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炎夏安全饲养“自然养猪法”管理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19-05-10|点击次数:
炎夏安全饲养“自然养猪法”管理技术

中国库百科养殖网讯:  

  一、掌握各类猪群对温湿度的要求

  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只适宜的温湿度范围不同:哺乳仔猪23℃~35℃,保育猪20℃~22℃,育肥猪15℃~20℃,公猪、妊娠空怀母猪15℃~20℃,产仔母猪18℃~22℃。可见除仔猪外,其他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均在30℃温度条件以下,大大低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30℃~35℃)。因此,为了保障夏季猪场的正常生产,必须对猪舍进行降温,而且由于各类猪群所要求的温度不同,降温方法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温湿度与猪病发生的关系

  试验表明,如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从45%增加到95%,猪的增重无异常。但是,相对湿度过低时猪舍内容易飘浮灰尘,且过低的相对湿度还对猪的黏膜和抗病力不利;相对湿度过高会使病原体易于繁殖,同时也会降低猪舍建筑结构和设备寿命。所以,即使在较佳温度范围内,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也不应过低或过高,猪只适宜的生活相对湿度为60%~80%。在夏季,舍内相对湿度偏高而无法降低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舍温及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这样也能确保猪只的正常生产。高温、高湿的条件会使猪增重变慢,且死亡率高。

  三、垫料对于温湿度的抑制规律

  1.垫料不同层面温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垫料表面比舍内温度提高约2.27℃,差异显著;垫料10厘米深比垫料表面温度高近13.13℃,差异极显著。这也是业者对猪只安全越夏担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2.垫料相同平面温度分布规律。一般坐北朝南的单列式自然养猪法猪舍,其发酵床中心或粪便排泄区域温度最高,周边温度较低;整体而言,垫料北部温度最低,靠近墙体和土壤区域的垫床温度不稳定。所以说,自然养猪法养猪并不是像大多数业者认为的“在蒸笼上养猪”,发酵床温度分布规律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差别。

  四、抑制垫料发酵

  1.调低垫料厚度。夏季垫料深度可适当调低一些,较低的发酵床生物热的产生量相对较少,热量散失的速度也快,但需保证高度在50厘米以上,一般60厘米深的垫料比较合适,既可以保证粪尿的发酵分解,又能避免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过多而影响猪只越夏。

  2.加强垫料区域性发酵。正常季节,尽量将粪便耙到垫料各个区域,使其均匀发酵。夏季垫料管理要有意识地营造区域性发酵环境。夏季一般不进行翻耙工作,不用将粪便均匀散开,让其自然形成一个粪尿排泄区。由于夏季气温相对高,粪尿本身及附近区域发酵效率也相当高。如有粪便堆积,可顺势向后堆积或就地挖一深坑埋入,其他区域由于发酵营养源的缺乏,其发酵效率得到抑制而使垫料表面凉爽。

  3.制作夏季垫料丘。将垫料集中堆积在猪只自然形成的排泄区,形成一个以排泄区为中心的垫料丘,高度可以达到1~1.5米,使原排泄区粪尿高效分解。因薄垫料区发酵效果较低甚至不发酵,所以,猪只就可以在垫料丘的中下部活动和躺卧,同时猪只又会在垫料丘适当位置形成新的排泄区。经过一段时间,可将垫料丘移至新形成的排泄区去,这样持续管理,既可以使猪安全越夏,又有利于积攒粪肥。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