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猪病:猪痢疾的治疗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19-05-29|点击次数:
猪病:猪痢疾的治疗

猪痢疾是猪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在临床上表现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本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目前已遍及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近年来传入我国。猪痢疾除可引起死亡外,还可降低饲料利用率,使生长发育受阻。

【病的发生和传播】

原发性病原体是猪痢疾密螺旋体,而肠道内的其他微生物也参与本病的致病作用。确切地说,猪痢疾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与肠道内特定的厌氧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猪密螺旋体的抵抗力较强,粪内的密螺旋体在25℃能存活7天,在5℃能活存61天,在土壤中于4℃下能活存18天。但对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过氧乙酸、来苏儿和氢氧化钠等均能迅速杀死它。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尤其是病愈的猪,不仅带菌率很高,而且带菌时间可长达70天以上,并可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及饲养管理用具。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污染的饲养员的衣、鞋等物而传播。有人曾从病猪场的野鼠中分离到猪痢疾密螺旋体,说明野鼠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染媒介。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有易感性,以7—12周龄的幼猪发生最多。在较大范围内流行时,断乳仔猪的发病率可达90%左右,在合理治疗的情况下其病死率一般为30%左右。病的发生无季节性。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可常年持续不断地发生,在各种应激因素(如阴雨潮湿、饲养管理不良、拥挤、气候骤变等)的影响下,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病猪场如不采取坚决有效的防治措施,很难肃清。

2.临床特征常见的症状是有不同程度的腹泻。体温升高达40~41℃,大多数病猪初排黄色或灰色的软便,减食。不久,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和血丝。随着腹泻的发展,粪便成水样,混有血液、粘液及粘膜,使粪便成油脂样或胶冻状,粪便呈棕色、红色或黑红色,病猪拱背吊腹,渴欲增加,迅速消瘦,终因脱水、衰弱而死。转为慢性时,病猪表现时轻时重的粘液出血性下痢,生长发育受阻,常呈恶病质状态。部分痊愈猪易复发。

3.病理剖检特点病变主要在大肠(结肠、盲肠),急性病例的大肠壁及肠系膜发生充血和水肿,随着病程的发展,炎症加重,由粘液出血性炎症发展为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此种炎症系粘膜表层的坏死。肠内容物中混有多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

通常根据上述3方面的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必须作细菌学检查。

4.细菌学检查病料直接涂片镜检是常用的简便诊断方法。可取新鲜粪便或大肠粘膜直接涂片,以姬姆萨(或用结晶紫或复红液)染色后镜检,至少观察10个视野,当多数视野中每视野至少有3条以上两端尖锐有3~5个卷曲的猪痢疾密螺旋体时,即可诊断为本病。为了与健康猪粪中的非致病性密螺旋体鉴别,可用分离培养法区别。

5.类症鉴别本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特点与猪副伤寒相似。详见猪副伤寒的类症鉴别。

【防治】 目前尚无预防本病的菌苗。首先应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引进猪只,必须引进时应严格隔离检疫最少1个月。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保持猪圈的干燥清洁,猪场一旦发现本病,应全群淘汰。对猪场要彻底清扫,并用过氧乙酸、来苏儿等彻底消毒。如病猪数量多,流行面广时,可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1.痢菌净 治疗量,口服5毫克/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3~5天。预防量,饲料中添加50ppm,可连续使用。痢菌净的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

2.痢立清治疗与预防剂量浓度均为50ppm,可连续用药,屠宰前4~10周应停药。

3.二硝基咪唑治疗时配成0. 025%水溶液饮用,连饮5天,预防量为lOOppm。

4.甲硝咪乙酰胺治疗时配成60ppm水溶液,连续饮用3~5天,预防混饲剂量为60ppm。

5-林可霉素 混饲,治疗剂量为1OOppm,连喂3周,预防剂量为40ppm。

6.泰乐霉素 内服ioo~iio毫克/千克体重·次,1日2次。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