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鲁莱黑猪养殖技术(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周年,在莱芜畜牧业发展史上,“三黑一花”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三黑”中的莱芜黑猪,从濒临绝种到重回大众视野再到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期间的许多波折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那辈人才能说得清楚。

全球最古老的猪品种在莱芜

提起莱芜黑猪,要从1960年说起,位于莱芜猪产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5300-6500年)出土了大量的猪头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墓葬中出土的猪头骨是家猪头骨,与现今的莱芜猪头骨几乎无明显的差异。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莱芜猪骨头

莱芜猪,又名莱芜黑猪,是全球最古老的猪品种,被誉为“世界猪种的宝贵基因库”。但是这样宝贵的猪品种,也一度濒临灭绝,因此,保种育种工作被提到了重要地位。我国著名养猪专家韩光微教授曾说:“莱芜黑猪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传世之宝,它可是世界良种基因库里天然资源的一部分,一旦消失将无法挽回”。

从濒临灭绝到独一无二

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曹洪防告诉记者,“莱芜黑猪最先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后来老百姓认为长得大、跑得快、肉多的,就是好的。所以经常把此类特征的猪作为优质猪赠送给亲朋,也因此加强了此类猪的繁衍。”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组群验收

1962年、1964年、1978年山东省、泰安地区、莱芜县三级业务部门在莱芜县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莱芜猪种普查;在1950年-1980年30年间先后进行了7次猪种调查。随后,泰安召开了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十年经验总结学术交流大会暨山东省猪育种工作座谈会,会议下发了莱芜黑猪的育种资料并确定开展莱芜黑猪保种工作。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曹洪防介绍说,为了组建专门的莱芜黑猪育种基础群,莱芜市政府协助制定出了莱芜猪品种选育标准,这才算保住了莱芜黑猪这一古老品种。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莱芜猪原种场院士工作站

1989年,山东省科委在莱芜市组织专家组,按照国际标准,对莱芜猪进行了全面的肉质测定,结果表明莱芜猪肌内脂肪含量平均11.6%,远高于其他品种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誉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高度评价。同时,相对于白条猪,莱芜黑猪口感好,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所以很多人开始养起了莱芜黑猪。“当然这才是保种工作的一个开始”,曹洪防说。

喝奶粉、做按摩,“猪妈妈”住进“5星级”产房

“好的黑猪肉从养猪开始”,莱芜黑猪原种场技术场长魏庆奎说。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有限公司是莱芜市唯一一家莱芜黑猪原种场,现今,在这里面居然建起了“5星级”的产房。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莱芜猪产房

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有限公司位于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祥沟村,村庄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异常美丽。莱芜黑猪原种场技术场场长魏庆奎告诉记者,他是2011年进入莱芜猪原种场有限公司的,至今已经工作8年了。 他说,“以前场里比较简陋,冬天很冷,刚生下来的‘猪宝宝’很多都冻死了,场里通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建设了环保又科学的‘5星级’产房”。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产房中的莱芜猪

产房配有恒温系统,昼夜温差小,温度和湿度都适宜。在提高“猪妈妈”舒适度的同时,解决了“猪宝宝”生长的最大问题----腹泻。从而促进了“猪宝宝”的生长,提高了5%-10%的存活率。

产房设有水泡粪循环系统,房间里一点异味都没有,减少了细菌的滋生,为“猪妈妈”和“猪宝宝”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魏庆奎告诉记者,“猪妈妈”护“猪宝宝”跟我们护自己孩子似的,十分仔细。但随着“猪宝宝”的长大,小猪会被“猪妈妈”挤伤。因此场里的技术员和饲养员增加了值班时间,时刻观察“猪宝宝”的生长情况,及时实施防护措施。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技术员为母猪接生

接生是门大学问,对待刚产出的乳猪,要进行按摩抚触,通过这个方法不仅能促进乳猪的生长,还能有效地救活瘦小虚弱的乳猪,有些“猪妈妈”没有奶,我们还为小猪准备了奶粉。“这种待遇超过了许多新生的婴儿”,魏庆奎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在莱芜猪原种场,母猪配种后第21天都要做“孕检”,通过B超等专业手段科学地观察“猪妈妈”是否怀胎,防止碰撞造成“流产”,这极大的保证了母猪的生产率和乳猪的品质。

魏庆奎回忆说,不久前的月初,工作人员通过算预产期提前两个月把一个“准妈妈”送到产房,8月11日晚上观察到“准妈妈”有大量奶水溢出确定即将要生产。晚上 11点01分,第一个“猪宝宝”顺利产出,可之后2个小时,一直生不出小猪来,“猪妈妈”难产。魏庆奎很着急,牵着“猪妈妈”来来回回走动,并为“猪妈妈”做按摩,直到凌晨2点才开始生产,最终顺利产下15头“猪宝宝”。

选种工作从“娃娃”抓起

选种工作从产房就开始了,饲养员和技术员给刚生下来的“猪宝宝”打耳号,通过查“族谱”,原种场里每头猪都有档案,“这个档案,跟“族谱”一样,上几辈有无遗传病,都能查到”,魏庆奎说。工作人员会对刚出生几天的“猪宝宝”进行品种初选,选出基因良好的“猪宝宝”,单独饲养。技术员为“猪宝宝”打补铁等疫苗针,增强“猪宝宝”的免疫力。

魏庆奎说,“猪宝宝”出生后,先要剪脐带,并用干爽粉擦掉胎液,把“猪宝宝”口腔和鼻子里的异物清理干净后,给“猪宝宝”吃“妈妈”的初乳,再将比较瘦小的“猪宝宝”放在保温灯下面,等到长得强壮了,再抱回“猪妈妈”身边。

“猪宝宝”一般45天左右断奶,断奶后转到保育室。这时“猪妈妈”就可以“出月子”了。而小猪进入保育室后,有专人蹲守,监督“猪宝宝”养成好习惯,在固定地点饮水、饮食、排尿排便。同时,对保育室里二个月的“猪宝宝”再此选种,淘汰掉长得慢的小猪。

出生第75天的“猪宝宝”从保育室转进育肥室。这时的“猪宝宝”可以到山头自由活动,寻找自己爱吃的“山珍海味”。

“猪宝宝”8个月时按照标准再进行最后一次选种。如此下来,留下的“猪宝宝”就成功晋级为莱芜黑猪原种猪了。

产业化让莱芜黑猪“活”起来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猪肉不仅仅局限于嫩和香,而是更加注重肉的质量,要求瘦肉多。因此莱芜市畜牧兽医局以莱芜黑猪为基础,导入国外大约克夏猪的优良血统,经过6个世代的定向选育,到2005年培育出了一个具有高繁、肉质好的新品种--鲁莱黑猪。

莱芜市畜牧兽医局畜牧科技科科长沈彦锋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以莱芜黑猪为基础的优质商品肉猪的生产水平,畜牧局在培育鲁莱黑猪的同时,利用莱芜黑猪和国外猪种杂交,通过筛选培育,培育出了欧得莱猪配套系和鲁农Ⅰ号猪配套系。

“莱芜黑猪”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专家赞誉为“华北第一猪”。为深入挖掘莱芜猪的科技文化内涵,彰显莱芜猪独特的品牌文化魅力,以“莱芜黑猪”文化为主体,2010年莱芜市畜牧兽医局通过资料搜集、编排等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地方猪科技文化馆--莱芜猪科技文化馆。

莱芜黑猪:时刻进行着的保种工作

莱芜猪原种场

目前,莱芜作为莱芜黑猪的主产地在全市建有两个原种场,10个二级扩繁场,形成了400头一级核心群、1000头二级扩繁群和10000头社会生产群的莱芜猪繁育体系,年可提供优良种猪4000头,其中主要以莱芜市为主,除满足本地饲养需求外,10000头猪苗还会销往省内外各地。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