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吉林猪养殖场(吉林农安:52座“微工厂”让养殖场粪污零排放)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没什么味道吧?”27日,在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兴隆村,刚迈进超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门,负责人夏超军问记者。虽然这里养殖了近3000头生猪,但场区里却看不到粪污的踪影。粪污去哪儿了?夏超军指着身后的一套设备说,这是养殖场内部“微工厂”,粪污在这里资源化利用,已实现零排放。

生猪、肉牛、肉鸡养殖场一直都是粪污生产大户,农安县引导企业提升自身转化加工能力,全县52座“微工厂”以发酵罐、黑膜沼气、条式翻抛设备三种模式,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

猪粪变宝 节省万余元采暖费

“只要把这个阀门拧开,就可以启动全封闭厌氧粪污转化设备,转化出的沼液、沼渣和沼气都是‘宝贝’。”夏超军说,“沼液肥效强,可直接还田,沼渣晾晒后可加工成有机肥,沼气可用于养殖场冬季取暖,仅取暖一项,每年能节省经营成本1万多元。”

按照养殖场畜禽种类的不同,农安县推广自行收集转化,对产生污水较多的生猪、肉牛等规模养殖场,引导其修建黑膜沼气池,并帮助配套沼气转化方式。夏超军的养殖场在地下预埋着粪污管道,产生的粪污经过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输送到沼气池,进行60天的转化。“厌氧粪污转化技术在南方最为普遍,由于冬季室外达不到厌氧发酵温度,我们将封闭式沼气池建在了室内,并利用转化后的沼气供暖。”夏超军说,目前养殖场每年产生的1200吨粪污,全部交由“微工厂”处理。

鸡粪变肥 罐式发酵对接农户

“黑膜沼气”转化模式适用于产生污水较多的养殖场,对于产生粪污量较少的肉鸡、蛋鸡、肉羊等养殖场,该如何解决粪污问题?通过引导购置粪污发酵设备,适当掺杂秸秆、稻壳等农作物辅料,在养殖场内加工成有机肥半成品,实现粪污综合有效利用。

位于农安县巴吉垒镇南洼子村的宏大种鸡场,2016年开始陆续购置了发酵罐、搅拌机、锅炉等粪污处理设备,建起了“微工厂”,并配有专人进行管理。

“利用锅炉加热发酵罐,每3天一个周期,可将每年产生的1600多吨粪污,转化成1000余吨有机肥。一部分作为商品出售,一部分用于消纳地作物种植。”种鸡场负责人王翠微说。

据悉,该养殖场已经和几十户农户对接,建立起稳定的粪污还田通道。从堆放式发酵到现如今的罐式发酵,改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推动粪污还田,打通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将有效降低畜牧业污染和农业生产成本,推进“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厂房变“肥厂” 条式翻抛就近还田

在农安县合隆镇红星村的金宇肉鸡养殖场,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堆积如山的畜禽粪污,取而代之的是1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正源源不断地生产有机肥。

“以前,花钱雇人往外运粪污。现在好了,养殖场内配备了粪污转化设备,再也不用为粪污消纳发愁了。”养殖场负责人张兴华告诉记者。

该养殖场全年粪污产生量在4000吨左右,为有效解决粪污,他们在原有的厂房内安装了条式翻抛设备,建成一座小型有机肥厂。利用生产设备将加入菌剂和辅料的粪污充分搅拌,同时进行通风和翻抛,使其发酵和腐熟,生产出的有机肥发酵除臭、安全环保。粪污就地就近还田,极大提升土壤肥力,生产出的有机肥被附近的农户抢着用。

紧把养殖粪污出口环节,实行源头节水、节能,处理过程厌氧无害化,末端资源化全部利用,形成了紧密的闭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与作物秸秆等辅料进行混合发酵后,是一种施用于农田的理想有机肥料。”农安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科负责人盛开彦说,无论是哪种“微工厂”模式,解决的都不仅仅是粪污处理问题,还使空气得到净化,水质得以改善,土壤日益肥沃。

截至目前,农安县畜禽养殖总量达到8700万头(只),年总产值达138亿元左右,全县年畜禽粪污产生量524.6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44%。(梁闯 祝源泽)

来源: 长春日报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