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四川养殖牛(新春走基层|“一头牛”成就四川达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此牛真的“牛”)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要让外面的人一说到牛,就想到蜀宣花牛。一提起蜀宣花牛,就会想到宣汉县,想到大成镇。”1月21日,四川达州宣汉县大成镇党委书记陈大双底气十足地说道。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源于宣汉县作为四川省首批12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式启动建设,也是达州首个且唯一一个,其核心区便位于大成镇,而特色农业产业便是蜀宣花牛养殖。

新春走基层|“一头牛”成就四川达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此牛真的“牛”

1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便走进宣汉县大成镇,采访了这个以蜀宣花牛养殖为特色的乡镇,是如何成为达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批建设的。

蜀宣花牛跻身宣汉农业产业“五朵金花”

宣汉县作为农业大县,在粮安天下的基础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通过多年来的积累发展,基本形成了村村都有主导农业产业。且在发展过程中,从众多农业产业中一部分产业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牛、药、果、茶、菌”的格局,也被称为宣汉农业产业的“五夺金花”。

其中,“牛”便是蜀宣花牛的养殖。据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蜀宣花牛这一品种从一诞生,便自带光环,是以宣汉本地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历经30余年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可谓中西结合的典范。

蜀宣花牛乳肉兼用的特点,让其不仅在下游市场广受欢迎,更受到上游养殖市场的追捧。因此,宣汉县的众多乡镇便纷纷发展起蜀宣花牛的养殖,大成镇的锦宏牧业等一批专业养殖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经过多年发展,蜀宣花牛才得以跻身宣汉农业产业的“五朵金花”。

寒冬时节,在锦宏牧业的牧场里,黄白、黑白相间的蜀宣花牛,或卧地而息,或悠闲地踱着步。据牧场老板赵安成介绍,他经营的牧场每年能出栏“蜀宣花牛”1000余头,每头售价2万多元,有的牛甚至能卖到3万多元,每头牛的平均纯利润在3000至5000元。目前,牧场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一条牛”的现代化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传统的养殖如何成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批建设呢?现代化的科技养殖便是其密码所在。据了解,在大成镇现已建成适度规模养殖场20多个,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国省级科技示范基地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蜀宣花牛科教示范试验基地3个,2020年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新春走基层|“一头牛”成就四川达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此牛真的“牛”

在这份养殖事业中,受益者远不止牧场主,还有当地群众和其他相关产业。以锦宏牧业为例,固定用工10多人,都是当地群众,忙的时候还会临时请群众帮忙,以计件形式给予报酬。同时,牛所需的草料等也基本从当地农户购买。而牛产生的粪便则供给一步之遥的一家化肥生产企业。

据大成镇农技人员介绍,以往农户种植1亩玉米,产值仅限于玉米本身产生的价值,大约1000元左右,现在除了玉米能卖钱,玉米秆销售给牧场供给牛做草料,也能卖1000元左右。这样一来,当地农户同样种植1亩玉米,而产值却翻了番。“一条牛”的养殖不仅在助农兴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宣汉县作为首批12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批建设,路才刚刚开始,而宣汉县在蜀宣花牛的养殖上还有更远大的规划。据宣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崔仕春介绍,宣汉规划在大成、君塘、南坝、新华、黄金、塔河等6个乡镇18个村发展优质牧草1万亩,建设规模养牛场169个、存栏20万头,并在南坝工业园新建牛肉深加工产业园,预计牛产业每年总产值10.8亿元。

另据了解,在未来3年的建设期间,园区将重点围绕种源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和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三个方面持续用力,积极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等功能。到2024年,力争园区产值突破8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以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