属沉积和污染物,吃起来自然更安全放心。”近些年来,正大、恒健、华腾等农牧行业名企纷纷落户崇明,新建养殖场,也佐证了徐忠惠的论断。

养殖沙乌头猪得到了市、区级农科院的智力支撑。猪场内,沙乌头猪吃的是生态饲料,喝的是净化处理的干净饮水,同栏密度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品质相当不错。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得到密切监控,猪场周围执行严格的疫病防治制度,靠着强壮体质和合理防护,沙乌头猪不使用抗生素和各种药物,排除了“科技与狠活”。此外,猪场正与周边数千亩稻田紧密联动,着力打造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猪场的养殖废弃物经过干湿分离、厌氧发酵等流程,充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所得有机肥则经由现代化输送管线直达稻田。

市面上,多数猪肉的出栏猪龄都在6个月左右,很少超过8个月;沙乌头猪虽经过多代性能改良,其“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却始终留存,上市猪龄全部超过8个月,部分精品达到12个月,“饲料好、周期长、养育方法好,对猪肉口感口味都有明显的加分。”徐忠惠说,“这带来了成本的提升,但也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作为营销专家,蔡新洲判断,沙乌头猪要起势,必须摒弃成本领先的老路,选择一条差异化战略路径。“沙乌头猪作为上海地区源远流长、颇具名气的特色猪种,身上有着很深的群体记忆和‘乡愁’文化基因。”蔡新洲说,“这种文化内涵,再加上超高的产品品质,已经具备了成长为一个好品牌的基本要素。”

2011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将“沙乌头猪”从太湖猪系列中单列开来,正式定名为“中国沙乌头猪”;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文件,准许崇明沙乌头猪使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2014年,沙乌头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5年,崇明县种畜场被授予“国家级沙乌头猪保种场”称号,这也是崇明相关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单位;2021年,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再次被授予“国家沙乌头猪保种场”……让沙乌头猪重返餐桌,已迎来了最好时机。

“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沙乌头猪“志在四方”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款产品在退市许久后,商誉、消费者群体均已丧失,再想“卷土重来”,难度可想而知。“想要破局,首先需要增强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为沙乌头猪积累一些知名度。”蔡新洲说。自今年年初起,沙乌头猪肉便开始小范围推广,收集市场反馈。

起初几个月,销售部只能靠着员工们各自的朋友和人脉,逐个推销宣传,不求产生收益,只求“赔本赚吆喝”。这固然是笨功夫,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收效。不久后,沙乌头猪礼盒又登录“崇明米道”商城,有了自主网上销售渠道,也逐渐有了回头客。

去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为满足群众生活需要,沙乌头猪也加入了保供农产品行列。面对防疫的复杂局面,人们对于美味肉类的渴求更加强烈,这时的沙乌头猪便给人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基于社区采购的集采模式,也在保供压力降低后逐渐蓬勃兴盛。“客观上说,这也成为咱们开展本地推介的一次机遇。”蔡新洲说,“几次品尝后,便有不少人成了‘拥趸’。”谈话间,一位食客拨通电话,订购了几个猪肉礼盒后,咨询起配送的事情,“对,我们是苏浙沪包邮的,都是顺丰和京东的快递,全程冷鲜保存,基本一两天就能送到您家。”挂断电话后,蔡新洲笑道:“这位顾客来自江苏,咱们的名气靠着口口相传,目前算是初步辐射长三角了。”

蔡新洲和他的团队成员都知道,“小打小闹”无法长久,寻求有影响力的渠道商进行合作,才是最好的出路。事实上,在本土黑猪“反攻”洋猪的潮流中,激烈的竞争已初现端倪。沙乌头猪要打入上海市场,将会遭遇与60多款地方黑猪同台竞争的局面。只有最大程度发掘产品品质优势,才有资格展望未来。

基于这样的认知,整支营销团队干劲十足,在大量调研后密集接触相关渠道商,务求广泛推介沙乌头猪。“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我们对沙乌头猪信心十足,想方设法提升改进,展现产品实力。”蔡新洲说,“达成合作的时刻最开心,感觉产品和我们团队一起得到了认可。”不久前,他们终于和餐饮服务业巨头索迪斯签下了合同。得到索迪斯的承认,往往意味着拿到了高端餐饮市场的“入场券”。洽谈过程中,索迪斯方曾对沙乌头猪肉随机抽样,用清水煮熟后现场品尝。靠着浓香无腥的本真猪肉味,沙乌头猪征服了评选人员,合作顺利推进。

当前,沙乌头猪产销两端都在努力创造增长契机,为后续扩大产能、打造品牌积蓄能量。兔年春节期间,沙乌头猪出栏量达到1100头左右,达到去年同期的5倍。对沙乌头猪来说,这无疑是酝酿转机、充满希望的一年。不过,蔡新洲坦言,今后还有很多事要做:“要把品牌打造好,需要整条产业链的支持:屠宰、分割、包装……都不容有失。就目前来看,我们还有不少短板。”蔡新洲说,“但我坚信,属于沙乌头猪的最好机遇已经到来。”

“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更有猪味”的猪肉在哪里?崇明沙乌头猪,沉寂多年后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崇明区提供

来源:作者:朱远哲 茅冠隽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