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规模化猪场猪瘟与伪狂犬病的中国式净化_猪病解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19-05-11|点击次数:
规模化猪场猪瘟与伪狂犬病的中国式净化_猪病解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特别是近几年规模化养猪场通过不断地引入国际优良品种、营养和饲养管理技术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规模化养猪,由于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猪区域的相对集中,引种、人流、物流、车流及生猪流通渠道的增多,加之有些猪场在疫病控制技术体系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等,这些因素都给疫病的控制带来了困难,很难适应健康养猪的要求与发展。猪场的疫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产业发展的首要和无法逾越的“瓶颈”。

1.我国某些规模化猪场存在的猪病情况调查

笔者通过对我国众多规模化猪场的走访与调查发现我国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征是:(1)老病未绝、新病不断涌现。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喘气病等老病依然存在,而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猪增生性肠炎、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新病却不断涌现。(2)细菌、病毒、支原体甚至寄生虫相互之间交叉感染明显增多,继发感染越来越普遍。临床诊断难度加大,实验室诊断同一病例的病原体数量剧增。(3)猪群各个阶段都受到猪场几种病原的威胁,形成了种猪群的繁殖障碍综合征、仔猪的消化道综合征和保育期与育肥期的呼吸道综合征及高热综合征等几个症候群。(4)免疫抑制性疫病越来越多,疫病控制任务艰巨,除了以前的猪瘟外,现在还增添了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等免疫抑制性疫病。它不仅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猪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而且还干扰和降低的免疫效果。(5)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尤其是猪场长期和大量的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抗菌药物,猪群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猪场药物的添加量越来越大,而预防和治疗效果却越来越差。

2.规模化猪场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的提出

根据我国规模化猪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与防病经验,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我们提出了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猪瘟与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我们提出的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与国际上通常讲的疫病净化是有较大区别的。

国际上的疫病净化分三步走。即第一步:全群进行广泛高密度免疫疫苗,提高群体的免疫力;第二步:全面停止疫苗免疫,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控体系,对感染猪场进行全面扑杀,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三步:宣告扑灭净化疫病,在停止使用疫苗且无病例发生后1年开始计时,计时开始后继续进行监控并停止使用疫苗,无此疫病发生即宣布该病已经净化。

在我国疫情复杂的情况下,停止免疫疫苗是不现实的,全群扑杀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针对我国猪场的实际,我们提出了规模化猪场的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

传染病在猪场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完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一环节,传染病就无法传播与流行。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就是从这三个环节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方略,达到在猪场净化某种疫病的目的。

我们重点认识一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一)“传染源”是指受到病原体感染的动物机体。病原体会在猪体内生长和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其它猪只。猪场传染源包括病猪群、隐性感染猪群(携带病原体而不表现可见症状的猪群)和其他带毒动物。其中,隐性感染猪群对猪场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使易感动物感染的途径。猪场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尘埃等传播;(2)消化道传播:包括经水和经饲料等传播;(3)经活的媒介物传播,包括、蚊、蝇、虱、蚤等传播;(4)垂直传播:包括胎盘、精液的传播;(5)污染物的传播,如排泄物、胎衣等;(6)其它媒介物,如车辆、人员(特别是经常接触病猪的兽医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器具等。(三)易感猪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猪群。

规模化猪场的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就是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入手,利用现代实验室技术筛查并清除猪场的发病种猪和隐性带毒种猪,减少活的传染源;通过粪尿的及时处理,弱仔猪和死胎等的高温灭菌处理,猪场环境的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猪群和带毒种猪产的仔猪使用安全高效的疫苗保护起来。通过对上述三个环节采取的措施,达到降低猪场病原体数量,使猪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中国式疫病的净化。

中国式疫病净化策略的实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有方便快捷和准确的区分健康猪群与感染猪群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二是有优质高效和安全的疫苗,能够完全的保护健康猪群。目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猪场重大疫病是猪瘟和伪狂犬病。

3.规模化猪场猪瘟的中国式净化策略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 ,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世界各国都将猪瘟防疫列为国家动物卫生行政工作的首要重点,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猪瘟的防治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各大猪场均把猪瘟视为猪场的“万恶之源”或“头号杀手”对待,但据笔者的观察发现,猪瘟仍然是导致规模化猪场疫病损失的首要疾病!

长久以来,我国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综合防制策略对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性变为非典型与温和型猪瘟,特别是低毒力猪瘟病毒的存在,出现了持续感染(亚临床或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

3.1 中国式猪瘟的净化有利条件:

3.1.1. 便利快捷的活体扁桃体采样技术和采血技术。大量研究表明:猪被猪瘟强(野)毒感染后,猪瘟野毒能长期存在于猪扁桃体部位。目前,国内已有专用的猪扁桃体活体采样器械, 可以非常便利的对种猪进行活体扁桃体采样。该方法简单易学, 每头猪钩取扁桃体样品约30毫克,置于低温保存,然后送有条件的实验室采用免疫荧光或RT- 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原。采集血样可用一次性真空负压管采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和不易污染。

3. 1.2. 高效经济的猪瘟抗原检测方法。“猪瘟病毒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法”具有成本低廉和简单快速的特点,许多发达国家使用该方法已经达到了彻底净化本国猪瘟的目标。本检测方法是国家检测猪瘟病毒的标准方法, 也是国际通用的猪瘟抗原检测方法。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直接测定猪瘟病毒抗原, 带毒猪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胞浆呈现特异性的荧光。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在猪体内形成持续感染, 因此免疫荧光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持续带毒猪。采用“免疫荧光法”净化猪瘟野毒已在很多猪场取得了成功, 净化后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猪场生产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

3. 1.3.有成熟和方便的抗体检测方法。目前国内测定猪瘟抗体常用的有间接血凝法与ELISA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抗体检测无法区分猪瘟的野毒抗体与疫苗抗体。但是通过定期的抗体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猪群的免疫状况, 评价疫苗免疫效果。

3. 1.4.合格的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几十年应用实践表明:现有疫苗毒株(C 株)对于各种毒力的田间野毒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力。但是高效的疫苗毒株并不代表有效的商品疫苗。不同厂家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毒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某些猪瘟细胞疫苗存在的BVD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选用优质高效和安全的猪瘟疫苗对于猪瘟的净化至关重要,也是猪瘟控制工程的核心。因此,建议猪场选择纯正的猪瘟大兔脾淋弱毒活疫苗。为此众多猪场的切身体会是“诸稳康”是目前控制猪瘟的首选疫苗之一。

3.2.中国式猪瘟净化的具体步骤:

3.2.1 种猪群通过扁桃体采样器械全群采集扁桃体,用猪瘟荧光抗体法或RT-PCR法检测猪瘟病毒,阳性种猪淘汰处理或隔离饲养。后备猪群混群前应严格检测,只有经猪瘟抗原检测阴性的后备猪才能被引入猪场,阳性猪只能做为育肥猪处理。

3.2.2 及时收集繁殖障碍母猪所生产的弱仔猪、死胎、流产胎儿。 取其扁桃体、脾脏、肾脏和淋巴结等猪瘟病毒侵害器官组织,采用RT-PCR方法做猪瘟病原诊断,根据阳性结果淘汰种猪。

对于生产纪录不佳的种猪,收集所产仔猪的脐带血做猪瘟抗体检测, 根据抗体阳性结果,淘汰种猪。

3.2.3 所有种猪群采样完后立即进行“诸稳康”的免疫,建议每头种猪使用2头份,并于免疫后1个月采集血清作抗体检测;不合格猪群再进行1次免疫,1个月后测定抗体;仍不合格者淘汰或隔离出猪场。

3.2.4 仔猪采用25日龄和60日龄两次免疫,或根据测定的仔猪抗体水平确定。首次免疫“诸稳康”1头份,第二次免疫“诸稳康”2头份。免疫1个月后按猪群5%的比例抽血清测定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的效果。对于猪瘟抗体水平较低且生长不良的仔猪尽量能追溯到生产它的种猪,进一步核查其种猪是否感染了猪瘟病毒。

3.2.5 建立猪场和周边环境的消毒制度。针对猪瘟病毒,在全场推荐使用2-3 % 的氢氧化钠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猪瘟病毒数量。

3.2.6 及时清理和处理猪场的粪尿。死胎、流产物、弱仔猪要高温处理,及时清除猪场存在的传染源。

通过从猪场源头抓起,利用现代实验室技术,淘汰带毒种猪,切断猪瘟流行的恶性循环锁链,同时利用安全高效、优质纯正的“诸稳康” 疫苗,培育出健康的种猪群和后备种猪群。另外抓住制定并执行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和确保免疫效果,加大改善生态环境力度,最终实现规模化猪场的中国式猪瘟净化目标。

4.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中国式净化策略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通过使用基因标志疫苗和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已很好的控制或净化了该病。目前已经净化伪狂犬病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然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伪狂犬病在我国的许多省市猪场呈爆发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伪狂犬病在我国猪场表现为:(1)仔猪体温升高、呕吐或腹泻、偶尔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倒地、划水状及犬坐姿式等,死亡率较高;(2)保育猪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以腹泻为主夹杂有部分猪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仔猪整齐度差;(3)育肥猪体温升高、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易继发细菌感染,育肥猪整齐度差,注射药物和饲料拌药效果都很差;(4)母猪常常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猪、木乃伊胎等。青年母猪、空怀母猪常常返情、屡次配种不孕或不发情;公猪常出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失去种用能力;(5)伪狂犬病毒侵害其呼吸系统是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病原之一。而且伪狂犬病毒还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

作者单位: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